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怎样的?”等等。
总之心态平和、耐心细致、沉稳老练、信心十足、临危不乱是在压力面试时需要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还经常会问你的短处,或对得出否定结论,或者提出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方说:
“在这些经历中,你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从经历看你的性格比较抑郁悲观,不适合我们的工作。”
“你的着装颜色是深色系的,给人不太积极、不太阳光的感觉,你的话语中也透露着不自信。”
“你给自己本次面试打多少分?”
“你能谈谈你一些失败的职业经历吗?”
快速提出一系列问题,每次回答都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把柄步步紧逼,严重打击求职者的自信和反驳的勇气。故意制造严肃的气氛,施加压力。
比如多位考官面试一位求职者,考官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提的问题火药味十足,千方百计地让选手们尴尬,不给选手任何喘息的机会。如果选手说自己性格开朗,主考官就让他讲一个笑话,但无论是什么笑话,考官们都面无表情,让选手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类似面试的目标只有一个,在刁钻问题的背后,尝试考察求职者的能力与适应性、独立工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对领导的服从性、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的态度、忍耐能力、职业作风等。对此应对方法最好是坚持到底,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并且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有的时候面试官正话反说,测试对方在压力下的反应。
比方问你:“原单位那么好,你却要辞职,是不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只好挪个窝?”
或者:“我们单位工作压力大,你恐怕适应不了。”
若结结巴巴,无言以对,或者怒形于色,据理力争,脸红脖子粗,那就掉进了圈套。碰到此种情况,要头脑冷静,不必较劲。现在的职场,压力很大,随处可见。面对职场,也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增强耐压能力,从面试开始。
心理学角度来看,有没有压力是自己感受到的。同样一个面试问题,对于不同背景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是否是一个压力问题,压力的大小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当对方劈头盖脸问你有什么短处,说你进门怎么不把大衣挂在角落里的衣架上时,针对的并不是你一个人,为了挑选出最适合的人才,招聘人员在挂出招贤榜之前也许就打算这么问了。甚至在哪个问题之后问,都是结构严密,层次性强,评分模式固定的标准的结构化面试中的一部分。需要的只是良好的心态,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考核有关职位需要的应变、灵活、抗压、分析和表述能力,并非是对你人品和尊严的考问。
压力和机遇总是相伴的,招聘主管面对大量的候选人,着意地去考核某一求职者的心理素质,也许是对求职者其他能力基本满意基础上的进一步核实。如果表现的沉稳自然,与众不同,此时的压力也许就是机遇。
。 想看书来
压力陷阱(2)
华硕在兰州大学面试市场助理候选人。有一位男选手有创意,团队合作表现也不俗,但表达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在最后的压力面试环节,面试官问他:“你今天的表现令评审团不太满意,如果我们今天把你筛选下去,你能分析出是因为什么原因吗?”
该选手精彩地分析了参加竞选活动为自己带来的展示自己和学习别人的好处,阐述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表现出自信的心态和优秀的表达能力。
这位选手最后被华硕选中了。
压力面试不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压力问题主要分为打击和突变两类,其目的都是让对方在措手不及中,展现真实的自我。面试者需要做的只是管他怪招迭出,我自岿然不动地真实表露,或者说功夫在定力。
如果平时能做到“吾日三省乎吾身”,必然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如果这个职位真的不是你的长处所在,何必要顶着压力说违心的话呢?
古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
有时候面试官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做完一件事情,如拼好一个魔方,或说服某一个人。求职者往往会手忙脚乱,想尽快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方观察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你的心理素质,任务进行的过程和解释的合理性。
你进门捡了地上的纸条,他会问你过度关注细节,主次不分,职责不清是怎么回事;你没捡地上的纸条,他会问你如何解释细节决定成败。捡与不捡是次要的,捡就捡了,没捡就没捡,关键是真实有据的想法。对于防不胜防的压力面试,要自信,不要自大,更不要自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误导陷阱
苏格拉底拿着一个苹果,问学生:“请大家闻闻,空气中有什么味道!”
学生都举起手回答道:“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从每一个学生面前走过,“大家再仔细闻一闻,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除了有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同学都举手回答:“闻到了,是苹果的味道。”
苏格拉底走到没举手学生面前,再一次问他:“你真的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回答:“真的没有闻到!”
苏格拉底走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说:“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
假如对于某一问题,虽然谁都明白答案是什么,但面试官却故意朝另外的甚至相反的方向诱导,试探你的反应。
若为了博得面试官的好感,为了讨好面试官,顺着错误的答案往上贴,就大错特错。面试官肯定认为你是个没有主见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
小马是学电子及货币银行专业的双学士,她去一家著名的通讯公司免试时,面试官问:“你是独女吗?”
她知道面试官想诱导她说出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娇气。于是利利索索地回答:“我有三个哥哥,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我养成了一种男孩的性格:豁达、开朗、坚韧。”
面试官立即流露出欣赏的目光。
面试官问了一句:“我很想知道,你的自信到底从哪里来的?”听了这话,小马想:自己必定是通过了。
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面试官问话的真实目的。一旦感觉是在诱导或误导,就要马上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回答。
保密陷阱
罗斯福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之前,当过美海军部长。
一天他的一位好友来拜访,谈及海军在某海岛建立基地的事。总统的朋友说:“我只要你告诉我,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不便公开,但好友的提问又如何拒绝呢?
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好友问:“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他的朋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有的时候,面试官会设计一些关于保密方面的陷阱——这是所有单位都很在意的问题。
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听清面试官的意思,认真地分析判断,谨慎回答。
比方说,面试官问起你原来单位的一些商业秘密,千万不要将自己所了解的原单位应该保密的东西一古脑端出来。
能轻易泄露别人的机密,肯定能泄露自己的秘密,这是正常合理的判断和推理。保密是一个人的职业操守,也是一个人的品质道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经历陷阱
了解一个人最简便可靠的方法就是看经历。
当面试官问应聘者工作经历的时候,回答要恰当讲究。
不要为丰富的工作经历而得意——职业变化过多,或许会让人觉得好高骛远,觉得靠不住。但是如果一直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工作岗位,则会让人担心工作能力有问题。
经历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少而在于有没有亮点,在于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回答的关键要突出成绩,突出亮点,突出经验。避免谈消极和负面的事情。
情景陷阱
有一位酒店老总故意装扮成令人讨厌的问路者,结果耐心回答问题的一个应聘者被被录为餐饮部经理。
许多人去应聘幼师岗位。应聘者看到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嚎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