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渠道无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一些程序让组装好的电脑连续运转,以便发现电脑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几乎是当时电脑公司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唯一手段。又是连续两天两夜的烤机,有问题的机器被及时地发现,并就地更换了配件,进行了修复。当最后一台有问题的电脑被修复,并进行了24小时的测试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九天,此时的张力非一行三人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还是满意地笑了。就这样,张力非的公司第一次组装电脑的经历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张力非的公司也成了济南为数不多的能够自己组装兼容机的公司之一。
  由于是自己组装,成本降低了很多,因而这一单生意也就有了更好的利润。但是张力非显然不认为这单生意的利润是最重要的,在张力非看来,更重要的是这单生意为海兴公司打开了一扇门,从此海兴的重要业务来源便转向了兼容机的组装。正因如此,技术在张力非的公司就更加重要起来,于是,他开出了令很多电脑公司咂舌的价码搜罗技术上的高手,很快,他的公司便成了真正的靠技术实力立足的公司了。

第七章 恍若隔世(4)
随后的发展的确如张力非所料,众多的兼容机组装公司开始在济南出现,电脑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而张力非的远见显然在这个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海兴的技术实力,在这些公司里,海兴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随后几年,家用电脑的第一次热潮开始席卷全国,兼容机立刻取代品牌机成为市场的主流。张力非则抓住了另外一个机遇——配件批发。
  (4)
  八年前,也就是甘长风进入海兴的那一年,张力非意识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脑公司开始组装电脑,那么电脑配件的需求量将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他觉得这里面将蕴含着重大的商机——配件批发。
  刚刚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遭到很多公司###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目前海兴的兼容机业务正做得有声有色,如果转而开始做配件批发,那么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小公司加入到组装电脑的队伍中来,生意必然会受到影响,利润空间和市场占有率都会随之降低,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第二,济南大多数的电脑公司都是去北京进货的,一方面北京和济南的差价足以对这些电脑公司产生诱惑,另一方面北京和济南之间便利的交通也使得这些公司可以很好的快速周转,本地的批发市场似乎机会不会很大。
  张力非认真地分析了市场,他发现这两个反对的理由似乎都有点道理,但是又都不怎么站得住脚,于是就在甘长风进入公司后不久,张力非召集自己的部下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是否进行配件批发业务。首先,张力非和部下们一起分享了一个电脑行业著名的故事“王安电脑沉浮记”。其实很多在那时候接触电脑的人都清楚这个故事,王安这个在电脑发展史上曾经留下重要一笔的华裔企业家,最终不得不申请了破产保护,业内人都知道王安是在电脑蓬勃发展的时代衰落的。其实,王安衰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技术上的封锁。那么作为掌握着核心技术的王安都因为技术的封锁而衰落了,小小的海兴又会如何呢?固然,公司可以凭借海兴在技术上的优势在济南的电脑行业内暂时领先,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电脑公司赶上来,这种并不大的优势很快就会被别人追上,那时候,海兴又将如何立足呢?
  非常明显,依靠这一点点的技术优势是无法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的,而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于让更多的小公司可以利用海兴的技术支持发展自己的业务,这样,海星的周围就会有一批小公司依靠海兴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来发展自己,这些慢慢发展起来的公司就会成为海兴最好的合作伙伴。有了海兴的技术支持,那些小公司甚至是发烧友就可以没有技术上的后顾之忧放心地进行电脑组装业务,那么海兴就会在济南IT行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这些小公司的合作,海兴的配件流水就会快速地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可以从北京拿到更好的价格和更低的运输成本,这条道路是完全可以走通的。
  张力非的意见得到了甘长风的鼎力支持,虽然公司的多数###还在反对,但是张力非的决心促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事情的发展的确也正如张力非所预想的,很快在海兴的周围便形成了一个配件分销的网络,并且这张网也快速地发展起来了。那些没有技术保证和资金实力的小公司纷纷放弃了直接从北京进货,转而从海兴采购,原因很简单:大家天天见面,还可以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张力非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又逐渐开始向一些合作密切的公司放宽了结款期限,这样一来,海兴的销量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起来。
  也就在这以后不久,海兴的第一次危机悄然出现了。危机来自于内部。由于看到组装电脑的巨大市场和门槛的越来越低,那些在海兴掌握了技术的员工慢慢开始不安分了,一些###们辞职自己做起了公司,做起了与海兴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开始的时候张力非非常地恼怒,他觉得这些老员工的离开是对公司的一种背叛。但是也就在这时,与甘长风的一次谈话让他改变了这种想法——甘长风告诉他,如果每一个离开海兴的人都成为海兴的竞争对手,那么就意味着海兴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每个离开的人都成为海兴的合作伙伴,那么海兴就会有更多的生意。

第七章 恍若隔世(5)
正是甘长风的这番话让张力非对甘长风刮目相看,他在吃惊于这个小师弟的心胸的同时,也惊诧于他的远见,从那时起,张力非就相信甘长风今后的发展必然不可小视。从那以后张力非也在甘长风身上用尽心思,力图让甘长风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那些先后离开公司的###们看到张力非并没有把他们当成敌人,当然也乐于与海兴做生意,一方面互相知根知底,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账期,另一方面大家的感情也使得他们能够同进同退,形成一个战略联盟。此后不久,快速增长的业务使得张力非的资金开始出现困难,张力非又一次面临着自己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张力非觉得,不能再简单地进行这种买进卖出的业务操作,应该做点大事了。张力非所想的大事,就是做厂家的代理商。
  (5)
  张力非首先签下的品牌是捷讯,这个台湾岛内数一数二的品牌的产品主要是电脑显示器。选择捷讯的理由有两个:首先,捷讯的产品质量非常可靠;其次,显示器的技术含量低,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技术支持。
  其实在选择做捷讯代理之前,海兴还有机会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大品牌的山东代理,但是几轮谈判下来,张力非还是决定放弃。首先,对方开出的条件是没有任何的铺货,全部产品都需要海兴先打款再发货;其次,对方也并没有给张力非足够的支持来开拓市场。这样考虑下来张力非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帮助对方开发市场而已,主动权几乎一点也没有,因此他决定放弃这个品牌,把目标转向了另外一个国外的品牌。结果如前者一样,张力非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
  张力非发现这几乎是国际品牌共有的特点——在中国的电脑市场这些品牌处于强势,拿到了他们的代理权就等于得到了一座金山,既然如此,这些品牌是不会降低身价把代理权交给一个小公司的,他们宁可依靠更多的公司分散进货,毕竟他们的产品销售是非常容易的,代理商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他们也就不想把更多的利益给予代理商们。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张力非就决定把方向做一下调整,于是,他的目标便是中国台湾的产品了。
  台湾的很多品牌在当时的大陆市场都是刚刚起步,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市场操作能力都还很薄弱,必须依靠代理商进行操作。因此这些品牌往往在进入大陆市场之初就设立了几个代理商,由他们进行市场操作,捷讯是这样的,随后的冠星也是如此。这些品牌急于快速打开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自身的资源又无法满足需要,于是,代理商所掌握的销售渠道就成为他们所垂涎的资源了。张力非当时在济南的地位又恰恰符合这些品牌的需要,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双赢的合作关系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力非想到了那个在随后几年里指导他做好代理商的比喻:做代理商就好像做保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