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前言 中国首富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章 首富们的炼金术
新科首富王传福的狂人梦想
刘永行:从夹缝中钻出的首富
“钢铁沙皇”沈文荣:苏南模式终结者
杨国强:“最土”的中国首富
潘石屹股市显形记
傅军的多元化“算盘”
卢志强:善于借势的资本大鳄
刘长乐:用传统智慧驾驭凤凰卫视
“企业常青树”鲁冠球的“忍者之术”
【财富观察】 抬轿子:商人们的“行为艺术”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
商人李宁的“奥运擦边球”
李彦宏的“影子敌人”
赌王何鸿燊的“三大战役”
周建和“兵败”潜规则
马云如何“过冬”
王填:勇敢的“冬泳者”
黄怒波遭遇“兵变”
家电零售三巨头十年争战
宗庆后VS范易谋:中国企业家和法国经理人的战争
【财富观察】 民营企业的“帽子戏法”
第三章 首富们的私生活
富豪们的奢华与克俭
财富圈里的十大乐生活
中国“隐形慈善家”
企业家的“宫殿”
农夫、山泉、有点田
学会衣冠楚楚
红颜财富的多面人生
企业家的精神食粮
CSR,一种容易“走火入魔”的游戏
【财富观察】 三个女强人,三种不同结局
第四章 首富们的烦心事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难题
商界上演“门徒争大”
企业家“暗战”恐惧症
亿万富翁的“非典型”继承
牛根生栽在谁手里
“最土”首富杨国强的恐惧症
王石的形象问题
史玉柱:在争议中前行的财富新贵
新鸿基郭炳湘兄弟阋墙
郭凡生被敲诈
【财富观察】做老板的四种境界
第五章首富们的生死坎
资本玩家被谁玩死
“触礁”的潮汕帮
龚家龙的“死劫”
首富黄光裕遭遇“黑天鹅”袭击
狂人兰世立“空中惊魂”
“公路大王”刘根山的末路狂奔
刘虹:不合格的“国退民进”者
宋如华:死掉了就是“先驱”
顾雏军:是“资本大盗”还是“落难英雄”
【财富观察】 中国商业史上的悲情人物
第六章首富们的劣根性
企业家的“扮上帝”游戏
“官父商子”现象
汪海:走向“神坛”
任志强的谰言之祸
张跃的“洁癖症”
向文波:“民族主义者”的国际化冲动
【财富观察】 中国企业“黑势力”现象分析
后记 我的十年追富记
前言:(1)
透析、叠加历届首富们的变身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在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清晰脉络。中间,我们既可以体会到那些难以言说的潜规则、难以启齿的手段、难以忘怀的艰辛和难以琢磨的运命,也可以触摸到这些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坚硬品质,以及对大势的顺应甚至扭转……
中国首富是如何炼成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各个地区“隆起”了一批首富,他们中有“网络新贵”丁磊、“网游传奇”陈天桥、“能源巨头”施正荣、“家电教父”黄光裕、“造纸女皇”张茵、也有“超级地主”杨国强……
研究与探查他们的个人成长史和财富成长路径,对于总结中国经济过去发展脉络,以及洞察中国未来发展大势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么,他们这顶让人垂涎的首富桂冠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丁磊是知识创富的典型代表。“人生就像酒心巧克力,谁都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酷爱看《阿甘正传》的丁磊,一心想要品尝到味道最好的那颗酒心巧克力,于是在1995年,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把自己从待遇优厚的电信局“开除”。2年后,他创办了网易。
并不是每一颗巧克力都味道甜美。2001年,丁磊遭遇了事业最大的危机——在网络泡沫论的刺激下,网易公司内部人事动荡,同时面临马上被美国纳斯达克暂停交易的命运。但坚持2年以后,网络行业开始回暖。2003年10月14日,网易股价达到7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作为%控股大股东,丁磊的身家达到91亿人民币,《胡润中国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首富桂冠均戴在了他的头上。
在历届首富中,丁磊应该算得上是睡眠质量最好的一个——因为他的财富最透明,每一分钱都像刚从银行取出来的新币一样干净,背后没有猫腻、没有愧疚、没有潜规则、没有人性扭曲、没有灰色交易。
陈天桥也是网络致富的代表。2004年8月1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盛大网络首次公布财务报表。第2天,陈天桥所持股票市值达到了约亿美元,超过网易创始人丁磊,成为新任中国首富。短短5年的创业时间里,他的财富飙升了万倍!
陈天桥的成功,得益于网络的衍生产品——网络游戏,但他这个首富却背负了过多的骂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陈天桥却在此时凭一款《传奇》登上首富宝座,这自然引发了家长们的积怨,所有的社会舆论指责“幸运”地聚焦于陈天桥的身上,他当年的心情可以用王朔的一部小说来形容:《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他在首富的荣光与社会责任诘问中备受煎熬。据说,他当年和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失之交臂,也与此有莫大关系。
也是在2004年,黄光裕以105亿元人民币的身家登上了胡润中国百富榜榜首的宝座,演绎了一个“三无人员”(没有家底、没有文凭、没有靠山)如何一飞冲天的神话,让更多普通的中国人目眩神迷。
黄光裕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胆识、眼光和控制能力。黄光裕16岁便开始出来闯天下,然后在贩卖电器的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家电零售这个巨大而空白的市场。当然,光有胆识和眼光还不够,要想成就大事,控制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外界资源的控制能力。从一无所有,到攫取、利用、借用,再到掌控和嫁接一切有利的资源,恐怕是任何大学里面也学不到的东西,但在社会这所残酷无情的大学里,黄光裕却能凭自己的悟性与坚忍深得其中的精髓。但遗憾的是,他最终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残忍的生存与商界斗争中,容易人性扭曲、失去平衡,从而迷失自己陷足于深渊,黄光裕在飞速前进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把控好手中的平衡木,最终陷入了原罪的泥沼和商业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
前言:(2)
两年后,首富的光环又戴在了施正荣头上。在2006年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43岁的施正荣以22亿美元排名内地富豪最前列。从一名科学家转变为新科首富,施正荣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
施正荣的成功,得益于他的知识背景,以及对大势的顺应。1988年施正荣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1992年获得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2000年,施正荣揣着几十万美元和满腔热情回国创业,决定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其实,与其说是资本市场对施正荣的青睐,不如说是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青睐。中国的迅速崛起,让这个能源贫国变成了世界上能源消耗大国,而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太阳能,便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能够有效解决中国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紧随其后的张茵,以270亿元身家登上了2006年胡润中国百富榜榜首。女性、白手起家、传统的废纸行业……这种种因素,自然让她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焦点。
张茵成功的真谛,最关键的是8个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废纸收购行业虽然看起来屑碎卑微,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着巨大和持久的市场供应量。而张茵的聪明之处,在于进行产业一条龙的尝试,果断地进入了密切相关的造纸行业。更难得可贵的是她的跨国运作能力,对资源进行了嫁接、互补和再造。
而张茵最大的意义,在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一句中国的古话:“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给很多正在从事废品收购之类的街头小贩们以最亮的希望——干我们这行照样能出首富!
与历届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