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关东-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撕扯着。她想去帮他,手脚却像被捆住了动弹不得,头边响起一声欲哭不能的叹息,令白吴氏汗毛竖立,可还是不能醒转。

  夜深了,寒风驱赶着天上的乌云,清冷的月光透过乌云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片一片的白影。两个身披盔甲的蒙面大汉翻墙而入,弓着身子悄悄摸到了屋门前,金甲大汉用单刀一别,屋门“吱呀”一声被撬开,那些鬼魂转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白吴氏也听到了门响,挣扎着要起身,却发现一把钢刀正架在脖子上。关东匪患她听说过,倒还镇定,她披上衣服,问:“好汉,咱们往日有冤?”身形彪悍的银甲大汉粗声道:“没冤。”白吴氏又问:“为财而来?”那汉子摇头:“不为财。”白吴氏纳闷了:“那是为何?”银甲大汉道:“为了护主!”白吴氏笑了:“这就奇了,大路朝阳,俺们和你井水不犯河水,你护主就护主呗,为何跟俺抡刀动枪?”金甲武士大怒:“少跟她废话!还不动手,你等什么?”说罢,举刀照定白吴氏劈头砍来,银甲武士却抬刀挡住:“且慢动手,好像是主人到了。”金甲武士一怔,收住钢刀,俯身仔细查看神魂颠倒的白有功:“嗯,果然是主人到了!”红光一闪,两名武士悄然消逝在屋角儿里。

  白吴氏从噩梦中惊醒,衣裳被褥都被冷汗浸透了,浑身湿漉漉的,她慌忙去推白有功,可他依旧颠三倒四叫也叫不醒。白吴氏披着衣服呆坐了半晌,恍惚记得银甲武士说“主人到了”的话,又联想起小伙计先前蹊跷的举止,愈加百思不得其解,便壮起胆子找来锹镐,依梦中所见在那两个武士隐身的地方挖刨起来,天明鸡叫时分,竟挖出一大一小两块狗头金……后来,乌家老掌柜的得知了此事,感叹那是白家的财运。

  据说,这些都是早年间发生的事情,白家后来相中了东荒的风水,兴旺的日子过着,一丝不苟地传承着“积德行善,清白传家”的家规。本着积德行善和忠厚仁义为人处世、起家立业,一代出一个白善人,轮到了四爷当家,依旧承袭着善人的美誉。四爷白继业承袭了墴声公善人的美誉,从父亲白墴声手中接过象征着执掌白家命脉的那一大串形状各异的钥匙起,就注定了要为白家的兴衰付出一生的心血——

  在四爷尚未当家之前,白墴声的身子就坏了,从得病到去世,苦苦折腾了好几年,还不到五十岁便下世了。老掌柜白墴声病故那年,白家正经营大豆出口贸易,由于中东铁路工人闹罢工,铁路运输陷于瘫痪,当时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暴跌,加之“羌帖”停止流通,这一连串打击令白家损失惨重,买卖铺号不赚钱反倒要许多贴补,从前的白家铺号不管买卖怎么差,决不因生意亏损而裁撤雇员,这是白家的店规,可这次实在顶不住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残局21
白继业是老太爷墴声公生前钦定的接班人,在父亲的栽培下,不能说少年得志,可连年丰收,佃户交租踊跃,粮仓里大囤满小囤流,六畜兴旺倒也能弥补一些贸易上的亏空。尽管如此,他的几个兄长依然对他继任当家人心怀芥蒂,可慑于父亲的余威谁也不敢挑头奓翅儿。

  墴声公过世没出百天,大爷白继卿首先发难,闹吵着要另立门户分家单过。继业无法说服几位兄长,气闷三天不进水米也不济事,无奈之下只好请来赵瞎子主持监督分家——按照惯例也是为了稳妥起见,这个时候都要请一个主持公道又精细的人帮助料理,并一总完成充当保人、书写文书契约等项事务。

  赵爷老姓爱新觉罗&;#8226;哈拉,世居山东即墨县李庄,原本汉姓李,也是后改的满姓。

  早年,赵家祖上被京师内务府拨迁打牲乌拉编旗充差,因开河采珠有功,受慈禧太后册封,恩赐姓肇,意为爱新觉罗氏之奴,官累笔帖式、仓官、骁骑校,后官拜四品翼领,后因犯忌讳便改写成了“走肖”赵(趙),从光绪年始历经三世,赵家共有四人充任过乌拉打牲衙门总管。赵爷对自家的没落始终耿耿于怀,并调侃因为自家姓了这个“大尾巴肇”才难免衰败。故此,他从心里往外不愿意去接白家分家这个差事,却又经不住白家大爷再三再四哀告,才勉强应下了。

  深秋时节,风刮得满地落叶,败枝枯草,寒鸦悲鸣,关七爷将赵爷从马车上搀扶下来,径直奔了上房。

  众人早已等候在那里,见赵爷进来,客客气气地给他敬上烟袋茶水。继业尚未开口,眼泪已止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继业跪在祖宗灵位前,焚香哀号道:“贤明的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白继业有罪!都说家有孝子永不息嗣。想我白家,老祖宗有功公同治年间携妻儿闯关东定居东荒之地,垦荒、放山、淘金,开当铺、作贸易,几代谨慎勤俭,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方积攒下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可怜我白家几世赫赫扬扬,到头来却败在了我这不肖无能之人手里。难道,我显赫一时的东荒地白家,真的要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吗?……呜呜!” 

  赵爷亲历过自家从鼎盛到衰落这一痛苦的过程。想当年,赵家是何等的显赫啊,可转瞬间便就灰飞烟灭了,以往的胜景皆成了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古词里有一句,叫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经历了自家从繁荣到衰落的演变,他对这句古词的体会尤为深刻。那时候,自己尚在年轻,左右不了局势的发展走向,若干年后白家也出现了混乱,他自然会为白家深感惋惜,难道白家也要重蹈赵家的覆辙吗?听见继业在哭,赵爷的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深深的酸楚。

  赵爷直言不讳地说:“食尽鸟飞独存白地,令公仙逝日子不多你们便闹着要分家,想必都铁了心肠也自有你们的道理,我也不便多问。既是你们兄弟信任瞎子我来做这个保,我也不好再推辞了。不过,我可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倘若有个差迟偏费,有个吃亏占便宜的还望能念及同乡故土的情份上,别太过于计较才行。”

  大爷继卿连忙说:“赵爷您尽管放心好了,今天这个家就让您当了,自然是您说啥就是啥,我们决无二话可讲……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听见他这么说都胡乱点头,齐声响应:“请先生做主便是,我们弟兄自然是相信您的能力和为人。”

  白家大爷的态度十分明确,其他两位年长的爷则反应不一:二爷的秉性叫人摸不准看不透,不管谁说什么他都点头称是。他的眼神儿也有点问题,左眼上长了个玻璃花儿,多年养成了爱擦灯罩的习惯,从一开始就拿着块搌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吊灯的玻璃灯罩,不停地往灯罩上哈气,还自言自语着:“把灯擦亮亮的,看什么都清楚……”他的言行叫人搞不清他的立场;三爷看着像是积极拥护分家的,可只要他一跟着大爷随帮唱影地附和想说几句的时候,他夫人就总给他使动静儿,他就不再出声了。年幼的继臣尚不能理解什么是分家,分家对他能带来什么影响。

  分家的过程说复杂也不复杂,傍晚时分结果就出来了。一切都是经过赵爷缜密的算计和精细的调配,兄弟五人平分的好地次地的搭配比例与全部土地优次的比例一致;在房屋的分配上,按照满族人家西大东小的规矩,依次均分了两进两出二十九间正偏房宅,只将院套门楼和甬道还有四角的炮台以及牲口棚作为家族公有。各地买卖分号的账目将由管家梅先生负责派人清算,把所得利润配给各房;不能维持的买卖关张变卖,所得本钱依旧按股平分;炮手不能遣散,豢养的花费由各房头分摊;粮食也是一样,总体秤量,以十五岁为区别成年和未成年的界线,按照每枝的大小人口数量进行分配;骡马牲口也同样按优劣搭配分成五份。五少爷尚在年幼,他愿意跟谁由他自己做决定……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在掌灯之前由赵爷提出的。在这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经过进一步修改补充最后达成共识。

  天擦黑,二爷的灯也好像擦满意了,他亲自动手搬了一张椅子垫在脚底下,将吊灯点亮。

  虽说掌灯了,可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最后决断。比如说,白家的祠堂怎么办?供奉的仙堂由谁来负责?类似这些都得有个落地的结果,不然这个家就不能算分。

  厅堂明间悬挂的这盏伞罩的洋油吊灯,被二爷擦的一尘不染,可光线分布还是不太均匀,有的地方亮一些,有的地方看不太清楚,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