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驰禁鸦片论就这样钻了道光皇帝这种情绪松弛的空子而放出来了。
紫禁城里的绿树开始染上了金黄色。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穆彰阿从乾清宫里出来,在休息室饮茶。把他看成宿敌的王鼎,背过身去不答理他。其他的军机大臣都是新到任的。
穆彰阿用得意的眼光看了看那些在查阅文件或书写公文的章京们。绝大多数的章京都仰承他的鼻息,对他唯命是从。唯有一个最近刚当上军机章京、名叫丁守存的家伙,抱着胳膊,摆出一副不把军机大臣放在眼里的面孔。
“世上也真有怪人!”穆彰阿心里这么想。
不为利所动的人是不好对付的。这个精通天文历算的丁守存根本不买穆彰阿的账。
“早晚要把丁守存革掉!”穆彰阿脸上笑眯眯的,心里却在考虑着各种整人的花招。他在喝茶的时候,脑子还在转个不停。
就连穆彰阿也深知鸦片弊害的可怕。但他担心严禁的体制如果继续维持下去,一定会出现过激的事情。政治应当适应现实。现实是这样一个舒适快活的世界。柔软温暖的被褥,摆满紫檀木桌子的山珍海味,侍候得无微不至的仆人,前呼后拥的冰肌玉肤的美女,富贵的生活,一片名声与地位的喝彩声。——现实的这种状态,要千方百计地保住。
以公羊学派为急先锋的改革派们,却想用政治来改变现实。现实是不能改变的。应当坚决斗争。——在穆彰阿和善的表情的背后,燃烧着强烈的斗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弛禁(6)
一些称作“苏拉”的打杂的少年,提着茶壶在休息室里转来转去。这些苏拉是从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当中挑选出来的。军机处的文件都是国家的机密,在这儿干活的勤杂工最好是文盲。
一个苏拉把一篇密封的奏文递给了章京海英。海英拿着它走到穆彰阿的身边说:“广东的奏文到了。”
“哦,……”穆彰阿面带笑容。他不用看奏文,内容早已知道了。广东奏文的抄本早在两天前就到了他的手里。
5
吴钟世不愧是那一行的能手。他早就把广东复奏弄到了手。
许乃济主张弛禁,并要求命令广东调查实际情况。他上奏的这些内容已获得批准,圣旨已发往广东。其实许乃济事前已与广东当局取得了联系。穆彰阿的密使也同时奔赴广东。所以广东当局在所谓实际调查基础上所复奏的意见,一开始就决定了赞成弛禁。
不定庵里,在京的同人们聚在一起,正在讨论这个广东复奏。
“广东显然与穆党通了气。”
“前段列举的所谓严禁鸦片的流弊,完全是许太常奏议的翻版。”
“看来是公行一手包办的。”
“从章程的第四条来看,这是很明显的。”
“那么,咱们该怎么办?”
“仍按以前商定的方针办。不过,看来似有进一步加紧的必要。”
在上一次的聚会上已经决定了上奏对弛禁的驳议,甚至已作好了部署,决定先由内阁学士朱嶟放第一炮——上奏严禁论。
广东复奏认为松弛对鸦片的严禁,设立新规是妥当的,并提出以下九条新章程方案:
1 采取以货易货办法,不用银交易。
即使鸦片进口过多,其不足部分也不付款,超过部分暂存公行,在下一个贸易季节来航时,归还夷商。
2 水师的巡船不得借口查禁,出洋肇事。
3 夷商可携银来充当运费及其他费用,但只准带回携带金额的三成。
4 鸦片已公认作为药材进口,因此应和其他商品同等对待,委交公行,没有必要设立专局。否则将会产生垄断所带来的流弊。
5 税率仍按旧制,无必要增额。税轻则冒险走私者将会减少。
6 如实行弛禁,价格必然下降,不应事先规定鸦片的价格。
7 用船将鸦片运往全国各省时,应交付广东海关的“印照”。无印照者将被认为是走私。走私是漏银产生之根源,应严加取缔。
8 对民间栽培罂粟,略微弛禁。只准在山头角地和丘段等地栽培,良田不得栽培罂粟。
9 严禁官员士子兵丁吸食鸦片。
“看来对方是在有计划地干啊!”
“应当及早准备在朱嶟先生之后放第二炮。”
“许君,你来怎么样?上奏弛禁的许乃济跟你同宗,你来奉陪一下吧!”
“好吧,我来试试。”说话的是一个皮肤白皙的三角脸。此人名叫许球,是兵科给事中,有上奏的资格。
接着就是反复琢磨批驳弛禁奏文的草稿。在修辞用字上,龚定庵提出了不少意见。
正事一完,就转入闲谈:“不管怎么说,吴钟世先生的情报可快得惊人。”“看来搞侦探大有长进了。”
闲谈了一会就散会了。定庵走出门外。旁边就是静悄悄的默琴的住宅。跟她已经十多天没有见面了。他回想起上一次幽会时的情景。那温暖的肌肤!那发出像白瓷一般光泽的肤色!
“一到晚上,真是秋寒刺骨啊!”定庵缩着身子。秋夜的凉风吹着他火热的身子。
默琴家的灯火都熄了。
同人们回去不一会儿,吴钟世听到敲门的声音。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弛禁(7)
“这时候还有谁来呀?是谁忘掉东西了吧?”他这么想着,开门一看,军机章京丁守存站在他的面前。
“你怎么啦?”
“突然想来见见你。”丁守存摸着他的大下巴说。
“好吧,你先进来吧。”
丁守存跟在吴钟世的身后,飘然走进会客室。
“让你上我家里来,有点不合适。”吴钟世皱着眉头说。
“那为什么?”
“让人知道我跟你往来,我就不能从你那里弄到情报了。”
“那有什么要紧呀。”
“你不要紧,我可要紧。”
“哈哈哈!谁也不知道我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对你家平时监视很严。不过,刚才许多人从你家一走 ,监视的人也一下子都不见了。现在任何人出入你家都不要紧。”
“那你有什么事吗?”
“什么事也没有。”
“什么事也没有!?”吴钟世把丁守存的话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
“不。说实在的,”丁守存伸出他的大下巴说,“我想钻进遭到严密监视的人家而不被任何人发现。我早就想这么干它一家伙。今天晚上是个大好机会。”
吴钟世望着丁守存,小声说:“你那儿有点不正常吧!”
刚才不定庵的同人都佩服吴钟世最近的情报既准确又迅速。其中是有原因的。因为军机章京丁守存把一切情况都透露给他了。
丁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人。他是道光十五年的进士,任户部主事后,担任军机章京。
他当章京时,吴钟世才去接近他。几乎所有的章京都日益仰承穆彰阿的鼻息,获取情报极其困难。吴钟世认为丁守存迟早也会被穆党所笼络,但觉得在未受笼络之前也许可以利用,因此并未抱很大期望,只是接近试试。而这一来,丁守存却突然说道:“你是想从我这儿搞到军机处的情报吧?”吴钟世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丁守存马上接着说:“我一看你的脸就明白。我想我大概是猜中了。好吧,那我就协助你吧。”
“啊?协助!?……”丁守存说得太爽快,吴钟世一下子愣住了。
“我需要钱。”丁守存说,“但要的不多。我有要干的事情,遗憾的是钱不够。”
丁守存提出的金额确实不多。吴钟世半信半疑地同他一联络,情报之准确,令人吃惊。
章京跟军机大臣不一样,不可能仔细阅读保密奏文。但他的脑子构造特殊,不管多么长的文章,只要一过目,就能记住不忘。就拿这次的广东复奏来说,他并未作笔记,却能在吴钟世的面前一口气把全文说出来,吴钟世拼命地把它笔录下来。
“真的没有什么事吗?”吴钟世又问了一句。
“是的,真的没有事。不过,很有趣。勉强说的话,嗯,那恐怕就是我想干点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
“对。我把军机处的各种机密透露给你,这也是有趣的事。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有趣的事。”
丁守存喝了一杯茶,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真是个捉摸不透的家伙!”吴钟世一边关门,一边摇着脑袋。
这个喜欢有趣事情的丁守存,对士大夫阶级必修的学问根本不屑一顾,却沉浸于天文历算,喜欢制造各种器具。在鸦片战争期间,就是他制造了地雷火。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