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1961年写出“一游”,到2006年补充、修改并出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1)
“小灵通”手机在中国拥有一亿用户,平均每十三个中国人手中,就有一部小灵通手机。这“小灵通”之名取之于我的科学幻想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北京的《科学时报》把我评为2003年度“十大科普新闻人物”之一,记者于佳所写的报道的标题便是《叶永烈:科幻人物成为通讯品牌》:
时下正遍地开花的通信产品“小灵通”与叶永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三个字正源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主人公。25年前,他的这本书创下300万册的“天量”,25年后“小灵通”成为一个以常人无法想像的速度一夜蹿红的通讯品牌。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惟一一个科幻人物与市场嫁接的成功案例。虽然叶永烈当初是“无心插柳”。
也就在2003年3月28日,《成都商报》“财经时评”专栏发表记者田宝峰的评论。
25年前,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科幻小说红遍大江南北,创下300万册“纪录”;25年后,一个“小灵通”的话机击中财富盲点,拥有数千万的用户;
一边是著名作家叶永烈,一边是目下正遍地开花的通信产品“小灵通”,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目下愈演愈烈的“小灵通”商标大战,却把“叶永烈”和“小灵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正是他写出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而“小灵通”三个字正是取自这部科幻小说……
面对众多的媒体,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被问及“小灵通”怎么会成为手机的品牌?
事情要从美国的公司———“UTStar.com”说起。
“UTStar.com”,现在的正式的中译名叫“UT斯达康”。其实,“UTStar.com”是由“UT”(“Unitech Telecom”的简称)和“Star.com”两家公司合并而成。这两家公司的创办人有来自台湾的留美学生,有日本留美学生,还有一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留美学生。
1995年,日本开始推行“PHS”系统手机。“PHS”是“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的缩写,即“个人手持电话系统”。这种手机能够在日本全国漫游,当时在日本很流行,但是价格相当高。
如果把“PHS”系统引入中国,虽然技术先进,但是昂贵的价格显然不适宜于中国市场。聪明的UT斯达康公司的中国留美学生把“PHS”系统加以改造,变成只在一个城市里使用的移动电话,成本就大大下降。
这种只在一个城市里使用的移动电话,叫做“无线市话”,即“PAS” (Personal Access System)系统。1996年10月,UT斯达康开始在浙江余杭进行小范围的推广。
这时候,使他们犯难的是如何向用户说明这种新手机。不论是“PHS”还是“PAS”,普通用户哪里听得懂?就连“无线市话”,也显得十分拗口。于是,UT斯达康要给这个新生儿取一个通俗、生动、叫得响的名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2)
最初,取名“空中之星”。这名字虽说通俗,却容易使人误以为人造卫星。
后来叫“无线社区本地电话”、“PHS手持无线市话”,显然太啰嗦。
又有人提议叫“掌中宝”,这名字有所进步,但是还不能体现这种新手机的特色。
终于有人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建议叫“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立即获得一致赞同!
于是,UT斯达康要用“小灵通”注册商标。有人提醒,应该征得《小灵通漫游未来》作者叶永烈的同意。
我接到UT斯达康的电话,说了声“OK”。当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声“OK”,后来演变成一亿“小灵通”用户!
后来,我为UT斯达康公司签署了正式的授权书。
其实,《小灵通漫游未来》跟手机也真有缘:
当今,各种各样的手机公司,都带那么个“通”字,诸如“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全球通”等等,而“小灵通”恰恰有个“通”字;
再说,手机的特点就是“漫游”,而《小灵通漫游未来》恰恰又有“漫游”两字!
当然,更加神奇的是,早在世界上还没有手机之前,写于1961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已经多处写及手机:
“小虎子,你们该下来吃早饭啦。”这时,忽然响起了爷爷的声音。
我前后左右找了一通,却没看见爷爷。
“找爷爷吗?他在我的口袋里喊呢!”小虎子一边笑着说,一边从裤子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似的东西。
“快点下来!”从小盒子里,又传出来爷爷的喊声。
这是一个塑料做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块火柴盒那么大小的荧光屏。我从荧光屏上看到爷爷一边在看报,一边在讲话呢。
原来,这是一个微型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使人既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还能看到讲话人的动态、表情。
“我这里也有一个。”小燕指了指自己的衣袋说。
“快下去!要不,爷爷等急了。”小虎子说着,就往下跑。
他俩赶紧把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拿出来,收听广播。
房间里静悄悄的,时间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旁溜走了。我们三个人都各自看自己的书,简直看得入迷了。
“喂,喂,你是小虎子吗?你是小虎子吗?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快回家,快回家,我们等着你吃中饭……”突然,从小虎子的口袋里,传出了讲话声,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小虎子从口袋里拿出半导体电视电话机,往小小的荧光屏上一看,唷,原来是小虎子的妈妈———杨老师在那里讲话呢!
在《小灵通再游未来》中,就连机器人铁蛋,都有了“袖珍无线电话”———手机:
铁蛋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比香烟盒子还小的方盒,说道:“我随身带着袖珍无线电话。刚才,我躲在我的小房间里,给《未来时报》编辑部挂了电话,作了口头报道。编辑同志当场答复,五分钟之后,‘大作’立即见报。他们还要我不断报道‘著名小记者小灵通’在未来市的活动哩!”
“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3)
铁蛋呢,拿出袖珍无线电话。
忽然,铁蛋高兴地推搡了我一把,对我说:“刚才,《未来时报》编辑部在电话时告诉我,我写的‘小灵通参观空中少年宫’,已经登出来了!”
《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所写的手机铃声,还是音乐彩铃呢:
这时候,忽然又响起了一阵叮叮当当的音乐声。哦,又来电话啦!
大约正是《小灵通漫游未来》跟手机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小灵通”成了手机的品牌。
不过,UT斯达康的“小灵通”手机在一开始并不被看好,走过了艰难的发展之路。最初,由于信号不好,“小灵通”手机不灵通。用户用这样的顺口溜讽刺“小灵通”:
手持小灵通,
站在风雨中,
挺胸又别肚,
总是打不通!
“总是打不通”的用户,气愤至极,甚至朝UT斯达康的工作人员扔鸡蛋!
随着技术的改进,“小灵通”的通信质量得到明显的改进。由于“小灵通”收费低廉,只相当于普通市内固定电话,却又具备移动电话的性能,而且是单向收费,人们称之为“有线话费,无线飞扬”,所以很快就受到中国普通百姓的喜爱。
于是,“小灵通”改行了,从小记者变成手机的品牌。2003年9月22日,新华网浙江频道发出记者余广珠的《“小灵通”本是小记者出身》一文,写道:
“小灵通”是什么?“不就是无线市话嘛!”也许很多人都会如此脱口而出。可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许会知道,“小灵通”其实是记者出身。昨天,“小灵通”之父叶永烈先生来到杭州,向市民讲述了小灵通的离奇身世。
“小灵通”其实早在1961年就出生了,当时的“父亲”就是上海作家叶永烈。可由于生不逢时,《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书中的主人公小灵通并没有能够及时与读者见面。1978年该书出版后,大眼睛、大耳朵的小记者“小灵通”立即成了当时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