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三国-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探讨的是企业战略问题,包括了战略策划、战略目标、战略决策、战略竞争、战略发展等几个方面。战略管理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这三个问题。这些问题面临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全面市场开放的巨大影响,已经难以采用一般的管理方法解决,甚至在各种最新的战略管理理论中也难以求解。而没有战略的企业,其生命力是短暂的◎ 

现在是战略致胜的时代,企业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 战略策划: 生存还是毁灭的出发点 

○ 战略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其实质就是决定竞争中的取舍方向。策划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但最需要的却是超出智商概念以外的情商作为基本动力。因而,人们所谈论的战略策划,其实是一种大智大勇的合成结晶,是安身立命的生存规划。       

《隆中对》,顾名思义,〃隆中〃是刘备访寻高人诸葛亮的地方,而〃对〃则是他所得到指点的对策。这是一个极其著名的对策,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也就是一场策划,其中包含的战略思想吸引了后来无数英雄豪杰的关注,成为千古美谈,也是《三国演义》中最为令人折服的一章。如今三国硝烟早已散去,但这个核心棋局里面的奥秘却总是吸引着后人的思考。我们不妨对此展开分析。 

首先是〃从无到有〃。战略是从头脑中来的,人无我有,预见到了棋盘上对己方有利的一种可能前景,它隐蔽在无数复杂的竞争环节之下,一旦被人揭示,就会产生出与创造和发明相媲美的巨大惊喜,对于有志之士来说,无异于一份天赐的资源,足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出发点。 

其次,战略意图是引起〃由弱到强〃的效果。《隆中对》中使用了最常见、也最可行的避强击虚的策略,这一点为古今战略家所共同赏识。诸葛亮主张实力弱小的刘备避开北方的强大对手曹操,同时也不得进入东南面孙吴势力范围,这样就在西南划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人们通常对强手所没有控制到的范围产生盲目的轻视,或者仅仅是出于无意识的忽视,那么只能把自己推向与强者直接竞争的位置,这当然是不可取的。诸葛亮的战略最精彩之处正是在于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既是脚踏实地,又可前程无量,有〃点石成金〃的魅力。 

最后,《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是堪称宏图伟业的规划,表现出了〃战略大师〃的思想品格。这个策划完全抛开了细枝末节,把结论牢牢锁定在同最强大的敌手竞争和最终的全盘大结局上。进一步地说,这个战略提出的〃联吴抗曹〃就意味着越过了刘备周围不同量级的各路竞争者,从根本定位上直接把自己放到了一流角色的位置。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刘备听完以后既兴奋又紧张,只说出了一个字:〃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好〃和〃高〃这样双重意思。 

可以说,《隆中对》是超一流的策划,因为它具备针对全局打开新局面的能量。在本节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这份一流的战略策划如何逐步实施、如何纵横捭阖直到彻底失败的结局。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其作为最佳战略策划的重要意义。 

现代日本对中国古代战略的研究,特别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包括对《三国志》、《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老子》等历史、文学、军事和哲学方面经典名著的详细解读,在工商管理类图书榜上长期占据高位。 

日本在1990年代后期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东芝公司试图在困境中寻找新出路。他们组成了专门的战略分析机构,首先一件事就是像诸葛亮那样,找出业界竞争者的战略优势,以及相形之下东芝的劣势。他们发现,松下的营销渠道,索尼的品牌效应,三洋低廉的价格,还有三菱产品的高档次都使得这些厂商具有明显的优势,东芝无法与其抗衡。同时他们也发现,东芝拥有的新技术开发能力足以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新路。于是,一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路线图勾画出来: 摆脱原产品结构、转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领域,直接与独霸这一行业的美国分割市场。这样的战略定位就是:〃弃低就高,重开新局。〃几乎是直接套用了《隆中对》的战略策略。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的专论《什么是战略》,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提出,战略是对企业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而制定或重建一个清晰的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领导者。这一定义也印证了《隆中对》的典型意义,这个方案不仅被刘备作为一方霸主高度重视,从欣然接纳到忠实执行了几十年,不可谓不长期、不全局,而且策划人诸葛亮也由卧龙岗的一介平民书生跨越为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可见真正的战略必须和最高领导力相结合。 

公司的战略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它应建立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上,因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代表了自己独特的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提出来不过十几年的全新概念。20世纪末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尔首先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明确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制订总体战略的基础,也是公司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应体现在获取利润、占有市场以及有效抵御外来的竞争和威胁的能力。 

《隆中对》中提出的〃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就是诸葛亮明确指出刘备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有着本质不同。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建立竞争对手不能轻易复制和模仿的资源能力和竞争能力。以下是一些国内外著名公司的战略定位,无不体现了〃人无我有〃的特色:  

沃尔玛(WalMart): 向顾客提供〃天天平价〃的跨国零售商; 

Google: 组织全球信息,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 

丽嘉酒店: 世界范围内豪华酒店服务的首要提供者; 

宝马: 向顾客提供汽车驾驶的乐趣; 

格兰仕(Galanz): 做全球名牌家电的生产制造中心。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模式,也是独具特色的战略分析和战略定位的结果:  

海尔……安营扎寨模式;  

TCL……品牌共享模式;  

联想……借船出海模式;  

华为……技术领先模式;  

长虹……产品代理模式。 

以国内案例做分析。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另类,它没有像大多数的同业者那样依靠获取稀缺的土地资源,原因是万科拿不到好地皮,因而比同行更早地转向了精细化、专业化运作。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主流的建造方式的误差是以厘米来计算的,而高度精细化的误差却以毫米来计算。这样可以看出,万科采取了从诸葛亮到东芝这样一以贯之的〃隆中对〃路线,跳出旧产业的低水准,而大胆开进高新水准的层次,也的确如同蜀汉和东芝一样收取了几分天下市场的胜算局面。 

在进军海外市场的奋斗和探索过程中,联想集团正是摸索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策略,才使联想一步步迈向成功。让联想打入国际市场的是所谓〃茅台酒当作二锅头卖〃的策略。以往在欧美的计算机展览会上,几乎没有中国的产品。一个计算机水平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国,其计算机产品却在国际市场上毫无地位,柳传志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强烈冲击。柳传志暗下决心: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联想286打入国际市场。而唯一的办法在于利用国内生产的优势降低价格,也就是说,把〃茅台〃的质量与〃二锅头〃的价格合二为一参与竞争。这一招成效显著,1989年3月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传来了喜报: 联想286以其优异性能和低廉价格备受各国客商欢迎。柳传志的梦想实现了,联想人的成功再次为中国人赢得了自尊和自信。 

1996年,联想集团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发行和上市工作进行得十分成功,投资者认购联想新股的热烈气氛令人久久难以忘记。至此,柳传志的三个战略目标及〃大船构想〃已基本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