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宜中为了争权夺利,竟还使出辞职还乡这般卑鄙招数,其实不过是以退为进之策。现下王平章失势,他却故意不知所踪,太后屡次招他,也竟然不至。留梦炎、贾余庆那一般人又日日说着陈宜中的好话,仿佛只有他能力挽危局一般。”陈文龙越说越怒,此时不禁拍桌而起。
文天祥听完众人所言,点点头道:“昔日吾师江国老曾说陈与权可比当年史弥远,现在听诸位这般说,方始信之。”说罢,想起昔日与老师对饮的情景,心头只一阵难过。
众人义愤填膺,越说越气,又骂了一回陈宜中、留梦炎、贾余庆之辈。
黄镛忽道:“当日文龙举荐三人,云孙、君实俱已在此,唯独谢叠山迟迟未至,却不知是何故;莫非他也竟会有所顾虑?”
天祥正色道:“吾与叠山亦曾相交,他的忠心不在吾等之下,断不会畏惧北虏。现下叠山既无消息,其中必有缘由。”
诸人皆觉得有理,又素知谢枋得为人,也都不再言语。
觥筹交错之间,天祥说起自己自赣州起兵之始末,众人听罢都十分佩服。周洛心道:无怪当年在秀王庄园宴饮时,大家对这位文大人如此推崇,今日一见,果然是忠心为国、耿耿磊落的好男子。
正酣饮时,汪元量道:“今日难的如此痛快,在下便为诸位大人弹奏一曲,聊助酒兴。”
秀王道:“元量于琴中之造诣,实可与蔡邕相比,吾等今日能闻得一二,实是有福。”
当下只见汪元量取过那把“倚月”宝琴,指间连连弹动,奏出一首《酒狂》。相传此曲乃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作,琴音恣情激昂,绝非凡俗。
那汪元量之琴艺当时可谓独步天下,随着他一曲袅袅,众人如痴如醉,好似胸中那股郁闷之气亦随琴音宣泄而出,化作无影无形一般。
周洛趁着酒意对秀王道:“昔日北郊庄园中,下官曾为千岁与诸位大人舞剑助兴,今日能得重聚,虽是物是人非,卑职却愿再舞一回。”
秀王喜道:“如此甚好,只是此处人多,出手须谨慎些。”
周洛道声“遵命”,右手已擎出“冷泉”宝剑在手,便随着汪元量的琴音,于厅堂中舞将起来。只听琴音越奏越疾,周洛也是越舞越快,此刻在他脑海之中,已全然是昔日那金戈铁马的岁月;襄阳城下的隆隆鼓响、沙场点兵、战马嘶鸣;每日里所见那些烟熏火燎过的面孔;又不禁忆起童明、张在岳的牺牲;忆起西湖旁宁儿那偏偏绰约的身子倩影;忆起荇儿平日里的百般温存;又忆起江万里、吕文焕、贾似道……
一曲终了,周洛已是瘫坐于地,泪流满面,众人均知他定是忆起往事,心中难过,便也都低首不语,神情恻然。
王仙急急出席,一把将周洛扶起道:“三哥,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文天祥走到周洛身前,沉声道:“将军,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不论时局如何,悲切都是无益。”
周洛本来感怀国事情仇,心神激荡,难以自己,此时听了文天祥的话,不禁点点头,目光中满是感激之色。
众人见状,想到国事越发不堪,本朝三百年基业恐要毁于一旦,心中都不免唏嘘伤感。
秀王摇摇头,怅然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诸位,我们这便回吧。”
因着元军压境,此刻临安的晚市已远远不如昔日热闹,不少酒楼茶肆歇业,那唱曲说书的艺人也是寥寥无几。于是在黯淡灯火下,诸人相辞归去。 。。
危局(三)
此后又一连过了月余,文天祥竟是再也未蒙召见,那吏部也迟迟不给官职,好在有欧阳廉等好友相助,源源不断为兵马送来粮草,是以一时无忧。
到了九月间,吏部下来公文,迁文天祥为权工部尚书、浙西江东制置使、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
这工部尚书虽是六部主官之一,品级不低,却多是督管些水利、土木工程及大型运输事宜,与军事毫无相关,天祥本意乃是出兵勤王,不想却被授了个闲职,心中自是愤懑,已猜到此间种种必是留梦炎之辈捣鬼。
权工部尚书虽是与抗敌无益,知平江府一职确甚是重要。这平江府便是今日苏州,地处临安北面,不止四境富庶丰饶,更是京师的北面门户。
待文天祥欲至平江府赴任,留梦炎却又从中作梗,只推说陈宜中现下不在朝中,待他还朝时方可敲定天祥上任日期。
其实留梦炎不但与陈宜中结党,更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在他心中,早把议和乞降视为上策,自然不愿意文天祥等人抗敌立功。
十月初四,因太皇太后不断催促,陈宜中亦自觉戏已做足,便重新回到朝中,至此,宜中揽大权于一身,外间再无威胁掣肘。
就在本年九月短短数日之间,阿术率军攻陷泰州府,击退姜才;殿前都指挥使张彦亦在吕城被俘投降。
此时,伯颜接到忽必烈总攻之令,遂将兵马分为三路,西路军号称十万,由参知政事阿剌罕与奥鲁赤等所率,逼近建康,向溧阳、独松关;东路军亦号称十万,由董文炳任主将,会同张弘范、范文虎等水陆并进,围逼海盐、澉浦等地,中路由伯颜亲自总领,以吕文焕为乡导,压迫常州府、平江府一带。
陈宜中见情势危急,不得已命文天祥急赴平江府拒敌,却是再也顾不得嫉妒。天祥启程之日,已是本年十月初九。
文天祥赴平江前,朝廷忽然降封文壁为直秘阁,提举台州崇道观,又以幼君的名义赐天祥二十两重的金碗与十五两重的金盘盏各一个。
天祥见二弟均被封官,朝廷又下赏赐,知道是陈宜中、留梦炎等人深怕自己心怀怨愤,是以借此安抚,不禁摇头苦笑,便将金碗与金盘盏换成银两,充作军费,又上疏一封,曰:
“本朝惩五季之乱,削籓镇,建都邑,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浸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破,中原陆沉,痛悔何及!
今宜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地大力众,乃足以抗敌。约日齐奋,有进而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此疏在史籍中称为《己未上皇帝书》,颇为知名,其纲领倒与当年汪立信所上奏折相似,都是希望朝廷鼓舞天下民心,招聚豪杰,动员一切力量与敌相持抗战,便好似近代所说的人民战争,并不惜用游击之方式。
此疏上奏后,陈宜中与留梦炎不以为然,又怕文天祥破坏他们的议和大计,便指摘此疏为“迂阔”,待天祥一走,二人便请朝廷追赠吕文焕之兄吕文德为义和郡王,又封吕文德之子吕师孟为兵部尚书,以彰显求和之心。
伯颜见己军势如破竹,已然逼近京师,又哪里理会陈宜中等人,只是催促兵马前行,向临安进发。
十一月十六日,元军大部已至常州城下,伯颜命降将王良臣逼迫四境居*土成台,与城墙同高,又于台上置上回回炮,日夜向城内轰击。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炤、都统刘师勇、副都统王安节俱是慷慨忠烈的耿耿之臣,当下拼死拒敌,城中有壮士胡应炎组织三千义勇,与诸将同仇敌忾,并力守城。
那常州城墙乃五代时吴国主杨行密父子所建,距今已三百五十载有余,期间并未有过加固修缮,是以此时城垣残旧,多有破败。
伯颜见常州并非坚城所在,也不由生出轻慢之心,便下令全军强攻,却未料城内军民顽强异常,各个英勇奋战,倒是一时让元人无计可施。
陈宜中得到消息后不禁大恐,忙遣淮西将领张全、广东将领朱华各自率兵两千前去相救,路过平江时,文天祥命尹玉与部将麻士龙率六千赣州军,与张、朱二将全合兵一处,并力作战,支援常州。
朱华乃是仁厚爽快之人,与赣军将士皆相处不错,张全却自诩受朝廷诏命,京中又有陈宜中做着后台,一路上傲慢无比,对勤王军将士轻蔑有加,尹玉等心中虽是不忿,却只得强忍着不发作。
伯颜听闻有宋军来援,便命怀都、王良臣等分兵阻击,两军于常州附近的五牧相遇。
王良臣曾经与张全相识,知道他无甚能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