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也算不得一路随行,我吩咐丫鬟秋儿一路跟随将军,自己先回馆阁换了衣衫,秋儿见将军出了候潮门后,便唤卤水店的小厮李二郎来醉月楼通报,好教我来得此处。”
原来,古时的名妓不但可以有自己的贴身丫鬟,行动也很自由,不太受到限制。
“原是这般,敢问姑娘何故如此?”
周洛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只是一介边关来京公干的小小正八品州都监,根本谈不上位高权重,更不通风雅之道,和眼前这位京城名馆醉月楼花魁自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大人不要误会,小女子决无歹意。”
宁儿看到周洛那因着有些窘迫和疑惑而涨红的脸,不禁好笑。
“在下决无此意,只是……”
宁儿打断了他的话,道:
“大人,你曾否见过这个。”
说罢竖起白玉凝脂般的右手,手背对着周洛,那中指上,正戴着一枚戒指,黄金的戒圈,上面嵌着一颗黄豆般大的珍珠,面儿圆润光滑,粉白中的透着莹莹的光泽,即便在这深深的夜晚,也依然能明灿到夺人心魄。
这颗珠子只用肉眼便可以看出是稀世之宝。
此时此刻,周洛忽然明白了宁儿的用意。
“适才在三元楼,都监大人似乎对宁儿这件物件有些留意,而大人决非好财贪宝之徒,想必另有别情,还忘踞实相告,此事与小女子干系重大。”
宁儿说完后忽的双膝跪地,竟向着周洛盈盈下拜。
“姑娘不可如此,在下受之不起。”
周洛有些个慌了手脚,忙上前将宁儿扶住,又道:“这当中确实有些缘由,我有一位结义弟兄,是襄阳城的巡检,他手上戴的一枚家传宝戒与姑娘的十分相像,只是……”
“只是戒指上的珍珠是黑色的,对么?”
“姑娘,你怎么知道,莫非……”
周洛大吃一惊,踞他所知,他的那位结义兄弟从来没来过京城,更不会认识眼前的何宁儿。
宁儿忽然“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声腔发自肺腑,直透着无限的哀怅愤懑。
“姑娘……”
周洛不知她为何又哭,更不知该如何是好。
呜咽良久,宁儿才幽幽地问:
“大人见笑了,敢问你那结义弟兄,他……他叫什么名字?”
“本府的巡检大人叫张在岳,正是我的结义兄长。”
“张在岳,张在岳……”
宁儿口中呢喃,眼角却又流下泪来。
天地宁谧,除了江潮声,就只有岸边这断肠女子的抽泣声。
半晌,宁儿道:
“都监大人踞实以告,小女子也自当坦诚。实不相瞒,奴家并非姓何,乃姓张,自幼丧母,家父张元林,原为庆元府通判,后来因一时贪欲,收受贿赂,终究为人告发,丢官去职,家产罚没,并要发配钦州。家父久读圣贤之书,又是绍定间进士出身,却为一时妄念所累,追悔莫及,竟然自缢去了,只丢下家兄和我。家父丧后,府中纷乱,一个黑心的仆婢将我拐带京师,竟卖与醉月楼中的鸨儿何妈妈,陷小女子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那时年方六岁,自是无力抗拒。”
说到此处,宁儿伤心不已,周洛也觉得心下凄然。
“宁儿长成后,自知命苦,又不愿终日卖笑受辱,苟且于世,做这不清不白的勾当,几次想了却残生,只是心中念着我那兄长,虽不敢奢愿一家团聚,只盼能见上一面也好,毕竟手足连心。后来奴家也托人去庆元府查访过,得知家兄当年是被家父知交,本府的另一位通判徐涟徐大人接去,后来徐大人擢升别地知州,举家赴任,自此断了音迅。只是小女子身上有一信物,便是手上的戒指,当年这枚戒指原是放于贴身香囊之中,是以未给恶婢发现,何妈妈虽是风尘中人,原本也是犯官亲属,心地慈悲,并未禠夺。”
说到此处,周洛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便道:
“想来这戒指有两枚,上面镶嵌的珍珠一黑一白,白的给了姑娘,黑的给了令兄?”
“正是,这珠子乃是南海东珠,颇为名贵,原为家母陪嫁之物,家母过世后,家父将它们做成珠戒,分别给了家兄和小女子。方才见大人在席间见到此戒后便神色有异,是以小女子便跟来此处,如此说来,那位张在岳巡检,可能就是家兄,只是我记得家兄原是叫张德水,因幼时术士算命,说他五行缺水,故唤此名,小女子原本叫张宁儿。”
宁儿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脸色稍微有些发红,胸口一起一伏急促不定,显然是颇为激动,想来这些话儿在她心中已憋屈多年,此时一齐说出,倒是说不出的畅快。
其实宁儿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除了找寻兄长之外,要把许多的心里话都告知周洛。在她的心中,只觉得周洛非常的亲切爽直,是一位真英雄、真丈夫,与那些整日里见到的所谓*才子,斯文儒士大不一样。那些人,譬如张迁李魁之流,往往只是一些虚伪的衣冠禽兽。
“我那位结义的兄长张在岳,本名的确是叫德水,他是先皇淳祐元年所生,长在下两岁,其令尊正是前任知安庆府的徐涟大人,少时他叫徐在岳,后来恢复本家姓氏,只是家中这些详细原由却从未对我说过,亦未提及过姑娘。”
此时,周洛已确信那位襄阳府的巡检张在岳必是何宁儿的兄长无疑。
宁儿抬起头,一双明眸睁得大大的,忽然又俯身向周洛拜去,道:
“都监大人厚恩,小女子莫齿难忘。”
“姑娘不可如此。”
周洛忙前去搀扶,便在这一瞬间,宁儿低声道:
“明日巳时一过,奴家便要去葛岭贾太师府里唱曲儿,请大人早一步在左近等候,宁儿别有计较,好叫大人了却心愿。” txt小说上传分享
蟋蟀宰相(一)
当朝太师贾似道的府邸正在那西湖北岸的葛岭,就是今日宝石山附近,距钱塘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阮墩环碧”、“曲院风荷”都不远,端的风景绝佳。贾太师府里亭台楼阁无数,修堂曰“半闲”,置圃唤“养乐”,更在当年高宗别苑“集芳园”里立起别墅,改称“后乐园”, 又建了“多宝阁”,陈放古玩奇珍,其豪华壮丽,直堪比德寿、景灵二宫。
说起似道,乃原淮东制置使兼京东、河北节制使贾涉之庶子,字师宪,其母胡氏,原为钱塘县的有夫之妇,后与涉做妾,生了似道,却屡为贾涉原配所恶,终遭遗弃,便又改嫁了个石匠。后来似道发迹,将生母接回,随后荣华富贵,自不可言,竟得御封为秦、齐两国贤寿夫人。咸淳十年,胡氏去世,丧礼更是震动天下,周密的《癸辛杂识》和后来元顺帝时宰相脱脱主修的《宋史》都载:“十月,其(似道)母胡氏薨,诏以天子卤簿葬之,起坟拟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由此似道之权势可见一般,这是后话,按下少叙。
贾师宪十一岁时,其父贾涉身故,遂以父荫为嘉兴司仓,后来其姐入宫成了理宗的宠妃,身为国舅的似道便开始飞黄腾达起来。
嘉熙二年,贾似道登进士第,擢为太常丞、军器监,得一代奸相史弥远之子史岩之的推荐,又当上了澧州知州,三年后改封湖广统领。淳祐三年,似道在官场上继续高歌猛进,入京就任户部侍郎,过了两年,得封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得便宜行事。淳祐九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宝祐二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四年,加参知政事。五年,加知枢密院事。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
开庆元年,蒙哥攻四川,忽必烈攻鄂州,大将兀良合台率军由大理攻广南道,继而入寇川湘,理宗以似道为右丞相,援救鄂州,对抗忽必烈。由于鄂州军民的努力,宋蒙僵持不下,后来蒙哥在钓鱼城身死,忽必烈急于回去同阿里不哥争位,不愿恋战,便有心议和。当时州城已被围数月,命悬一线,似道竟瞒过朝廷,私下派心腹宋京入蒙古营,表示愿以长江为界,年奉岁币二十万,待忽必烈退兵后,又上书朝廷,以“大捷”报之,这一下,似道便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大人物,被加封少傅。
贾似道入朝后,很快取代了左丞相吴潜和“蓝皮脸”右丞相丁大全。这吴潜倒还是一位正直忠臣,丁大全却是一代有名的权奸,可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