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大胡同捌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脑海里时,我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还真不如像德倌一样早早死去呢,省得受人世间那么多的活罪。
  

赛金花和瓦德西风流传奇这样诞生(1)
对赛金花和洪钧的关系,一般人们感兴趣的,只是一个高官富绅和一个平民妓女的关系,远远赶不上人们对于她和德军元帅瓦德西关系的关心程度。这在所有有关赛金花的传记与传奇中,都是回避不了的一段。
  这很符合人们的好奇心,是好奇心才让人类得以发展的,没有对兽皮的好奇,人类不会取兽皮做衣遮羞取暖;没有对鸟的好奇,人类也不会发明出飞机和鸟一样在蓝天上飞翔。同时,这也很符合人们在平淡生活中想象和创造传奇的愿望,这样一场跨国之恋,从来都是很多中国人所渴望的,除了一些从骨子里崇洋媚外的心理之外,更多人是愿意看到世俗之中平凡人物和不凡人物的瓜葛,而且由这样的瓜葛拔出萝卜带出泥,诞生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于是,一个妓女,有了意外在欧洲生活几年的经历,一下子又意外地在战火纷飞之中和德军元帅瓜葛在了一起,他们两人之间怎么能够平平淡淡总是真呢?他们两人之间没有点儿故事发生,怎么能够让人甘心和相信呢?人们心里涌动着的想象,给自己注入了兴奋剂,思想便自然亢奋地奔涌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让他们两人跟着一起亢奋。于是,由一个妓女领衔主演、由外国的大牌明星作为配角的中外合资大戏,在老北京城中就要开演了。
  在清末国土被外国人入侵、被义和团燃烧的纷乱时代背景中,由于主角不再是慈禧太后和她的众大臣众太监们,而是为一位妓女所取代,一切的战争、政治、道德,都像进了涮羊肉的火锅里涮过一样,变了味道,嚼在嘴里都情色化了。由于有了这样一位妓女举足轻重地出场,这场战乱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消解了火药味,同时也消解了社会意义上的庄严肃穆感。风花雪月和国家大事,迅速粘连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也被迅速地搅和成一团浑水,然后沉淀下来的是特定而别样的情色空间。这种战争、政治和道德情色化的过程,是平民百姓内心潜在的渴望,是对以往只是朝廷关注和解决的国家大事的再设计。在赛金花和瓦德西所有被演绎的传奇中,折射出的大众文化与心理,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人们玩味和探讨。
  在民间,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的关系,有多种说法,大多是演义,而且是从过去言情话本故事或现代影视模式中来的。比如,有说是赛金花随洪钧出使欧洲时,在德国一次舞会上和瓦德西相识,一见钟情,当晚一曲共舞后,便在舞厅外花园的月色之中相拥亲吻,然后情不自禁地宽衣解带,行鱼水之欢。也有说是在德国一次踏青郊游中,赛金花所乘马车的马突然惊奔,一位年轻的德国军官飞奔而来,冒死拦住惊马,让赛金花得以脱险。这位年轻勇敢的军官便是瓦德西。这两则传说,都有些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情景,前者为才子佳人版,后者为英雄救美版。
  如果按照曾朴《孽海花》里的描述,赛金花与瓦德西的相识,完全出于赛金花的精心设计。赛金花在和仆人勾搭一起合唱《十八摸》时,楼下围观听者甚多,其中一位年轻貌美的德国少年让赛金花心动,她故意将头上戴着的一对价值千金的白金底儿八宝攒珠钻石的莲蓬簪子,抛到楼下,就落在美少年的脚下。这位少年便是瓦德西。这便是《孽海花》中的“紫龙放娇遗楚佩,赤龙狂舞过蛮楼”。不过,怎么看,怎么有些像是翻版自《金瓶梅》中潘金莲楼上抛叉竿砸到了西门庆的头。
  第二天,瓦德西来访,投桃报李,先递上一张金边白底的名刺(即名片),紧接着递上一个宝石盒,盒子是赤金底儿,四面嵌满猫儿眼、祖母绿、七星线的宝石;盖子上雕刻着一个挎刀的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英武飒爽;盖子下有一个金星钮的活机,一动就能够自动打开,打开后,可以看见盒子里放着一枚五克拉重的钻石戒指,“似天上的晓星般大”。
  这样细致而冗长的铺垫,让两位人物正式出场了,不知赛金花看到曾朴这一段描写,会作何等感想。那一枚五克拉重的钻石戒指,成为了意念里的一种信物,和传说中的一个重要细节,在日后北京的重逢中,会起到什么样画龙点睛的作用?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赛金花和瓦德西风流传奇这样诞生(2)
按照曾朴的描写,洪钧任期满时,赛金花就要随夫君一起离开柏林归国,恰巧瓦德西也任期已满离开了柏林,阴差阳错,分别之际,两人竟然未得相见,赛金花只看见瓦德西留下的一封告别信笺,上面写着我们中国的文言:“海涛万里,相思百年”。可谓是: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为他们日后在北京的仪銮殿上鸳梦重温,做好了充足而浓重甚至是合情合理的铺垫。
  赛金花死后,她和瓦德西的关系历来争议不休,主要围绕两点疑问:一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到底在德国认不认识;二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在北京到底有没有过接触,比如齐如山先生就持赛金花根本不认识瓦德西一说,并斩钉截铁地认为“绝对不会”。第一点,实质上是对民间传说包括曾朴小说的质疑,第二点,则是彻底对赛金花传奇的否定,试想,如果在北京赛金花根本和瓦德西没有过接触,所有演绎出来的在北京城战火纷飞中一场妓女救驾的故事,都成为了子虚乌有,赛金花这个人物也就失去了价值,和八大胡同任何一个平凡的妓女,没有什么两样。
  事实上,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德国发现瓦德西卫兵的日记,在这本日记中查到了瓦德西与赛金花在北京城交往的记述。这样,关于第二点的争议,便不攻自破。在赛金花自传中关于她和瓦德西的交往,也都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关键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在德国是否曾经相识,而在北京赛金花救驾,是否动用了妓女的本色,以自己的肉体在床笫之间完成了经邦纬国之大业?
  在赛金花的自传中,专门有“在欧洲”一章,谈及她和瓦德西的关系,赛金花叙述得很简单,面对坊间流传甚广的她和瓦德西相识于舞会的说法,她只是这样为自己辩解:“有人说,我在欧洲常常到各跳舞场里去,那是一派胡言。要想一想,我是个缠脚女子,走动起来如何不方便,而且我在欧洲就连洋装也没有穿过,叫我怎么跳得起来?休说到跳舞场,便是使馆里遇到请客,按照外国的规矩,钦差夫人应该出来奉陪的,可是我只是出来打个招呼,同他们握握手,就退回去。”
  我觉得赛金花说的是可靠的。虽然在欧洲,她曾经有过得到俾斯麦首相、德国国王和皇后接见并合影留念的荣光,但大多数时间里,她只是在使馆里消磨时光,有一个丫鬟,帮她梳头打扮,然后就是陪她说话和玩儿,并没有那么多施展她交际花才能的机会和场合。即使是洪大使要在家中设宴请客,大多时间她也只是在厨房里帮忙而已。但是,赛金花随洪钧出使欧洲德、俄、奥、荷四国,确实是在德国住的时间最长,她也确实在德国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语,这便给后人留下了编派她和瓦德西在柏林一见钟情的余地,让她有口难辩,也让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说越像是真的。
  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相识经过,也有人认同赛金花自己所说的,在德国她根本不认识瓦德西。只是关于在北京她怎么和瓦德西相识,有这样一说:当时赛金花在八大胡同名声很大,又有过出使欧洲的不凡经历,便有汉奸将赛金花进贡一般献给德军统帅瓦德西,供他享用。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有些猥琐,赛金花在那段历史中的作用,完全变成了一种礼品和肉欲简单的转换。赛金花曾经舌战瓦德西和克林德夫人的经历,完全被瓦德西在仪銮殿上抚摸赛金花裸露的玉体和过去的传奇所取代。一场政治与战争的较量,关于北京城安危保护的严肃,彻底被风花雪月所淹没。
  没错,赛金花在八大胡同时非常有名,自从离开洪家,在上海挂牌重操旧业之后,辗转天津北京,她确实因过去和洪钧的关系以及出使欧洲的经历,而使自己的生意锦上添花,一路高歌猛进。她也正是在那时候得到了朝廷里不少高官的追捧。她就是在上海结识了名重一时的李鸿章和盛宣怀,在北京成为庆王府、庄王府的常客,和浙江江西两院巡抚德晓峰、内务部户部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