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大胡同捌章-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动听。”
  在赛金花的晚年,她如此绘声绘色地描写着自己少女时代花船上的清倌往事,记忆如此深刻,可见她对已经逝去的那段岁月的留恋和怀念。那也许是她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了,虽然堕入花船,却尚未卖身,而且,正是在那时候她遇见了洪钧,她自己还非常志得意满地说:“我们苏州有一种食品,叫做‘状元饭’,就是用红苋加猪油拌饭。我小时最爱吃这个,有人便说我:‘将来必定要嫁状元。’后来果然嫁了洪先生,这也是前生注定的姻缘吧。”这简直就像传统故事中的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似人间无数的情境。那样的日子,简直被她描述得诗情画意,有些像是浪漫的童话了。
  我一直觉得,这是赛金花晚年幻化出的镜像。记忆有时是不可靠的,能够骗人的,尤其是自己骗自己。她无形中筛下了别的一些她不愿意记起的东西。
  其实,赛金花和洪钧相逢,并不是在花船上,而是在洪钧的家中,赛金花自己说那时候:“洪先生的家在苏州城北张家港,他不常出门,都是把我叫到他的府上。”她去洪钧的府上,陪他玩一种叫做“打黄河阵图”的牌,输赢很大,她只是在一旁陪着,一天都不能够离开,那劲头犹如热恋。赛金花说:“洪先生一天不见我便想我。”这话,我信洪钧说过,我以为这并不是赛金花自己幻化出来的热恋。
  我是觉得,赛金花把自己和洪钧说得都有些清白而高雅,轻飘飘的了。按照清倌的规矩,应该是只在花船上陪客,一般不会登门入府的。况且,当时洪钧的母亲去世,他正在服丧。按理说,服丧期间,是不可以行男女之事的,更何况召妓进门,侍奉自己。这样做,漫说是京城高官、一代名士了,就是一般人,也是有碍封建伦理的。因此,无论赛金花,还是洪钧,都难以逃脱干净。
  赛金花说:“洪先生一天不见我便想我。”这说明赛金花自有其迷人之处,要不,不会把洪钧迷得一天不见都要想。但现在看照片,真的看不出赛金花有什么迷人之处,小脚,小个儿,小眼,小嘴,可以说,一点儿都说不上漂亮。也许,现在和那时的审美标准不一样。
  在几乎所有关于赛金花的传记或传奇书中,都难以找到对赛金花美貌的描写。只有《孽海花》里有这样一段,说她是:“不长不短,不肥不瘦,面如瓜子,脸若桃花,两条欲蹙不蹙的蛾眉,一双似开非开的凤眼,似曾相识,莫道无情,正是说不尽的体态风流,风姿绰约。”也看不大出她到底哪里漂亮迷人,因为所有明清话本中对女人都是这样的描写,一律都是这些陈词滥调,说赛金花这样,说别人也是这样,没有一点儿具体而特别的地方。
  洪钧服孝期满,那一年,即1889年的正月十四,洪钧把赛金花迎娶进门,正儿八经地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那时赛金花还不到15岁,洪钧整整50岁,老牛吃嫩草,自然让洪钧得意,却也让好多人嫉妒得牙根儿疼。如果当时人们能够未卜先知赛金花日后在八大胡同跟德军元帅瓦德西风光一时,闹得在全中国乃至世界都声名了得,该会更加后悔让偶然回到乡里的洪状元摘取了仙桃。他母亲怎么这么会挑时候死呢?如果他母亲不死,洪状元不就不回故里,那水灵灵而且日后卖个大价钱的仙桃,不就有可能落在自己的头上了吗?
  关于婚礼,赛金花自己说:“婚礼很庄重,坐的是绿呢大轿,前面打着红色状元纱灯,仪仗甚多,好不气派。”这是赛金花自传中写实的地方,可信度很高。可以看出洪钧确实喜欢赛金花,方才舍得破费;也可以看出那时官员的气派,兜里银子多(也包括拍马奉迎送红包的多),足可以让他纳妾之时风光潇洒一回。
  

吃状元饭的赛金花和状元洪钧关系(3)
洪钧家中有两房太太,大太太出身南京,二太太出身扬州;有一个儿子,为大太太所生,少奶奶是京城高官陆润庠之女。可以说一家上上下下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有头有脸人物。迎娶进门的却是一名妓女,一个苏州城里开当铺的后代。赛金花暂时还不会明白,眼前披红挂绿背后掩藏着的漩涡,波澜不惊中暗含的杀机。
  好日子不禁过,五年过后,洪钧一命呜呼之时,厄运立刻就显出了征兆,赛金花被赶出家门。送灵船(洪钧的遗体棺椁是装船走大运河回苏州老家的)刚刚到苏州,只是停靠在接官亭处,还没有到家门,赛金花就已经被迫知趣地离船而奔上海。在上海生下了洪钧的遗腹子,仅仅活了十一个月便夭折。洪钧留给赛金花的五万块钱,分文也没有落在她的手里,而被洪钧家人(其族弟洪銮)私自独吞而“密”下。日后在赛金花从天津到北京刑部街后开设她的“金花班”,因“口袋底事件”而被驱逐,以及再后来她因虐待妓女而入狱后又被勒令遣送老家的一系列噩梦中,她做梦都想不到其中也有洪钧儿媳的父亲陆润庠的“功劳”。陆润庠是当时的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当朝一品,且又是后来溥仪的老师,说话的分量自然了得。没有他在朝廷的说项,赛金花的命运也不至于此,陆润庠从心里看不起她这样一个妓女,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和这样一个妓女有任何关系,方才一次次对她赶尽杀绝。
  但是,在新婚之时,赛金花光顾着在兴奋的浪潮中沉浸不已,一时还看不到风平浪静过后的惊涛拍岸。那一年四月,洪钧带着她进京了。那一年五月,洪钧被朝廷任命为出使欧洲四国钦差大臣,也就是驻外大使,她就跟着洪钧一起去了欧洲。好日子一个紧跟着一个,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洪钧没有带大太太去,也没有带二太太去,而是带了自己去,这自然让她受宠若惊,兴奋不已。当年苏东坡离家赴任南方各州去当官,不也没有带大太太去,而是带着王朝云去的吗?虽然,她和王朝云都曾是妓女,也都是妾,却都是夫君的知音啊,苏东坡还曾经为王朝云作《西江月》词一阕,将王朝云比作心中的梅花。而且,苏东坡那时是一路被贬,而洪钧却是一路高升,自己不是前程似锦,又能够是什么呢?一时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她怎么能够想得到日后的波诡云谲呢?
  随洪钧出使欧洲,是赛金花最为风光的经历,也是她日后坐镇八大胡同的资本和身价。有这样一个细节,常被研究赛金花的专家更为时人所忽略。赛金花在德国时候为洪钧生下一个女儿(有说洪钧性无能,此女为赛金花和仆人所生,我以为是演义,不可信),因为是在德国所生,赛金花便随口给孩子取名叫德倌。洪钧怎么说也是清末的一个大学问家,以后也曾经卓有成效地研究过元史,竟然没有仔细揣摩,便也同意叫德倌。当时一定是这样的一种情景,赛金花抱着孩子正得意呢,望着孩子,然后望望洪钧说:就管孩子叫德倌吧。洪钧也正望着孩子喜上眉梢,他老年得女,而且,他虽有一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女儿,如今儿女双全两朵花,心里喜兴,正是智商最低的时候,便想也没想就点头答应:好!好!就叫德倌!他那时哪里想到,赛金花和他相识时是“清倌”啊。“清倌”与“德倌”的一字之差,却那样的紧密相连。一个人的经历,注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即使环境早早变化了,你已经被嫁接并仔细修剪成了另外一株树的模样了,但在不经意之中,你还是会从自己的枝叶之间洒下一些以往的影子,虽然影子里摇曳的是今天的枝叶,那魂儿却还是顽固地显露出来了。
  只有赛金花才会把自己生下的女儿叫德倌。清倌,是她抛洒不掉的影子,一直悄悄地跟随着,才会让她日后重操旧业,走马章台。
  命中注定运气不济,德倌十九岁那一年,就病逝了。赛金花的两个孩子,都早夭。按照民间的说法,是因为母亲的命太硬,压折了孩子的命。有一位老太太谈起赛金花和她两个孩子的时候,对我说:这就像雪下得太大,就生生地把树枝子压折了一样。也许这样的说法有些宿命,但我想,在这样阴影中长大的孩子,就连名字都难以逃脱母亲身世的孩子,即使长大成人了,命运又会是如何呢?我曾经见过和赛金花一样的妓女的后代,他们的母亲比赛金花的年龄小,活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呢?在下面的章节里,我会讲述他们的命运。当他们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时,我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还真不如像德倌一样早早死去呢,省得受人世间那么多的活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