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那么点小孩能听懂啥。我觉得他好像能听懂。他睁个眼睛听,他的表情和你的表情是有配合的,他说不出话但也是有配合的,你笑他也乐,哈哈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振勇的教子之道(3)
“那时候,我给他讲故事,把我讲得都没有故事可讲了。没办法我就给他讲《三国演义》”。李振勇说,《三国演义》是文言的,得把它变成白话文,再讲给孩子听。孩子很爱听,有时候他下班回来得晚了,已经困得不行的孩子还在等着他,不听上一段,孩子不肯睡觉。“整个一本《三国演义》,他从3、4岁时就开始听”。
与此同时,李振勇开始给孩子买各种书。“我们那时候的工资收入不高,那点钱,除了保证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干这个了,看什么儿童书好买什么”。“那时的童话书非常多,我就挑质量高的买。有那么一套,一共六集,每集十本,全是挺大开本的,而且是彩色的。那套书画得特别好”。由于那套书是一集一集地出,他只得碰到一集买一集,买到一集就盼着下一集。到外地出差,他也不忘到书店看一看,有好几本书就是在外地书店买到的。后来,他终于把那六十本凑齐。
但其实,他是随着买随着给孩子讲的。“开始孩子不识字,我就给他讲,后来他自己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到6、7个月,他能冒话的时候,每个情节他都能给你指出来了,你说大公鸡,他马上就指给你看。等到能说话了,他拿这本书给他姥姥讲。”
除了没完没了地给孩子讲故事,李振勇还注意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
在李天舒很小的时候,李振勇夫妇就弄了个夹子,夹上一打纸,让孩子随意在上面写和画。“他画那些东西,你看啥也不是。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就给你讲,一套一套的,可是你还是啥也看不出来。时间长了,他画得多少能有点意思了”。
那时候,小天舒的有些书被他看得破破烂烂,他就自己拿着剪子,把书上的蝴蝶、青蛙之类的小动物剪下来贴到墙上。“咱们家里那一面墙被他贴得花里胡哨,能有上百张。有些人为了漂亮为了美,把家弄得干干净净,往墙上弄一点东西都不行,我们不管那个,就是让他随便造。”
李天舒四五岁时,父母就把他送到少年宫学画画,同时还找了位老师学书法。“现在看来,学点啥都比不学强。他小时候那些东西就没白学。上初中以后,他为班里办的小报画画,给板报画画、写字。他的书法和绘画还得过不少奖,省内的,国内的,国际的,都得过。这些东西对他都是一种培养。” “教他书法的是一个老革命,战争年代是一个地下工作者。老爷子特别喜欢孩子,让孩子到他家去,免费教。跟这么个老人家学写字,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特别好。从小的培养,使他的心理上显得比较大气。”
培养“静气”
静气,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在学习能坐得住,事实上,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李天舒从很小就显示出了这种能力。
“岳母和我们住在一起,老人家有七个孩子,一到过年过节,包括平时周末,这些大舅哥、大小姨子都到我们家来。谁来了都得吃点饭,一起喝点酒。但是不管谁来,包括他们的孩子来,他们无论是看影碟、看电视,还是玩游戏,如果给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没完成,天舒都不会走出自己的房间。当然,他这边完事了,你听那门咣地一声,他出来了。出来后,该怎么玩怎么玩。”
平时李振勇夫妇在客厅里看电视,不管有什么好电视剧,好电影,他也是不把学习的事情做完,绝不从房间里走出来。
小学升初中前,为了报考东北育才学校,李天舒进了一个补习班,授课内容包括“奥数”,英语和语文。那个班一共180多人,他第一次的考试,排在80名以外。一个月之后再考,位列50多名。第三月的考试,已经进入20几名的行列。春节期间,李振勇去看望开办补习班的老师(那老师原来教过他),他问老师:“你看这个孩子考‘育才’有多大把握?”老师说:“你儿子肯定行,他一只脚已经迈进去,就差一个后脚跟了。”果然,李天舒如愿考上了“育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振勇的教子之道(4)
在三个月内,李天舒从80名到50名再到20名,一个月向前迈一大步,我们无法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只知道那段日子,他竟坐坏了家中的一个铁椅子。“初中分流考试那年,他开始突击,又把那种铁椅子坐坏了一个。”
他的这种静气――“坐得住”的能力来自哪里?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我们就此问过李振勇,他说:“这可能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培养应该是主要的。”李振勇还补充说,这种静气,事实上是一种意志品质,它还包括自我约束能力强,不用他人督促;没有不良习惯和嗜好;意志坚强,肯吃苦,不怕困难;做事有节制,有目标,有计划,有始有终,说到做到。
为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李振勇可谓煞费苦心。
为了教育孩子有坚强的意志,有一段时间他和孩子订了一个协议:每周送孩子一句经典名言。比如马克思的:“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毛泽东的:“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支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在孩子的房间里,至今还挂着一幅字画,这幅画上面有鲁迅的头像,下面写着鲁迅的一句经典名言:“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是李振勇获得的一个奖品,他特意把它挂在孩子的房间,意在鼓励孩子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除此而外,李振勇还注意针对孩子的思想状况,直接做正面教育。
他告诫孩子,有所舍才能有所取,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谁也不能鱼和熊掌都得到。你想获得成功,就得先付出汗水。你又想玩游戏机,又想看电视,还想踢足球,还想上网吧,还想蹦迪,想追星,最后还想学习好,天下哪有那么美的事?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哪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他还给孩子讲解“三世成侯”这句成语,说,所谓三世成侯,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要兴旺,得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那么一个民族要振兴不更是要靠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吗?他告诉孩子,我们家就是一个平民家庭,我父母就是普通工人,我和我们家现在的一切都靠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换来的,你将来的一切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我们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借助,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投机。我经过努力成长为一个比较成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说比我爸爸进了一步;你的将来也一定应该超过你的父亲,这样咱的家庭才是兴旺的,如果大家都这样,咱的国家和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咱总不能像黄鼠狼下豆雏子,一辈不如一辈。
针对孩子做题经常马虎的问题,他对孩子说,所谓马虎,从本质上说是做事不专心致志。为什么总犯低级错误?就因为不踏实、不认真。这个毛病能不能治?如果认识到它的本质,就应该有办法治。
为了培养孩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他叫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他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遇到节假日,就更是让他做好计划,什么时间复习,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玩,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制定了计划,当然要坚持按计划执行。开始孩子不习惯,学习时有点心不在焉。他并不急,而是耐心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缺点,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能够不断地战胜自己,克服缺点;如果连自己都管不住,这个人一定不会有多大出息。
一段时间后,孩子尝到了甜头:学习效率高了,成绩好了,自信心越来越强了。从此,他的学习计划制定得越来越细:每天起床、洗漱、锻炼、吃饭、学习、休息、玩儿的时间,都有条不紊;甚至细到在时间段上把学习内容做了具体划分,几点到几点做数学,几点到几点背课文,几点到几点复习外语;假期里哪一天哪一科的学习进度,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李振勇的教子之道(5)
从此,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自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