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CEO德马尔热里还曾在石油价格超过每桶134美元时告诉媒体,如果把购买力考虑在内,眼下的油价“不算特别贵”。德马尔热里说,油价回落到每桶8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和其它消费品相比,石油并非特别昂贵的能源”,“从购买力角度来看,一桶石油的价格比1974年时更便宜”。1974年受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此外,石油物流机构如船运公司也随着运费翻倍的增长成为了油价上涨的受益者。
三、高油价的牺牲者(1)
然而有赢家就有输家。
2004年以来,Amaranth、新加坡中航油和曾经名列全美国第十二大私人企业的SemGroup相继倒闭,使其成为了金融投机的牺牲品。
1、中航新赌“空”沉船
“赌可能是人的天性,我经常会以某种‘赌’的精神,致力于公司的发展”。2004年3月国有控股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像陈说的一样他确实在以赌博的方式经营公司,而且是一场以输为结果的豪赌,使这家在8年之内增幅800倍资产的公司在短短的8个月后,赔到资不抵债,以破产收场。
回顾一下这家公司的创业史,是可用辉煌来形容的;这家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成立之初,相当困难,公司只有两名人员、没有办公场所、欠债万新元,还清债务后的启动资金只有万新元。总裁陈久霖临危受命,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中国航油的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的万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顽童对陈久霖的魄力才能至今钦佩有加。
但“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专属进口权”带来的高额利润已经不足挂齿,他雄心勃勃地准备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中进行石油衍生品交易。在原油价格位于每桶35至39美元的区间时,喜欢赌的陈久霖,毅然认定石油价格下跌,且至少会出现涨停,开始“做空”。
然而可以操作的国际油价有意跟陈久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国际对冲基金利用伊拉克危机、俄罗斯尤科斯震荡、阿拉伯恐怖袭击等国际事件的放大效应哄抬油价。直至2004年10月,国际油价仍然涨势如潮,国际油价暴涨40%,在此轮涨价中,决不排除陈久霖中了国际做多集团的陷阱。
2004年9月份,中航油同一家投行的石油衍生品签定合同,中航油与该公司约定:石油10月份的平均价格不会超过每桶37美元。实际上,在期权合同生效期间,每桶油价平均上升至美元,中航油因而每桶损失了2###美元。
2004年10月份,国际石油价格达到美元时,中航油的油品期货合同已经高达5200万桶,中航油所持有的作空期货合约如果不想出现亏损,就必须将交易时间一再后拖(简称转仓),同时还需要付出相当于交易额5%的保证金;如果无法补足保证金,将被交易所强行平仓。为了转仓及应付保证金追缴,该公司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原本计划用于并购的亿美元联贷及6800万美元应收款项几乎全部用完。
2004年11月份,对新加坡高等法院的“宣誓证词”称,中国航油的未实现亏损已达3580万美元,但“顾及实现亏损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部位转仓至2005及2006年。”
陈久霖在给新加坡法院的一份资料中称,国际上有家银行鼓励他进行期货期权交易,并提供优厚的贷款条件。中国的国企在海外面临着如此险恶的市场环境,如果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再不健全,等于睁着眼往对方设计的火坑里跳,仍浑然不觉。
2004年11月29日,以赌经营的陈久森,最终没有在这场金融游戏中走远。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亿美元。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令,公司总裁陈久霖在事发数日后被停职,并搭机回国接受调查。
三、高油价的牺牲者(2)
2、美国SEMGROUP难逃劫难
与其同病相怜的还有SemGroup公司,作为全美国第12大非上市公司,常年运作50万桶/天石油现货交易的业界巨头,因石油交易巨亏亿美元之后于美国国东部时间2008年7月22日宣布申请破产。
自2000成立以来,SemGroup公司快速成长,收购了40多家石油存储和运输机构,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投资,SemGroup在其对外公布的宣传资料上,把自己定义为“私有的能源中游企业”。其主要的业务范围是能源产品的开采、运输、仓储和批发,覆盖的区域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威尔士、瑞士和越南,总部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TULSA,顽童参观了2007年夏天SEMGROUP的世界最先进的沥青实验室并观摩了SEMGROUP赞助的PGA美国职业高尔夫公开赛。
噩梦开始于期货交易,自2006年Kivisto担任公司总裁后,SemGroup与从事对冲交易的BOK Financial Corp合作进行大量的原油对冲买卖。截至2007年底,SemGroup总共对冲了2100万桶原油。由于大量的投机性投注在石油市场,远远超过了该公司的对冲需要,造成了巨额亏损。
该公司曾进行原油沽空交易,以对冲与炼油商的石油交易。这家常年运作50万桶/天石油现货交易的业界巨头,因库存以及货物在途运输等因素,在石油现货上保有较大的多头仓位,由此该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建立了空头仓位以对冲相关风险。但由于价格上涨不同步等原因使得SemGroup的对冲并不彻底。当时的油价出现大幅飙升,于是该公司购入相等规模的原油期货,企图弥补沽空带来的损失。正当SemGroup改变对冲策略之时,油价却开始回落。巨亏的种子在前段时间油价的疯狂上涨中已经种下,其在现货市场上的多头获益,远远地不抵过其期货市场的空头损失。而这种原油期货交易是在SemGroup的债权人并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直到彻底无力回天。
2007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的总资产为亿美元,是2002年底时亿美元的倍。但是到2007年该公司的总负债为亿美元,净资产(股东权益)为亿美元高负债比例下,SemGroup自己曾表示,为减轻财务负担,其将旗下包括67亿桶存储能力的油库等多项资产打包,以SemGroup Energy的名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通过上市,SemGroup期望能获得更多资金来偿还债务的同时,还能以更低的成本融资实现公司的发展计划。尽管SemGroup Energy也确实于2007年公开上市融得部分资金。但是为时已晚。
截至2008年3月底,SemGroup前述对冲仓位的价值已变为负的8800万美元。为了应对大量债务支付,SemGroup计划抛售其价值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储存类资产。
该公司在7月16日将其NYMEX的石油期货交易账户转让给巴克莱以后,该公司财务报表上的24亿美元“或有损失”变成了实际损失。
“我们认为最好的最大化债权人价值的方式是执行一项整体销售计划,将我们有价值的业务卖给有实力的公司。”SEMGROUP代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Terry Ronan在破产声明中说。
Terry Ronan续称,“我们在能源分销及储藏方面的核心业务依然很强,我们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金融挑战。”Terry Ronan说,“我们相信我们的专业而富有经验的雇员、独特的产业地位、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出色的服务能力将使我们的资产极富价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高油价的牺牲者(3)
SEMGROUP在破产声明中还提出了一个“供应商保护计划”(Supplier Protection Plan),“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Chapter 11 of the ),SEMGROUP将为供应商建立一项‘供应商保护计划’,那些愿意按照已签订合约继续与SEMGROUP交易的供应商,其货款仍将得到100%的支付。”实际上,在产业企业申请破产之后,供应商继续供货是保证企业生产得以维持,进而保护企业价值和其他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方面。而源源不断的供货所产生的新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按照破产情况下的折价偿还原则,那么将无任何供应商会继续为企业供货。
虽然,SEMGROUP的巨额亏损是由于大量的投资投注在石油市场,远远超过了该公司的对冲需要。然而SEMGROUP的石油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