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不言弃-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涞蒙纤裉斓玫降男峦废巍狾perations Manager。徐迪心里并没有太多欢欣之意,得到了晋升,失去了一个男人,到底值得不值得,她也说不清。她劝说自己,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一个外企的运营经理跟一个民营企业小业主的情妇相比,当然还是前者有前途,周海珊跟她说过,她们是一类人,靠的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双手。徐迪想过周海珊的今天会不会就是自己的未来,不过这念头,她不会让周海珊知道,她不会像简桢那样笨,上来就亮出自己的练门。大概整个公司,只有她才最清楚简桢跟杨树森并无瓜葛,只有她才明白简桢今天心里是什么感受,也只有她才会在此刻忽然觉得有点替简桢难过。

回归 (1)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在冬天才会显得最明显。北京已满目萧瑟,所有的植物都光秃秃的时候,南方的山还是绿的,小块小块的农田里种着庄稼,流淌不息的江水,滋润了简桢的眼睛。

  她到家了。

  此刻已是华灯初上,简桢走出机舱,立刻感到了扑面而来的凉意,只是跟北方令人窒息的凛冽不同,南方的寒意,是透明的清冷。

  简爱国站在接机的人群里,看着远远走来的女儿,她比大多数人都穿得厚些,走路就有点笨笨的,看在父亲的眼里,越发使人爱怜。这孩子大约是累了,有点没精神,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正要出声招呼,却看到简桢抬起头来张望,看到他,脸上绽出笑来,向他招手。

  父女俩分别奔着出口快步走着,走近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女儿大了,不能像小时那样搂搂抱抱,一年没见,好多牵挂不知从何说起,简爱国接过简桢手里的箱子,笑着说:“快走吧,你妈等着呢。”

  简爱国在前面领头大步走着,司机小张赶忙追上去抢他手里的箱子,倒把简桢一个人甩到了后面。

  上了车,简爱国像本市代言人一般介绍着简桢不在的这一年当地的变化,这个富庶的南方小城,就像中国所有的发达城市一样,路修得更宽了,老城区被拆得面目全非,高楼也越盖越多了。

  只是,当汽车驶入市区的那一刻,看着道路两边绿树上仍然茂密的叶子,步调明显的比北京慢一拍的行人,那些小时耳熟能详的招牌小吃,还有远处江桥上的璀璨灯火,简桢把车窗拉开一个缝隙,湿润的空气铺面而来,让她全身放松下来,有种通体舒爽温暖的感觉,这是她的家乡,这是她的地方。

  简桢到家的第一夜睡得很晚,她其实很累,但看着爸妈高兴的样子,她打起精神又是吃又是说,几乎没让嘴闲着,这个冷清了许久的家因她的归来立刻热闹了起了。

  睡前简桢把几本旧小说又拿出来看。妈妈把她的一切杂物都保存得很好——过去的照片、卡片、信件,如今全都坦荡地放在抽屉里,只是她俩谁都不会再想去翻看。对简桢来说,很多事过去就是过去了。

  凌晨睡下,朦胧间听到爸妈压低了声音说话,屋外隐约有他们系索的走动后,关门的声音,但她并不觉得打扰,一翻身,又睡着了,再睁眼,已是中午。

  她挣扎着从被子里伸出手,打开空调,复又把身子藏了回去,等着屋子回暖好起身出去吃午饭。

  南方冬日的中午,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北方人民冷得伸不出手的时候,南方的街头暖意盎然,阳光好得让人禁不住眯起眼睛。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不需要工作的市民此刻都三三两两的在室外闲坐着,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让简桢的心也舒展起来。

  她穿行在市中心的居民区,这里住的是本地资格最老的土著,此地如今已是寸土寸金,开发商拆迁不起,很多80年代的老楼就留了下来。阳光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和林立的广告牌挡得差不多了,临街的房子都改成了小商店和小吃店,再加上路边的小摊贩,把这几条街围得严严实实,像是一个独立而神秘的世界。

  一家小吃摊上正在煮馄饨,四十多岁的女店主应该就是屋主,小孩子在她背后的屋子里钻出钻进,两张小折叠桌就摆在街边,馄饨香气慷慨地送入每个路人的鼻中,简桢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小姑娘,吃一碗馄饨吧,刚煮好的。”店主招呼她。

  也只有在自家的地方,乡里们才会称呼已经27岁的简桢为小姑娘;在北京,她常被出租司机尊称为大姐。记得第一次听人这样叫她时,简桢气愤地跟苏西说:“叫我大姐?看他那一脸褶子,还叫我大姐呢?”苏西郁闷地问:“那叫你什么?小姐?不是怕你不高兴吗?”

  简桢坐下来,吃这一碗清汤小馄饨,齿颊留香。

  旁边桌坐了个老大爷,大约是摊主的公公或者父亲,一边吃花生米,一边喝小酒。看简桢转过头来,便和气地用本地话跟她打招呼:“吃得还好吧,要不要辣油?”

  简桢笑着摇头道谢,把汤一饮而尽,浑身暖洋洋的。

  出了巷子,简桢叫了一辆三轮,车夫是个健壮的中年人,问她去哪儿。简桢想了下,说沿着江边转转吧。

  车夫憨憨一笑:“你是外地人吧?我带你去滨江大道那里。”

  沿江岸靠近市中心这边建起了长堤广场,道路宽阔,视野很好,但是人工斧凿痕迹太重,简桢想着自己反正只想散散心,看看这座城市和她思念的那条大江,也不必特意去找那有野趣有意境的地方,就随车夫去了。

  其实大半时候,她都在车上发呆,景致是早已看惯了的,只是这江水,让一切都鲜活了起来。水面有风清新地吹来,略有些冷,却让人爽气清醒。

  昨天爸妈看简桢乏了,没怎么拉着她说话,这次在家这么久,他们免不了要问她些工作感情上的事,可惜她没有任何好消息要跟他们分享,只怕还要说一个接一个的谎话来作答。想到这里,简桢就有些沮丧,她知道这是她人生义务的一部分,她也不打算逃避这个义务,但是她也希望有一个人一个地方,可以让她毫无负担地卸下此刻胸中的块垒,让她也可以一吐为快。

  堤岸上有不少人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又高又远,像是独自飘在江上一般,让简桢的心绪也有点飘忽。

  正愣神间,车夫猛地把车子往边上一带,简桢身子一震,抬起头来,看到一辆警车向他们并过来,把他们别在了路边。

  车夫满脸惊疑地看着简桢,简桢看了看警车驾驶座上的背影,不由得笑了,掏出钱来给车夫:“没事,你走吧,那人我认识。”

回归 (2)
江展航笑吟吟地从车上下来,向简桢走来:“小姐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身份证借我检查一下。”

  他还是老样子,吊儿郎当的,要不是身上这身警服,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活像个古惑仔。

  简桢忍不住地笑:“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你当人民警察,就是让你在马路上欺负我这小老百姓的?”

  上了江展航的车,简桢问:“你怎么知道是我?”

  江展航得意地说:“什么能瞒得过刑警的眼睛?我车从对面来眼角一扫就看到你了,掉了个头追上来你都没察觉。”

  “那你现在是干吗?有任务吗?”简桢在座位上伸了下懒腰,确实比三轮舒服很多。

  “没,单位刚完事,正打算回家,就看见你了。打你手机没开机,只好围追堵截了。”

  简桢才想起来,“哦,我电话忘记开了。”其实她是故意的,回家的第一天她就断了外界的一切联系,她希望能不受打扰,安安静静地享受一下假期,这个地球,离了谁不转呢?

  江展航嘲笑她:“还是那么丢三忘四,跟以前一样。”

  江展航跟简桢是同学兼发小,两家的妈妈是超过10年的同事,双方对彼此的家事都熟得不能再熟了。

  “怎么样,首都的生活很好吧?给我讲讲。”两个人每年见面,江展航的开场白都差不多。

  简桢以前从来都是嘴不饶人的,但是这次却懒得跟他说,摇了摇头,看向窗外。

  江展航敏感地觉察到了,问她:“怎么?心情不好?”

  对着发小,简桢忽然觉得如鲠在喉,却说不出来,苦笑一下:“你别问了,最近诸事不顺,不高兴说。”

  江展航小心地看着她的脸色,简桢很少这么心事重重、神情消沉,看样子是真遇到问题了,他忍不住说:“要是在北京不开心,你还是回家来吧。在北京那么多年,该见的也见过了,不也就那么回事?你回来了,工作不用说,不靠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