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严防死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必备的一条基本素质就是,不该你知道的,就绝对不要去打听;已经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机密,会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有两位大学同学,Cherry与Sharon。毕业后,Cherry在一家IT公司做公关部主管,个性热情,待人真诚,几乎每一个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成了她的好朋友。Sharon在另外一家同类公司做市场,多年没有联系了。两家公司都在开发同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当Sharon知道Cherry在IT公司做公关部主管时,心中大喜,计上心来。Cherry在接到Sharon的邀请后,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两人几年没有见,异常惊喜,又是吃饭,又是喝酒。在聊天中,谈到Cherry所在公司近期开发办公室应用软件的公关手段以及一些内部资料,Cherry还相当炫耀自己受到重用,知道些什么,将公司的公关手段以及内部资料和盘托出。后来,遥遥领先于对手的Cherry所在的公司被对手捷足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巨额研发费用化为肥皂泡。看着满商场的同类产品,Cherry气得浑身发抖,都怪自己的大嘴巴,羞愧难当地离开了公司,如果她没有走肯定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泄漏公司秘密、大嘴巴的“外套”,使你总是经意或者不经意间把公司内部机密传到外面去,往往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像Cherry,在公司全力开发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有着很好的融资手段和内部资料的取得渠道,并占得先机的情况下,由于自己习惯性的大大咧咧,使得计划走漏风声。对手公司加班加点,提前把产品推出市场,于是Cherry所在公司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脱掉泄漏公司秘密的“外套”,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成为一个守口如瓶的人,这样老板才肯把重要的项目交给你。试想,公司的秘密多次被无故地泄露,是否会怀疑到你的头上,而一旦“东窗事发”,你的处境如何呢?还有公司敢雇佣这样的你吗?
像Cherry这样的人,职场上并不少见。如果你不幸有过同样的遭遇,或是你自认有着一张“大嘴巴”,无法对公司的机密守口如瓶。你不用过分地悲哀,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要想摆脱这种无助的困境,从现在开始,牢记下述三点建议。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多行少语”——多办事,少说话的良好习惯。
第二,在职场中,做到不该你知道的,就不要去打听;已经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应当利用工作机会多结交朋友,但是记住:分清界限,不要把工作关系之上的朋友与私人朋友混为一谈。
现在,请你花上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身上是否正披着泄漏公司秘密的“外套”?有的话请写下它给你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制定解决方案。
1。
2。
3。
→虹→桥→书→吧→BOOK。
第38节:如何评价以前的“东家”
如何评价以前的“东家”
如果你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那么,等到你的肚子能撑船的一天,你就离“宰相”之路不远矣!
如果你明天就要离开现在这家公司,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谋求发展,对于以前公司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你是否能“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关于前公司的一切,虽已成为过眼云烟,但是作为回忆的一部分,总有一些人和事物是永远也无法忘怀的。
你是否想过,当新公司的人问及,你应该对自己的旧东家怎样定义、怎样评价才是最合适的呢?从现阶段来看,离开公司的人士,如何评价以前的“东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职场人士道德品行以及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针对这种刁钻的问题,最好是客观、适度地评价自己的老东家,既不能太优秀,否则你怎么还要选择离开;也不能立即诋毁,甚至捏造事实,以表示对新主的忠心,这同样不妥,新公司会怀疑你的 “职场信用”,担心你以后会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确,职场是一个动态的、延续的过程,行业内也是互通有无,一个新东家绝对不会对一个动辄诋毁前东家的员工毫无禁忌。
小林毕业后应聘于某家族公司,于半年前跳槽到英特尔公司。当初面试时,考官问:“据我所知,你原来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你为什么选择这时候离开?”
小林的回答是:“我原来的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公司老总在公司关键职位上全部安排了自己的亲戚担任,我所在的研发部部门经理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我干得并不错,帮助公司连续推出了几个主打产品,但是从公司老总到部门经理都不愿授权,我干得出色甚至会遭到部门经理的猜疑,怕我把他取而代之。于是我的工作处处受限、绑手绑脚、很难继续成长。而我们英特尔公司则十分重视员工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与冒险以及开放的上下级沟通机制,像Open door等,能够使员工得到很好的发展。”
确实,在家族企业工作处处受限、绑手绑脚等这些说起来考官会深表赞同,小林这样的客观回答既不会贬低前公司,又能够说出自己的上进心强、能力强、希望被赋予更多的职责,这些对于大公司来说同样是难能可贵的。后经过几轮面试,小林最终被英特尔公司录用。
而相反,Mark是一家果冻公司的业务员,长期业绩都是处于末流,公司考虑到他资历老,年事已高,对他网开一面,让他兼任部分外勤工作,而没有严格地按照“末位淘汰制”让他出局。有一次,因为自己的失误使公司几十万的货款打了水漂,公司便让他下岗,什么时候追回货款就回公司上班,并每月发基本生活费。而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觉得公司不仁不义,从下岗的那天起,便四处诋毁公司的声誉,甚至捏造事实,说公司大量使用变质、低劣原料生产食品等,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公司终于忍无可忍,最后司法介入,让他尝到自己酿下的苦果。当Mark再次踏上谋职之路时,由于他“四处诋毁公司的声誉”的前科,几乎没有公司对他感兴趣,至今他还赋闲在家,无所事事。
诋毁前公司的“外套”,轻则使你难以立足,重则使你身败名裂,前程尽毁——因为你的新老板一定会因此对你的人格持保留态度。的确,如果你离开原来的公司,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你肯定或多或少会“痛恨”原来的公司,但是千万不要乘机发泄、诋毁中伤以前的雇主,此等反目无情者,天人共弃。山不转水转,说不定你哪天还会“用”到原来的公司。更不要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为“报复”原单位或急于向新主邀功,四处诋毁前公司,甚至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地破坏原公司的声誉,这样不仅起不到向新主邀功的效果,反而使得新雇主对你持有戒心,担心你以后也会这么“诋毁”他,因此你将很难受到重用,甚至容易被炒鱿鱼。脱掉“诋毁前公司”的外套,不要再提起过去的矛盾;再者,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心胸广阔、多往前看,这将对日后与新旧老板相处都大有益处。
要在职场上混出名堂,你必须懂得中庸之道,学会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一切。需知对过去公司的否定,其实是对自己过去选择的一种否定,实质上也就是对自己的否定。请重视以下这4点建议,并把之应用到你的职场生涯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否定的人。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如何客观、适度地评价你的前公司是衡量一个职场人士道德品行以及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
第二,客观地评价前公司的优缺点,维护公司形象。客观公正地评价原单位,有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和树立你自己的职业形象。
第三,永远不要在现任老板或新同事面前说前任老板的坏话。这样做会引起新老板的怀疑:你今天可以在我面前如此评价过去的老板,是否明天就会同样在别人面前这么评价我了呢?
第四,记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心胸广阔、多往前看,只有发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