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秘书政治-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秘书政治……古代中国高级秘书》是一部专门介绍中国古代高级秘书人物及其事迹的书。全书共收录六十位秘书人物,其中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人物二十二位,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秘书人物二十六位,宋、元、明、清时期的秘书人物十二位。另外在附录部分收录了与古代秘书人物和秘书工作有关的文章三篇。   
  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者进行管理和综合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最终必须由秘书人员来完成。秘书人员在秘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秘书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高低,决定秘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领导活动的效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秘书工作源远流长,秘书人才成千上万,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在历史舞台的幕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历代统治者和领导者忠心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面貌和悲欢故事,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秘书政治》旨在介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秘书人物及其事迹和思想,弘扬中华秘书的人文精神,使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秘书史,对秘书角色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秘书人才的素质和修养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本质的认识。将其视为一部为古代有代表性的高级秘书人物立传的书,是可以的。   
  此书不仅可以为秘书工作者和秘书专业教学提供大量真实、典型、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加读者对秘书职业的感性认识,坚定职业信心,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素质,而且对总结秘书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继承和发扬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秘书人才,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古代秘书机构变动频繁,秘书官职名称十分繁杂,秘书职责范围非常宽泛,难以准确界定古代秘书的含义,因此究竟哪些人该选入,哪些人不该选入?入选的标准是什么?确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作者从事秘书工作史研究二十余年,发表了数百篇有关论文,出版了《中国历代秘书工作》(《中国秘书史》)和《文牍趣话》(《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等书,应该说对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和秘书人物是比较熟悉的。作者认为:只要在古代曾经担任过比较重要的秘书性职务,并且做出了成绩,或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秘书人物,就可以算作古代高级秘书。这本书的六十个人物就是按照这个标准选定的。他们虽然属于古代秘书各个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但相对于古代十分庞大的秘书队伍来说,本书所写的六十个人物只能说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说是挂一漏万,也可以说是挂一漏千。因为它毕竟不是古代秘书人物大全,不可能把所有古代高级秘书都列进来。   
  为了让读者对古代秘书人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在写作古代高级秘书人物过程中尽量做到:既写文字秘书,也写事务秘书;既写外朝秘书,也写内朝秘书(如宦官);既写正面秘书人物,也写反面秘书人物;既写功成名就的秘书,也写身败名裂的秘书。在入选标准上,主要看其在历史上是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哪怕是负面影响)?是否古代秘书工作某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否在秘书岗位上写过公文名篇?是否有突出的秘书事迹?是否对秘书工作或秘书理论有重大贡献?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名人、名篇、名事。如有就写;如没有,宁可不写,绝对不能凑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中国历史上专门记载帝王将相的史料很多,而专门记载秘书人物的史料却很少,特别是古代秘书人物不上史,前人给我们留存下来的有关史料更是少得可怜,这就给撰写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史料进行撰写,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读者在阅读中会发现,各朝代秘书人物的数量分布很不均匀,有的朝代选入较多,有的朝代选入很少,有的朝代甚至一个也未选入;有的秘书人物写得比较全面、详细,有的秘书人物只写一个片段或一个故事,凡此种种遗憾,皆因掌握史料所限,希望读者给予谅解。       
虹←桥←书←吧←。←  
第2节:献字赎罪的程邈(1)       
  本书的写作体例比较灵活。一是在人物的排列顺序上,主要采取纵向排列的方法,即按时代发展顺序来写,基本上与历史分期同步,但又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共三个阶段。二是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法,根据每个秘书人物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表达形式,力求写出每个秘书人物的主要特点,着重叙述秘书人物的主要事迹。为此,有的采取了记叙加描写的笔法,有的则将其生平简历和人物评价渗透在叙述之中。三是在内容安排与文字表述上,从大小标题的提炼,到正文开头和结尾的设计以及内容的取舍,始终突出一个〃活〃字,而没有采取一般人物传记式的套路,以避免呆板、老套。   
  本书写作时间跨度很长。最早写出的一篇,是发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办的《秘书工作》1988年第2期上的《出片言定是非的李霨》一文,最近写出的一篇,是将要发表在上海大学主办的《秘书》2006年第12期上的《献字赎罪的程邈》一文,两者前后相隔十八九年,可见此书的写作和出版确属不易。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过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收录的全部文章,绝大部分已经或将要在国内几家秘书杂志或其他刊物上发表。文章发表之后和这次结集出版之前,作者又对大部分篇章作了补充和修改,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文字与发表时稍有不同。受作者水平所限,本书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   
  眭达明   
  二○○六年十月二十八日于南昌   
  第一编: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献字赎罪的程邈   
  程邈,字元岑,生卒年不详,秦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人。他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白白浪费时光觉得实在可惜,心想,何不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求赦免罪过?   
  可是,在狱中能干什么事业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程邈。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用小篆写公文固然比以前方便许多,但小篆不便于速写,还是费时费事,影响工作速度和效率。程邈以前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若能创造出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书体,不是更好吗?脑子里有了这个想法,程邈便绞尽脑汁地琢磨,于是乎,他在监狱中一心钻研字体结构,做起文字学问来。   
  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在年轻时,工作便非常认真,是一个非常讲究工作效率的人,统一天下后,要推动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改革又那么多,他更是日夜不停、废寝忘食的工作着。《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换句话说,秦始皇每次批示的文书,是以石(一百二十斤)为单位,不批完一石,便不休息。当时纸尚未发明,公文都刻于竹简上,一百二十斤的竹简码起来大约有一个人的高度,而且自我要求,不批示完,即使已到深夜也不能休息,可见秦始皇的确是在夜以继日的工作。   
  秦始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兴,不仅免了程邈的罪,还让他出来做官,提升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同时,〃隶人〃也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也被叫做〃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