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74师在陕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这封信是半信半疑的,不信吧,是毛主席、周恩来同志来的信;信吧,又感到很突然。因我们和中央从无联系,同红二十五军也无联系,外面 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当时特委决定,既执行,又要提高警惕,防止上敌人的当。第四天,李涛带一部电台和机要人员来我部。开始我们先问李涛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情况,有点盘问性质。当我们解除疑问后,李涛向我们传达了中央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蒋抗日,一致对外,停止打土豪分田地;部队改为南路军,成立军委会,郑位三为军委主席、李涛为副主席;部队要进至灵宝之间阻止国民党亲日派军队向潼关进攻,配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们听了李涛这些传达,在思想上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感到很突然,也很新颖,开始有些怀疑,后经李涛反复解释才相信了。部队迅速动员和整编,经四天的准备,主力向东开进执行新任务。由方升普、曾焜带一个小团向西,找何振亚、宋登贤、宁佛工委传达党的政策和主张,开辟宁佛地区工作。师主力进至灵宝附近,接周副主席电令,说“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命我部开回商州,同十五军团会合。我们回到商州,受到军团首长和部队热烈欢迎,军团营长给予我们很高的评价,说我们坚持陕南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牵制了敌人,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军团首长还说:我们在陕北打了几个胜仗,也有你们一份。你们这几年不但没有被敌人搞掉,而且消灭了不少敌人,自己越来越壮大了,这是了不起的胜利。我们也特别高兴,象久别的孩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全体指战员都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三、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七年八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五军团开回三原,我们继续留在陕南,开往镇、柞两县驻防,待命行动。师部带四团驻柞水县石嘴子,五团驻镇安,六团驻镇、柞之间的石坪。这一时期一切供应均由杨虎城陕西地方政府供给,部队主要任务是整训和做统战工作。由战争转为和平环境,开始非常不习惯,原来是冤家对头,现在是朋友,要坐在一个桌上吃饭、喝酒,总觉得别扭。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主要是做好群众工作,宣传我党的统战政策和主张,我党我军为穷人谋利益,红军还是老百姓的军队,这一点是不会变的。经过三个多月驻防,我们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搞得非常好,群众纷纷要求参军。我们在这一地区接收三百多人参加了部队。后来地方国民党政府把我们扩军反映到西安,西安办事处来电要我们停止扩军。此后,我们又偷偷摸摸地扩大一百多人参加部队。


四月,西安办事处来电说,供应运输困难,命我部开往长安县以南大峪口地区驻防。部队进驻这一地区,主要是整训。政委李隆贵已调延安抗大学习,张明先调来当政委,吴东升当政治部主任。四团团长王挥友,政委吴林焕:五团团长孙光,政委丁国钰;六团团长汪世才,政委李书全。李涛同志调回延安,位老六月也调延安。部队正规训练,我未搞过。一切都是从头学。经过三个月基本训练,部队生活作风逐步走向正规化,克服了游击习气,军事素质有些提高。八月份,奉中央军委命令,要我们开往三原整编。


我们从大峪口出发,路过咸阳大铁桥时,成千上万的人在铁桥两边看我们。敌四十×师师长李文曾化装便衣,也在人群中看我们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部队,他不理解为什么派那么多部队围、迫、堵都没有把我们消灭,反而越战越强,越打越多。他们称我们是一支奇怪的部队。部队开到三原时,受到彭总的热情接待。他说:红二十五军离开陕南后,你们单独坚持陕南斗争,很辛苦。由于你们在陕南牵制了不少敌人,直接配合了主力行动,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现在由于国民党卡我们,部队对外暂改一一五师留守处,部队连的建制不动,改为炮、辎两营,驻东潼关、三原、耀县、北同官、洛川一线,担任十八集团军由延安到前线的输送任务。一九三七年十月,部队改为西北留守兵团警备四团,团部驻洛川,主要任务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四团又担任机动任务,哪里出事往哪里去。瓦窑保紧张调瓦窑堡,绥德紧张调绥德,延长紧张调到山西大宁县,富县紧张又调回富县。在西北这几年,四团曾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叶剑英、贺龙、滕代远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和教诲,得到很大的鼓励。


讲一点红七十四师能够坚持陕南斗争的基本原因。红七十四师能够坚持陕南斗争,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主要是:


1、采取了较灵活的战略战术。在主力北上,各路游击帅在敌重兵“围剿”,遭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及时收拢兵力,集零为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同敌人兜大圈子,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集中力量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吃掉好打之敌,开辟新区,建立新的立足之地。当敌人察觉我们在宁陕、佛坪开辟 新区,用重兵采取迫、堵、驻剿的方法对付我们集团行动时,我们则及时化 整为零,分散行动,遍地开花,到处袭击、扰乱敌人,打击敌人。平时敌人用一两个团追击。“清剿”时,我们采取大踏步前进,在广大区域内与敌周旋,东到河南伏牛山,西到汉中,北到山外,南至汉江。我们走的快,来的 也快,声东击西,出没无常,使敌人忙于拼命追我们,老挨打,还摸不到我们。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我们对何振亚、宋登贤部采取联合抗捐,互相配合,逐步改造的方针,最后改编为红军。我们对开明绅上,如商南县的石老八、宁陕两河口区区长宋承义,采取争取利用的方法,不动他们的财产,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利用他们给我们买表、布匹和报纸,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对有些地富家不没收财产,利用他们掩护 我们的伤病员。对山寨、石洞一时打不开的就不打,订互不侵犯条约,你不 打我,我也不打你。保护城镇工商业,我军所到城镇,不没收小资本家的财产,不干涉商人经商,店铺照常营业,稳定中场,安定民心。不杀俘虏,对 所俘敌士兵和罪怂不大的下级军官进行教育后发路费放回家。不搞硬性的打 土豪分田地,只是分地主富农的俘财,救济贫苦老百姓。实行了这些政策, 团结了可以团结的人,使我们顺利地克服了许多困难,减少了许多对之面, 分化瓦解了敌人。当然,这些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开始也是“左”的 要命。不仅杀了地主老财、反动团总,而已有时连他们的家属也杀了。红二十五军走后,我们根据实际斗争需要,改变了过去“左”的做法,收效甚大。


3、军民关系搞得很好。我军纪律严明,不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每到一 地都打富济贫,分给群众的粮、财。他们白天不敢要,晚上送上门去。积极为群众做好事,解决困难。给群众担水,扫院子,看病,有时帮助群众收割。 群众给我们送信、带路,都给很高的报酬。这样,群众把红军看成是自己的 军队,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在当时无固定后方的情况下,伤病员多是放在群众家里休养。我们到处建立秘密农协小组(两三人不等),负责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收集情报。我军每到一地,在一两个小时内就可把周围几十里甚 至上百里的敌情大体搞清楚。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如鱼在水,自由东西。


4、军内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对敌。那时干部、战士吃、穿、住、行都是一样。干部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宿营带班、查铺、查哨,规定发生紧急情况的集合地点和前进道路。干部要保证部队吃饱饭,睡好觉,照顾好伤病员。特别是当时的主要领导人郑 位三,对红七十四师能够坚持陕南斗争起了重要作用。他每到一地,都找各 方面人士开座谈会,了解敌情、社情。他善于利用国民党报纸分析敌人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斗争方针和政策,确定我们的行动,克敌制胜,大 家称他是“诸葛亮”。他善于团结干部。李隆贵反对他,但他并不计较,主 动同李搞好团结。他平易近人,常找同志们谈心,大家有话也愿意和他讲。 他在病中不能走,每天由几个人轮流抬着,但抬他的人毫无怨言。这充分说明大家敬佩他,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