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4-1948我的战争-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是这条路现在也被阻断了,由此,我们对远征军前一段历史开始有所了解。
  第一次远征,杜聿明率领第五军三个师,二十二师、二○○师,还有九十六师出去,一个师编制一万两千人, 三个师三万六,再加上师直属部队,不到五万人,后来又上来第六十六军和第六军,就为了打通这条路调上来十多万人,最后都垮了。第五军是精锐之师,一九三九年打昆仑关,消灭了日军一个旅团,少将旅团长都被击毙了。
  我们现在参加的是第二次远征,一九四四年初,中国驻印军在史迪威的指挥下,从印度向缅甸反攻,目的是打通滇缅公路,打开为国内战场输送援助物资的通路。
  编者注:第一次远征,中国军队出动十万人, 伤亡近六万,多数牺牲在胡康河谷野人山,英军伤亡一万三千余人,日军伤亡四千余人。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滇缅公路中断, 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 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
  第一次远征失利了,我们二次远征的结局会不会重蹈覆辙?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我们就想着去拼,可能最后就会拼出个名堂来。
  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开始空运出国。在昆明机场上的飞机,是C47 美国运输机,每机乘坐半个连,还是那身很简陋的服装,没有枪也没有行李,就上飞机了。
  那天一位同学说,咱们现在不是远征不远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平安过驼峰。我们的飞机在喜马拉雅山经常失事,经常撞山掉下去,还经常有日本飞机袭击。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十多架飞机坠落。年纪大的就说,这一关,我们能不能安全过去, 就看驾驶员了,飞机不失事,我们就能安全抵达,才能谈远征, 就看我们的命怎么样。我们年纪小的不太懂,反正要死要活的碰运气吧,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
  上飞机时天很热,一摸飞机都烫手,翻越喜马拉雅山的时候,一爬到九千米以上,人都冻硬了,像冷藏一样,太冷了。
  运输机没有恒温,只有小窗户那样个小眼,一看下面全是白茫茫的雪山,到那时也给扣上了,我们都穿的单衣冻得浑身发抖。
  到了高空后严重缺氧,全迷糊了,我的脑袋嗡嗡的,要死要活的,后来不行了,迷迷糊糊就倒在飞机上睡了,直到身上发热才意识到到达印度了。
  飞机过驼峰都要飞到*千米以上,日本飞机经常袭击, 虽然有美国战斗机护航,有时候也护不过来,航线上飞机一架接着一架飞,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来几架日本飞机拦截你。但我们贵阳教导团很幸运,一架飞机也没失事全部到达印度。
  总共飞了两个多小时,中午刚到了印度的丁江。一下飞机, 我们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关算过去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驻印军中尉,把我们领到一个大帐篷前, 叫我们把衣服全*,都扔了,我除了把父母和二姐的照片留下,其余都付之一炬。进去后每人发一块肥皂,一条毛巾,里面的淋浴一排排的。
  说我们那时用汽油洗澡,那是扯淡,汽油那么金贵,能给你洗澡吗?就是跳汽油桶里泡泡,搓搓算了,我们在印缅洗澡都是在营地附近的河沟里,水很清,都是那么洗。
  统统都洗干净了,出来焕然一新,开始发装备:衬衣衬裤两套、毛袜两双、英式咔叽布军便服两套、皮鞋、胶鞋各一双, 打森林战没有皮鞋不行,薄厚军毯各一床、蚊帐一床、钢盔、便帽各一顶,便帽是印度帽子,我们叫通帽,很轻,夏天戴的。两用雨衣、背包各一个,水壶、干粮袋、米袋各一个。
  换了军服,行李全背好,列队后被分到驻印军的五个师, 原来的贵阳学生教导团就分开了,我们广东来的大都分到了新六军二十二师学生大队。接收军官立即把我们带上火车,开赴训练基地雷多,雷多在印、缅交界处的印度一方。
  一进军营,连帐篷都搭好了,这时我们才知道,还不能马上到前线,要先在这里接受训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节 不管哪儿失守,起码我这儿不能失守(1)
一九四二年,第一次远征失败后,二十二师、三十八师剩余部队全部集中到蓝姆伽训练,又补充了部分兵力,黄埔十七期的毕业生就是分到了蓝姆伽。
  这时日军已经占领云南相当一部分地区,目标专门进攻重庆,在内地已经打到贵州独山,就是要逼迫中国政府马上投降, 这样他的兵力就可以重新布置,从一九四一年发动全面进攻开始,他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东南亚。
  当时的情况已经很明确,所有的外援物资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是生命线,是最关键的,这条路打不通不行,这样,缅甸就成了必争之地。
  编者注: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 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 因当时印度没有战场,中国军队不能称作远征军, 因而于一九四三年八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C. A.I.),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后来虽反攻入缅, 驻印军的名称依旧未改。
  编者注:中国远征军,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赴云南接替生病的陈诚,全权指挥由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集团军两支野战部队及相关支持部队共二十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第二次远征胜利后,中国驻印军总司令魏德迈将军称卫立煌为“ 101 胜将军”,意思是“百战百胜”都不足以表彰卫立煌的战功。美国《时代》周刊推出对卫立煌的专访,并在封面上刊登其策马扬鞭的照片,誉之为“常胜将军卫立煌”。
  史迪威的意见是再从中国调兵,于是在原有的二十二师、三十八师两个师的基础上,一九四三年调来了三十师,一九四四年,又把中国远征军的十四师、五十师调过来,空运到雷多换完装备后,立即空运到密*, 准备攻打密*,这两个师比我们先到一个多月。
  缅北反攻开始后几场激战下来,部队减员很多,不足编制规定的数字,需要补充兵员,又先后空运过来我们三个学生教导团分给这五个师补充兵员,这三个学生教导团分别是贵阳学生教导团、西安学生教导团、重庆学生教导团。
  这样原有两个师,新调来三个步兵师,加上我们三个学生教导团,驻印军就不是十万人了,超过十万了。
  第二次远征的部队分为远征军和驻印军两部分,我们从缅甸往国内方向打的部队叫驻印远征军,总指挥是美军中将史迪威将军,副总指挥是郑洞国。
  从国内往国外打的叫远征军,总指挥是卫立煌,下辖第二军、第六军、第八军、五十三军、六十六军、七十一军,加上青年军整编二○七师。
  在开赴印缅的几个学生教导团里,我们贵阳教导团是最早到达的,是和黄埔十八期毕业生同时到达。我们这一千多人先到达先分下去,一半给新一军,一半给新六军。新六军有两个师,二十二师只分到两个中队,一个中队是一个连,一个师也就能得到两个连,二百多人。
  二十二师是当年打过昆仑关的部队,一直到东北始终是廖耀湘最精锐的师。部队很欢迎教导团的学员,一看学员很年轻,都是十几、二十岁,还有知识,比征来的兵好多了,他们愿意要这样的。
  我们的番号叫驻印军新编二十二师学生大队,下辖两个中队,我们的军衔统一被定为学生大队下士学生, 月薪十六个卢比加上十二个安士,都是印度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不管哪儿失守,起码我这儿不能失守(2)
二十二师委派辎重营中校营长武文秀来担任大队长,营长一般是少校,他的资格老,仅比廖耀湘差一点,因为没什么战功,老上不去。
  入营第二天就开始训练,队列操练和各种战术教练包括班、排、连攻防,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中国教官担任,有的教官由刚分来的黄埔十八期毕业生担任。兵器训练由美军中校教官带着几个上尉给我们上课。
  发给我们的武器全部是美国制造,从当兵到现在已经半年了,头一次摸到枪。
  我领到一支经过改造的三○式来复枪,是美国在一九三○年研制的,美国人就给我们用这种步枪,威力很大,声音很亮,不像日本的三八式叭叽叭叽的。在印缅, 美国人已经用小自动步了,有点像冲锋枪,一梭子子弹可以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