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阳宫侍从的人员,看到失位的女皇帝很平静。但是,婉儿却知道,春夜漫漫,女皇帝都在失眠中过去,婉儿,也时时在夜间听到女皇帝凄惋深沉的叹息,有时,她为此而毛发悚然。
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御苑中,一片青葱的颜色。上阳宫长生殿前面,有几株由江南移植来的山茶,已经开花了。
女皇帝因夜来失眠,上午多数在熟睡中。
婉儿独立在廊前遐思——事变发生至今,有一个半月了,宫中与朝中,一般说来,是平静的,但是,她也知道市上的流言。
——在一个半月中,新皇帝并未来朝见他的母亲,可是,婉儿却和新皇帝相见了四次。那是情人的幽会,但这些幽会,都别有名目,皇帝派人来请她去,交代一些当时由女皇帝直接处理的政务,时间,多数是在午夜。
最近的两次相见,皇帝曾经问她——谣言的真相。
神龙皇帝李显(他从前名李哲,现在改了个名字),智能和母亲有极大的距离,他心中的母亲,是莫测高深的,因此,他对于屏处上阳宫的母亲,依然放心不下。婉儿,并未将实在的情况告知情人,她故作神秘,是在皇帝情人的面前提高自己的身分。未来,她要仰仗皇帝,依靠皇帝,因此,她现在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女皇帝的一页历史已经完了,而她的一页现在才开始,她自然不甘随女皇帝而没落的。
现在,她立在廊上,看着一树山茶的蓓蕾而沉思……
就在此时,一队锦衣的内侍徐徐地行来,她看到掖庭令走在最前面。于是,她迎上几步,又看到皇帝。
“皇上来朝见太上皇。”掖庭令在阶前躬着身向婉儿说。
婉儿看了皇帝一眼,她感到意外,母子关系已到了这一步田地,皇帝来朝,不应该只是一人前来的啊!因此,她只哦了一声,并未回身报告,以目光示意皇帝。
于是,李显走上来,笑嘻嘻地向婉儿说:
。 想看书来
《武则天》第十九卷(9)
“朝臣和我决定向母后上尊号。”
——掖庭令称武曌为太上皇,皇帝却称母后,这称呼上的矛盾,也正说明了武曌在失去权位之后的身分,尚未确定。
“你不带大臣来?”婉儿悄声问。
“武三思随了来的,他就会进来,噢,还有,张柬之与桓彦范,和三思在一起。”
“我就去奏闻——陛下,上什么尊号,可以先告诉我吗?我在奏闻时,可以先对。”
“则天大圣皇帝。”李显一字字念了出来。
“哦——”婉儿对这一尊号大感意外,她又低声问,“你和她都称皇帝?”
“母后是则天大圣,比我来得大呀。”
婉儿明白了——那个尊号,是用来应付流言的,于是,她淡淡地一笑,点头说:
“我就去奏闻。”
不久,内寝的门户开了——
武曌拥被靠坐在床上。
皇帝来朝太突然,她来不及理妆——自然,她可以要皇帝等待的,但是,当婉儿报告了尊号之后,失位的女皇帝有着莫名其妙的激动,也许是失去权力的打击使她丧失了智能,也许是老病侵蚀使她松弛了人事,当婉儿为皇帝先容之后,她就支撑着坐起来,命侍女放两只靠垫在自己身后,草草地漱口和用羚羊角水洗了眼睛,就传皇帝入朝。
女子四德之一,是妇容,武曌一直是最重视的,甚至,她认为只有以妇容为基础,才能及于其他。但是,在今天,她把妇容忘掉了。
寝门开启,上阳宫监在外面高声唱报皇帝入朝。
于是,大唐皇帝在寝门之外,行了朝拜的大礼,躬身站着,由掖庭令宣读尊号。
“大唐神龙元年三月,皇帝朝母氏于上阳宫,敬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掖庭令念完,皇帝再拜下去。
武曌以为上尊号必会有一篇颂词的,结果却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她稍感意外,望了床边的婉儿一眼,低声:
“宣皇帝——”
于是,李显躬着身进入,直到床前,跪下来,期期地叫出“陛下”,就在此时,他一抬头,看到母亲的面目——一瞬间,李显几乎认不出这是自己的母亲了。
床上的女皇帝面孔,似乎由几块零碎的骨头组织起来,显得那么峻嶒和突兀,而包裹这几块骨头的皮肤,是枯槁的,晦乌的,那简直不像一个活人啊!母子的血缘关系,此时在李显的心中发酵,他脱口说出:
“儿子不知陛下惫困一至于此。”
武曌看了儿子一眼,对于这句温情的言语,并未激起她的共鸣。不过,这句话却使她联想到妇容的疏忽,她在内心谴责自己的疏忽。
至于李显,在说出之后,却为自己的大胆而惊愕,因而怔住了。
在同时,武三思、张柬之、桓彦范三人,已到了寝门之外,朝拜则天大圣皇帝。
她在懊恼中,动强地命婉儿致词慰问,并命上阳宫监在寝门之外设坐接待——她不愿三人入内寝,看到妇容不修的自己,同时,她也以不让三人入内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待遇,自然使张柬之感到狼狈,而跪在床前的皇帝,也因此而局促着。
武曌是曾经沧海的人,些微的不安,立刻就过去了,她望着儿子,温和地问:
“朝廷一切都正常了?”
“是的,”李显机械地回答,“一切都遵从旧制行事,并无变动。”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政——”她提高声音,使寝门之外的三个人也能听清楚,“治道因时制宜,古制有不合于今者,可以改,要在合时合事。”她稍顿,再问:“外郡的情形如何?我的内禅,想来不会增添你的困难吧?”
他是为了外郡谣诼纷传,才与张柬之等人商量了,来朝上阳宫和为失位的母亲加上尊号的,不过,他不能直率地说出这些,只含糊地回答:
“在陛下所建的基础上,内外皆安。”
这句话,使武曌难堪和感伤,目光自儿子身上移开,向外看着三人,庄严和深沉地说着:
“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安泰享成,但愿你们辅弼以道义,守国使不乱!”
“则天大圣皇帝陛下,老臣竭尽所能。”张柬之离座,躬着身,朗声回答。
武曌对这个策动政变的老头子,充满了恨意,但在这一瞬,她的表现,却像很欣赏他似的,颔首,柔声问:
“张卿,你今年高寿多少了?”
张柬之错愕着,在谈国家大事的时候,失位的女皇帝忽然插入这样一句,是什么用意呢?由于疑惑,他一时像忘掉了自己的年纪,在旁边的桓彦范,连忙伸手拉了他一把,于是,张柬之定了定神,还奏:
“老臣今年八十有三。”
“哦,你比我大两岁,看来,你的精神很好。”
这样一问一答,把谈话的性质转变了,也使得其有复杂意义的朝见体,变为平和了,于是,她向婉儿低声说出一个“辞”字,随即,转向儿子。
“你还有事要和我谈吗?”
“陛下——”李显又激动了亲情,依依地叫了一声。
寝门外,三大臣已辞朝了,武曌看着他们的背影,低沉地,感伤地喟叹着,再转向儿子。
“我的时候差不多了,我不会和你争什么的,可是,你要记着,人们将你捧出来,也会再将你赶走的,做皇帝,只有自己把握权力,才是稳当的,你记着我的话。”她稍顿,再说,“你有什么疑难,可以问问婉儿,她随我这些年,学到的不少,她的智能比你强得多。”
《武则天》第十九卷(10)
“陛下……”李显几乎是呜咽地叫出。
“你去吧,提防着张柬之,他目光不正,虽然有才,却不是可靠的。”
她说着,合上了眼皮——感伤和仇恨,此刻在她的胸中交战,张柬之,是撕破她的皇朝的凶手啊,她明白自己不可能自身毁灭张柬之了,但是,她及时在自己的承继者心中栽种了一颗不信任的秧苗,她判断,这将是有用的。
于是,大唐的皇帝至诚地叩了头,退出寝门之外。
“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虽然使一无所有的她有了一个荣衔,但是,那是无补于实际啊!天下,已经是人家的了,当儿子退出之后,她以枯瘦的拳头捶着床。
婉儿呆立了一些时,低声说:
“陛下,可能是外面的形势迫得他们来朝上阳宫,以及上尊号,陛下,这情势是不是能运用……”
“完了!”她似是集中生命的残剩力量说出,一对眼睛,也可怕地睁大着,“我让他看到我的老,他不会再怕我了——他会相信我再也没有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