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息中搜索人的气息——依稀间,她找到了!一种男性的气息……
《武则天》第六卷(14)
于是,她合上了眼睛——
于是,她发觉自己的头皮很痒,她拆开了束发的头绳,她以手指使长发松散,她再以手指摩挲头皮……
那也是享受,虚无中的享受……
她松弛了,但是,松弛只是一面,在另外一面,她处于一种茂盛旺炽的境界之中。
那像是春季雷雨之后,草木受到雨水的滋润和雷电的振荡,而趋向繁密。
自然界的生机由春雷和春雨来表达。草木承受了春雷春雨的赐与而欣欣向荣。
武媚娘的意志虽然松弛,可是,她的肉体却像草木,她的皮肤和肌肉,都有荣盛的倾向。
她时时遍体挠抓,她时时地在动荡中……
皮肤好像承受不了衣服的压力了!
于是,她解开衣带,她脱却了衣服,她对着铜镜看自己的肉体!她鉴赏着,她爱悦地自我摩挲着。
她长夜不眠,她在日上三竿的时候仍然高卧未起——皇帝来看她,她不起床!于是,皇帝在无可奈何中上朝堂去……
于是,她将正谏大夫明崇俨监在宫中。
那是“监禁”,她让他住宿于大柜,她下令——未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
三更以后,婉儿将明崇俨接入内寝,黎明以前,又由婉儿将他送回大柜。可是,武媚娘于起床之后,在进入更衣室的时候,又会到大柜中去看他,尊贵的皇后偕同他匍匐在大柜中缱绻着……
下午,宫廷内午睡的时间,皇后又会离开她的床,到大柜中去,有时,她甚至将明崇俨接入自己的内寝……
每逢这样的时候,婉儿是最紧张的,她必须布置防线,她必须负起皇后的安全责任。
武媚娘长久以来就是精微而细密的,可是,这些日子却变了,她会向婉儿说:
“由它去吧,让命运去安排吧,死就死算啦!但愿在死亡之前能够自适。”
每一个堕落的人都会有一套堕落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堕落,是容易挽救的,有理论的堕落却不然,在理论的自我惑乱中,堕落者会沉沦不拔。
婉儿有她的忧惶了,但是,她不敢向至尊的天后进言,当太平公主来时,她把自己的忧心讲出。
“你放心!”太平公主冷冷地接口,“母后不会沉沦下去的,我断定她不久就会变过来。”
“你根据什么呢?”
“我是直觉,说不上根据什么。”太平公主一笑,“不过,我相信我的判断会是准确的。”
“故弄玄虚。”婉儿不满地瞥了她一眼,喟叹着说,“我真担心万一风声泄漏,皇后就不可收拾了。”
“现在,还容易瞒吗?”太平公主轻松地问,“我相信,在母后觉醒之前,总可以瞒住的。”
“并不容易啊——我已经竭尽所能了。”婉儿低喟着,“再下去,我真不敢想象!”
“这方面,我可能比我的母亲行。”太平公主双手捧着婉儿的面颊,“我的事,安排多好!”
“去你的!你是公主啊!就是露出蛛丝马迹,又有谁敢来干预?皇后,四面都是敌人。”婉儿稍顿,再说:“你的人,也该带来让我见识一下的啊。”
“两名洛阳少年,不知死活的家伙——我原来打算分一个给你,可是,这些日子你又日夜忙着。”太平公主一推婉儿,“随时,只要你能抽得出预定的时间,来我的宫中——”
婉儿眨眨眼,用手指刮着面颊。
“你真是的。”
“别在我面前装正经了,好吗?你干的鬼儿,以为我不知道吗?”太平公主耸耸肩,走开了。
婉儿陷在沉思中——她思索武皇后与她女儿的共同处。
于是,二十日过去了。
皇朝陷在紊乱中——李治疏懒久了!而且,对许多事也隔绝久了,他怕事,他不愿思索,因此,他将许多奏章——有时间性的和重要的——搁置起来。他想等待皇后视事时再处理,可是,皇后长日懒散在床上。
李治不堪了,他正经地催促皇后,可是,皇后却轻佻地对付丈夫!她躺着,用脚踢他,揶揄他……
这样,又是十日过去了。
李治的风湿痛蔓延到了后脑,只要集中精神看一份奏章,他就会头痛。
就在头痛中,这位可怜的大唐皇帝决定了以李贤为太子。
李治在决定太子继承人的时候,曾经向皇后说过,武媚娘在慵惚中,并未留意皇帝的话。
但是,当诏命公布,李贤进宫来觐谒之时,沉迷在情欲中的皇后忽如被冷水淋头,立刻记起了太平公主的话。她震动了——偶然的疏忽为自己招来无尽的问题,而且,皇命颁下,现在已经无法可以挽回了,她望着这个外型俊秀的儿子微笑,但是,她的笑却极不自然。
李贤和死去的哥哥一样,对母亲缺少亲情的联系。而且,他也知道母亲养着一班细臣,制造是非,像来俊臣、侯思止这班人,他是敬鬼神而远之的,由于这些,他对母后,心理上的距离更加远了!现在,他进来谢恩,也是泛泛的,母子之间,只有公式化地几句话,就默然相对了。
武媚娘想着自己的心事,并未展开谈话的题目。而李贤,于缄默的长久持续下去,显然不安了——他觉得:父与母之间,其分别有似阳春与寒冬。在父亲面前,他可以谈上一个时辰而不倦,而在母亲的面前,连规定的晋谒时间都无法挨过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武则天》第六卷(15)
“阿贤——”武媚娘在沉思中忽然叫了一声,“听说,你在著书,那很好!本朝在武功方面,可以追上秦汉了,但在文事方面,还没有特别的建树,我希望你将来为帝,从这一方面致力。”
李贤庄肃地应是——他知道这是母后一贯的训词,可能,这是她为逾格地提拔文学之士作解释。
“你从玄武门出去吧!”武媚娘淡淡地说。这又是皇唐不成文的一项规定,皇太子受册立后必然要从玄武门出宫的!玄武门,是皇朝的禁区,不论长安或者洛阳,都是如此。
于是,李贤起身告辞了。但是,当他在拜起后退之时,武媚娘忽然叫住了儿子,思索着,缓缓地说:
“我接到报告,外面有人说,你不是我生育的儿子……”
李贤悚动了——他本人也从宾客的口中隐隐约约地听说过,但以兹事体大,他一直不敢询问。此刻,皇后忽然提出,这是对他有基本影响的问题啊!他紧张了,也不安了,连忙低下头——
“在宫廷中,不可能有离奇的故事发生的。”武媚娘温和地说:“人们在过去十多年间,曾经竭力诽谤我,我想,你也知道——”
“天后,”李贤讷讷地叫了一声,问题太大了,他想说,又觉得不便说,“天后……”
“我要你知道我的处境。”她不让儿子接下去讲话,并以庄重的口气说,“山东世族,抱着他们祖先的神主牌位,太猖狂了,我不能容忍他们拖住我们的脚,阿贤,我们是要向前走的,山东大族,却要停留不进。”
李贤又应了一声是。
“你去吧!”武媚娘收敛了庄严的神情,若无其事地一笑。她提出了巨大的问题,可是,她又没下任何结论。
李贤如坠五里雾中,那是因于他期待一个结论而不可得。当他离开内殿时,横亘在心中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要说我不是天后生的,而不说我的哥哥或弟弟?”“为什么母后与山东大族不能两立?山东大族,真的是拖住了不让人进步的吗?母后真是为此而与山东大族作对吗?”“为何,母后只和我提一个头而不再讲下去?为何不作一个结论呢?”
于是,他又想到母后如此说的用意。说出这些来,当然不可能是全无作用的啊!
思惘惘,他命随从的内侍先行到玄武门去,只留下随侍的两名内侍,在东宫苑慢慢地走——他思考着,是否再进去晋谒母后,将问题弄个明白,他猜想:“母后可能是提一个头,要我追究下去!”
这一念之转使他恍然。于是,他转身,决定再往见母后。
“太子是回去见天后吗?”一名随侍太子的掖庭内侍献殷勤,指着一排树的左侧说,“由此地转过隔墙,近好多。”
李贤对内宫的路径是不熟的,他以为内宫的侍者所指点必然不会有错,因此,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
偶然的机遇——李贤在转过隔墙的时候,看到了皇朝的正谏大夫明崇俨,独自由林阴路走入天后内宫的后院,这一瞥使他呆住。同时,他也机敏地看两名内侍——宫廷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