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安四年(199)春,当袁绍点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大举南攻曹操时,手下一些重要谋士和将领对这件事情的意见是不一致的。沮授不主张马上同曹操决战,他劝袁绍说:
“由于###公孙瓒,我军连年征战,百姓疲劳不堪,粮食没有积蓄,赋役异常繁重,这是很值得忧虑的。我们应当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派遣使者把消灭公孙瓒的捷报上报献帝。如果上表受阻,再上表谴责曹操,并且兴师问罪。可以首先进兵黎阳,然后逐渐经营河南,多造战船,修缮器械,并派遣精骑骚扰曹操的边境,让他不得安宁,而我们则可以逸待劳。这样不出三年,大局就可以平定下来。”
这个首先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后方,然后进驻黎阳,据河而守,拖垮曹操的主张,从当时条件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审配、郭图力主马上出兵,说:
“按照兵法,兵力超过敌人十倍以上,就可以包围敌人;超过敌人五倍以上,就可以发动进攻;兵力与敌人相当,就可以同敌人进行决战。现在由明公(指袁绍)带领河北的兵力去攻打曹操,实在是易如掌。如果现在不赶快动手,以后就难办了。”
这个意见仅从军队的数量看问题,带有明显的片面性,显然是不妥当的。为此,沮授反驳道:
“救乱诛暴,被称之为义兵;恃众逞强,被称之为骄兵;义兵是无敌的,而骄兵却会很快灭亡。曹操尊奉天子,用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我们南下攻击许都,从道义上讲起来是违逆的。而且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方针策略的正确,不在于兵力的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不是公孙瓒那样的等着挨打的人。现在放弃万全之策不用而去大兴无名之师,我实在为此感到害怕!”
郭图、审配听了,不由得心头火起,针锋相对地说道:
“周武王###商纣王,并不是什么不义;何况我们是对曹操用兵,怎么能说是师出无名呢?而且袁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不及时定下大业,正是所谓‘天给你而你不取,就反而要受罪’。你一味求稳,但却不善于把握时机,不善于觉察事物变化的迹象,这是会误大事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官渡之战(4)
郭图、审配的意见虽然缺乏冷静、科学的分析,但却迎合了袁绍希图“早定大业”的心理和平定四州后与日俱增的骄傲情绪,因而最终被袁绍所采纳。这时沮授任监军之职,负责统领监护诸将,郭图、审配担心沮授以后同他们作对,于是又在袁绍面前进谗,说沮授监督统率内外,威震三军,如果将来势力发展起来,将会难以控制;何况带兵在外,就不宜干预内部事务。袁绍又立即采纳了两人的意见,将原来由沮授统率的部队分归三个都督,由沮授和郭图、淳于琼各主管一军。
骑都尉崔琰也曾劝阻袁绍,说献帝在许,老百姓希望辅佐献帝以安定天下,不能对许都发起攻击,但袁绍同样听不进去。
袁绍将要大举南攻的消息传到许都,也在曹操阵营内部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不少将领认为无法抵敌,心怀恐惧。但曹操这时已是成竹在胸,信心十足。他开导诸将说:
“我了解袁绍这个人,志向很大但才智短浅,外表严厉而内心胆怯,妒忌刻薄而缺少威信。士兵虽多,但调度、部署却不得当,将领骄傲而政令不能统一。因此,他土地虽广,粮食虽多,却都只能是为我准备的!”
曹操作为一军之主,他这番冷静客观而又充满自信的话语,对于稳定军心、激励士气无疑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融在青州时,曾是袁谭手下的败将,这时又被袁绍强大的表象所迷惑,对荀彧表示担忧说:
“袁绍地广兵强,又有田丰、许攸这些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有审配、逢纪这些忠诚部属为他处理政事,有颜良、文丑这些勇冠三军的将领为他统率军队,我们要同他较量,恐怕很难取胜吧!”
荀彧很不赞成这种悲观论调,反驳说:
“袁绍军队虽多但法纪不严整。田丰个性刚强,喜欢触犯袁绍;许攸贪财而不能对自己加以约束;审配专横独断而没有智谋;逢纪果断却又自以为是。如果让审配、逢纪留在后方处理政务,万一许攸的家属犯了法,他们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但如不肯放过,许攸就一定会反叛袁绍。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没有智谋的一勇之夫,一交手就可以把他们擒获!”
曹操着重分析了袁绍的短处,荀彧则着重分析了袁绍手下几个重要谋士和将领的短处,敌方阵营主要的劣势和不足也就显而易见了。当然,袁绍阵营不是没有优势和长处,对这些优势和长处曹操和荀彧等人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但在当时着重指出袁绍阵营的劣势和不足却是完全必要的,这对消除在一些将领中弥漫着的畏敌情绪,树立战胜强敌的决心和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些分析大体说来也是实事求是的,确实抓住了袁绍集团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弱点,后来战局的发展也证明这些分析和预见是相当准确的。
思想上树立了战胜强敌的信念,但不等于可以粗心大意。恰恰相反,曹操对袁绍这个强敌,在战术上是十分重视的。从建安四年(199)年初起,曹操就采取了一个又一个针对袁绍的步骤,为最后决战不断创造着条件。
二月,曹操在擒杀吕布后从徐州回到昌邑。在曹操围困吕布时,大司马张扬曾陈兵东市声援吕布,被部将杨丑杀掉。后来,张扬的另一个部将眭固又杀掉杨丑,率众投归了袁绍,驻屯在射犬。射犬是黄河北岸的战略要地,曹操不愿让它落入袁绍手中,决心立即夺回。四月,曹操进军到黄河边,派史涣、曹仁、徐晃渡河攻打眭固。眭固知难以抵敌,于是派原任张杨长史的薛洪及河内太守缪尚留守射犬,自己率军北迎袁绍,谋求救援。史涣等带兵前往截击,在射犬北面的犬城与眭固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眭固被打得大败,本人被杀死。曹操率军渡过黄河,亲自指挥围攻射犬。薛洪、缪尚无法拒守,率众投降,被曹操封为列侯。曹操回军敖仓,任命颇有才干的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的地区全权交付给他管理。曹操夺下射犬干为自己在黄河以北建立了一个前哨阵地,对牵制袁绍的进攻极为有利。
第九章官渡之战(5)
接着,曹操派兵阻截企图取道徐州北上的袁术,迫使袁术退回寿春窘迫而死,既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扬州,又阻止了袁绍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黎阳地处黄河北岸,离袁绍盘据的邺城很近,是当时的一个军事重镇。曹操占据黎阳,即可以此与西面的射犬遥相呼应,使之成为防御袁绍的一线阵地。
曹操派臧霸等人率领部分精兵进入青州,攻下齐和北海等地。这对于防止袁绍从青州方面配合主力发动攻势,保证自己集中全力在官渡一线对付袁绍,具有积极的意义。
曹操派遣东郡太守刘延扼守白马。于禁不惧强敌,要求打头阵,曹操很赞赏,派他率领步兵二千驻守白马西面的延津。振威将军程昱则被派去驻守鄄城。程昱手下原来只有七百士兵,曹操觉得太少,派人通知程昱,准备给他增加两千士兵,程昱不同意,说:
“袁绍拥有十万精兵,自以为所向无敌,看到我兵少,一定不会把我放在眼里,因此轻易不会前来进攻。如果给我增加了兵力,袁绍就肯定会前来进攻,而一攻鄄城肯定会被攻克。这样,你们分兵给我,你们减少了兵力;而我虽然增加了兵力,但比起袁绍来还是少得多,结果还是守不住鄄城,这徒然使我们双方都遭受了损失。不如还是保持现状吧!”
曹操觉得有理,同意了程昱的意见。后来袁绍听说程昱兵少,果然没有前去进攻。曹操对贾诩说:
“程昱的胆量,真是超过了孟贲和夏育啊!”
孟贡和夏育是战国时秦武王的勇士,曹操这么说,表达了对于程昱的高度赞赏之情。
延津、白马和鄄城都在黄河南岸,从西向东一字排开,与射犬、黎阳隔河相望,成为曹操防御袁军南下的第二道防线。
九月,曹操回到许都,分兵守卫官渡。官渡在延津以南,许都以北,是袁绍南下进攻许都的必经之地。曹操在这里设防,从而使这里成为阻挡袁军进攻的第三道防线。
十一月,张绣率众投降曹操。这不仅使曹操去掉了一个后顾之忧,而且增加了一支有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