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突骑支遭到阿史那步真进攻之时,曾遣人来此求救。
我知道唇齿相依的道理,遂发兵去救,不料西突厥势力太大,我救援不及,只好收拢其被打散的人众妥为安置。
那突骑支颠倒黑白,到皇上面前胡乱告状,实在可气。
望尊使这几日到各处走一走,弄清事情的真相,到皇上面前替我辩明冤枉。”
麴文泰说到这里,神情变得很激昂,似乎真的遇到了天大的冤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李世民诘责文泰 侯君集出征高昌(6)
特使听出了麴文泰没有动身赴京的意思,急忙问道:“尊王放心,鄙人见了皇上,定当如实禀报所闻所见。
若是焉耆王胡乱攀诬尊王,只要尊王前往长安面见皇上将实情奏闻皇上,则真相即可大白。”
麴文泰不接话茬儿,转对其子麴智盛说:“尊使一路劳顿来此,定是异常困乏。
你今日替为父招待尊使,先设一盛宴为其洗尘,再挑数位美貌的胡女侍候其安歇。”
高昌国为西域的通衢,这里汇集了许多西域各国的美女,她们多是高鼻深目,肤色白皙,与中土之女形貌迥异。
当高昌国与大唐交好之时,麴文泰常常选取最为美貌的胡女进呈宫中,大唐来使到来时,他也要选取胡女侍候,让来使乐不思蜀。
特使现在闻听有胡女侍候,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遂辞别麴文泰取乐而去。
麴文泰安顿好特使,自己带领数名随从快马奔向可汗浮屠城。
他径直到阿史那步真的帐前下马,要求面见阿史那步真。
麴文泰见到阿史那步真的第一句话便是:“叶护,大唐特使来到鄙国,申斥我与叶护联手的事,这如何是好?”
前面已经说过,西突厥肆叶护可汗畏惧大唐势力,不敢与大唐正面冲突。
阿史那步真亦有同样心情,闻听此言,面上出现慌张之色,急忙道:“果然惹出事来了!想是你欲进攻伊州的消息传到长安,所以派人前来问罪?”
麴文泰看到阿史那步真惊慌失措的样儿,心里不以为然。
高昌国早先臣属西突厥,后来又臣服渐渐势强的大唐,麴文泰在其间亲眼目睹了突厥汗国由极盛到衰落的过程。
他多次想过,突厥人若不是内部相攻,外人难以撼动汗国的基石。
就拿西域来说,大唐势力逐步西进,西突厥不思整固地盘,泥孰可汗与肆叶护可汗还在这里攻伐不已。
麴文泰想到这里,心头升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有点瞧不起眼前的阿史那步真。
然为了对付大唐,麴文泰知道惟有与眼前此人联合方是惟一途径。
他拢了一下心神,说道:“叶护,你想想,大唐若知道我们联手欲攻伊州,其本该兴兵来###才是。
来使绝口不提攻伊州之事,这又是为何?”
“为何?”
“大唐京师至此近万里,其间道路难行。
大唐皇帝所以派使来抚慰,缘于他深知发兵来攻西域非易事,只好求其次,让我臣服为上策。”
“这么说,大唐其实有求于陛下?”
“不错,正是如此。
大唐皇帝李世民以骁勇善战著名,其灭掉###厥,攻破吐谷浑即可见其手段。
我这些年来得罪大唐的事不少,李世民为何忍气吞声,情愿交好呢?他其实非不想兴兵,盖因无胜算把握。”
“陛下所言有理。”
“叶护,如今西域势力最强者,惟肆叶护可汗。
我们从此联手,先攻破伊州,威慑大唐不敢西顾;再攻破龟兹诸国,最后拿下泥孰可汗。
如此,肆叶护可汗就可独霸西域,即可与大唐分庭抗礼。”
“好呀,陛下雄心委实令人可叹可敬。”
阿史那步真一直认为汉人好诡计,眼前的麴文泰侃侃而谈,让他顿生警惕之心。
麴文泰留心观察阿史那步真的神色,知道他口中虽称赞,然心中肯定不以为然,遂追问道:“叶护认为此议可行吗?”
阿史那步真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大汗说过,若联手攻伐龟兹诸国,还是可行的。
只是现在去攻伊州,时机未到,还是谨慎一点最好。”
麴文泰心中暗骂阿史那步真胆小如鼠,不过他表示可以联手攻伐龟兹,也算是有一点收获,可谓不虚此行。
麴文泰念着大唐特使还在国中,遂匆忙作别而去。
李世民诘责文泰 侯君集出征高昌(7)
特使这数日偎红倚翠,享受着无边的艳福,早忘了催麴文泰的事。
这日,麴文泰告诉特使,说麴文泰准备好新下的葡萄请他去品尝,特使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安乐窝。
麴文泰手指眼前一大盘一大盘如马奶似的葡萄,说道:“鄙国无物可献,惟有这新熟的葡萄还算甘甜,请尊使品尝。
待尊使返京之时,也烦请将此物献与皇上。”
葡萄在长安未广泛种植,仅西内苑内有葡萄园,此物长途运输时难以保鲜,所以长安等闲人难以尝到。
特使这几日遍尝异域艳女的滋味,葡萄与其相比要平淡许多。
他拈上数枚填入口中,还是赞道:“高昌葡萄驰誉天下,鄙人艳羡已久,不料今日得偿心愿。”
麴文泰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不到我这小国之中,还有尊使艳羡的物事,这倒使我脸上有光了。”
特使听麴文泰笑得古怪,认为他必是暗指自己这几日的淫乐之事,不免心虚。
麴文泰手指葡萄说道:“为了转运这些葡萄,使皇上能早日尝鲜,我派人至天山绝顶采来寒冰以图保鲜。
算来明日这些寒冰就要运来,尊使,你能代我护送葡萄先行吗?”
特使诧异道:“皇上派鄙人前来,是想请尊王一同赴京。
听尊王的话音,似乎尊王不同行吗?”
“皇上下诏让我归还焉耆人众,尽管此事我有冤枉,毕竟还要将这些人送回旧土才好。
为了办好这件事,大约需要数月时日,尊使也看到了,智盛年轻才浅,我若离去其难以成事。
如此,我需缓行数月。”
特使期期艾艾道:“这……这如何是好?若尊王不成行,鄙人见了皇上不好交差。”
麴文泰坚定说道:“就这么办了!皇上英明无比,定能体恤下情。
对了,尊使回京之时,若看那些异域女子顺眼,不妨携带回京。”
特使连连摇头,在这里享几天艳福还是可以的,若把那些女子带回长安,再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
第二日,特使押运葡萄走上返京的路程。
这日来到伊州地面,特使看到一名大将威风凛凛当路而立,定睛一看,识得此人正是李大亮。
原来李世民为了防备伊州发生变故,遂让李大亮带领五千精兵前来加强防守。
李大亮一面加强防守,一面派人四处侦知高昌和西突厥的动静。
像特使在高昌国的作为,他也略知一二。
二人见礼之后,李大亮揶揄道:“瞧特使的神色不错,想你这些日子在高昌国定是快活得很了。”
特使满面羞惭,嗫嚅道:“下官……下官为了护送葡萄,不好在伊州停留,恕不奉陪了。”
说完拱手离去。
李大亮后来将特使在高昌国的荒唐行为密报给李世民,此名特使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世民那日处理完特使之事,接下来与身边的几名臣子进行了一番议论。
马周说道:“这名特使胆大包天,明明知道高昌国与我国交恶,竟然不顾国体,做出如此的龌龊之事。”
岑文本道:“想起苏武出使匈奴之事,委实令人可敬可叹。
苏武不理会匈奴的威胁诱降,宁肯到北海牧羊十九年,其节不改,实为使者之楷模。”
李世民叹道:“是啊,人之心性难测,此名使者如何能与苏武相比?朕这些年来推行清明政治,无非想让各级官吏袒露心迹,除官俸之外,不妄取他财。
大约人皆有贪欲吧,朕遇到这等事,不能像对待长孙顺德那样,赏物以使其自悟。”
长孙顺德此时已逝去多年,李世民提起的这档子事还是贞观初年时的事情。
贞观元年,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绢,被人告发到李世民那里。
李世民叹道:“顺德数有功于国家,国家之府库其实为大家共有,他何必如此贪心呢?”
。 想看书来
李世民诘责文泰 侯君集出征高昌(8)
李世民惜其有功,不愿意加罪,第二日,李世民在殿上反而当着大家赐给长孙顺德锦绢数十匹。
长孙顺德接绢在手,明白其中的曲折,满面羞惭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