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苍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苍生 第一章(1)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但大都有着各自的规律。像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坷垃中扒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悲欢离合、生生死死的故事层出不穷,但活的规律基本上千篇一律。
  然而,到了公元1958年夏天,中原大地上却发生了一件违背规律的怪事:千千万万个村庄里的庄稼人,对自家豢养的鸡子,突然产生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不论是公鸡母鸡大鸡小鸡,还是白鸡黑鸡花鸡黧鸡,男女老少一律群起而攻之,大有赶尽杀绝灭此朝食的意思。这个时候你无论走进中原大地的哪个村庄,都会看到几尽丧心病狂的人们手持不同的工具,奔驰呼叫追逐着,一幅鸡飞狗跳的景象。
  公鸡母鸡祖祖辈辈与主人和睦相处,母鸡殷勤地向自己的主人提供蛋品,以便主人补养身体,或者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公鸡的主要职责是当农家的时钟,每天都极负责任地为主人打鸣报晓,以使主人不误农事。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对公鸡怀有一种敬意,称其为“雄鸡”,那一句“雄鸡报晓”,就是人类对公鸡最恰当、最敬重的评价。可是今天,公鸡母鸡们怎么也闹不清楚,是在哪儿,因什么事,惹恼得罪了主人,使他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顿起杀戮之念。开始的时候,它们还以为是个别贪嘴的同类,跳上主人做饭的锅台或吃饭的案板,偷吃饭菜之后还在上面拉下腥臭的粪便,主人一时恼火给予惩罚。但睁大眼睛仔细一看,情形不对了,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在喝着号子捉拿它们,并使出了像当年从东洋侵入中国又侵入中原的日本鬼子那样的狠招,有几个麻痹大意的家伙已落毒手,发出震耳欲聋的悲号。那种悲号是歇斯底里的,是万般无奈的,是十分凄凉的,同时又是充满愤恨的。
  一阵惊恐慌乱之后,鸡族们采取了它们只能采取的办法:逃跑。庄稼人对自家的鸡发动了歼灭战。除了不会走路的娃娃和卧床不起的病人,都参与了这场战争,对鸡进行围追堵截。
  最让所有鸡族成员气愤的是,那些狗也参与了对它们的围剿。想想平日鸡族和狗族和平相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鸡司晨犬守户”,各尽其责地为主人服务,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却无根本的利害冲突。
  在漫长的六七千年的时间长河里,鸡狗和人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人们还信神的时代里,每年一进腊月,锅屋里灶门口便贴上了灶神的画像,上面除了老灶爷爷和老灶奶奶及其子孙,还有一条狗和一只鸡的形象,这就是说那时人类已把鸡狗当作神灵对待了。中原大地上广泛流传的一句谚语,更充满质朴醇厚的人情味:鸡狗算一口。人类把鸡和狗当作了家庭成员。今天狗族却一反常态,狗仗人势,露出狰狞面目,用它们的尖牙利爪参与这场血腥的屠杀,可见“朋友都是假的,敌人才是真的”这话确实有它的道理。
  《诗经》上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这个“埘”就是在墙壁上凿成的鸡窝。中原百姓对鸡舍如同自家房子一样重视,有的人家住房破旧,但鸡窝却用能遮风挡雨的厚厚茅草盖就,有的人家还专门给鸡窝上铺了几块瓦。但是,中原的鸡调皮、性野,喜欢在院中的树上过宿。为了生存的需要,鸡们从小就练下了一定的飞翔能力。这种有限的飞翔能力,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却救了它们的性命。它们在人追狗撵的危机关头或先或后一飞冲天,登上了所能够企及的桑树、槐树、皂荚树,最不济的也上了屋顶。任凭地上的人们怎样扬起双手大声威吓,或用砖头土块投掷,它们都不下来。经过大半天艰苦卓绝的奋战,庄稼人发起的围歼鸡族的战斗,已略有所获,取得阶段性胜利,此时他们个个扭动着脖子仰起汗淋淋的脸,恋恋地望一望树梢和屋顶的鸡们。有人突然发现,母鸡们对人是怒目相视,那些公鸡则是怒发冲冠。
  接着,自然是宰杀褪毛开膛分解烹饪,当各家各户的烟囱冒出乳白色的炊烟之后,没多久便闻到了鲜美浓郁的鸡肉香味。这香味从各家菜锅里升腾出来,在每个村庄的上空汇拢聚集,不断扩展散布,一时之间,中原大地的空中都充溢着这种鲜美浓郁的香味。这是旷古未有的现象。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下苍生 第一章(2)
苏鲁豫皖周边的庄稼人,祖祖辈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们信奉是饭都压饥,是衣都挡寒,惜饭有饭吃、惜衣有衣穿的哲学,吃饱穿暖是他们生活的最高追求。然而,今天他们却一反常态,过起超越祖先的生活。
  在此之前,他们还坚持认为超过祖先的生活是一种罪恶。当他们一个个端起满碗的鸡肉,走向凉风习习的柳阴里,席坐于地细细咀嚼品味鲜美鸡肉的时候,不但没有一星半点的罪恶感,还饶有兴味地与邻里讨论,烹饪鸡肉是用茴香出味还是用八角出味的问题。
  饱暖思淫欲,男人满脸坏笑地讨论吃完透鲜的鸡肉后,该怎样发泄过剩的精力。家庭主妇们则郑重其事地交流烹调手艺,瞥见男人勾魂一样的眼神,暗暗打着肚里的那把肉算盘:家里还有十多只鸡,都要挨个儿杀掉,把鸡肉尽力做得美味些,让那个死鬼可劲搡去,把身体养得公牛似的,省得黑间头半夜日弄那么一回,后半夜再让他来一回,他不是打呼噜装睡就是哼哼唧唧不愿上阵。
  就在中原大地掀起吃鸡热潮,鸡族全体成员对此大惑不解甚至义愤填膺的时刻,三户庄庄稼人中就很有几位提出不同意见。他们不是反对吃鸡,不是对喷香的鸡肉、透鲜的鸡汤不感兴趣,想做鸡族的大救星,恰恰相反,他们同样主张吃鸡,而且要吃得一只不剩,只是提出要改进目前的吃法,吃时应根据鸡的性别安排先后。
  可是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喜欢纯粹,喜欢一致通过,讨厌唱反调,更讨厌持不同意见者,为这事儿三户庄好几家人在床上或院子里唇枪舌剑甚至大打出手。干部带头,首先开仗的是队长魏天霖家。在协商下一顿吃哪只鸡的时候,魏天霖与他女人发生了意见分歧。魏队长说:“吃那只黄鸡,肥。”他女人杨玉花说:“还是把那只红公鸡杀了,见天白糟蹋粮食不下蛋,一有点闲空就趴到母鸡身上耍流氓。留着母鸡再下几个蛋,好歹能弄几个零花钱。”魏队长一听这话就笑了,骂杨玉花道:“你狗日的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马上成立人民公社了。人民公社是啥?上级这些天天天都在宣传,你难道耳朵里塞驴毛没听见?那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没听歌里唱嘛,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党打江山奔的就是共产主义。到了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吃面包喝牛奶,什么主贵的东西没有,还不用花一毛钱,你还想着几个破鸡蛋!”
  杨玉花撇了撇嘴,不满地说:“共产主义当然是好,可在哪里呢?吃到嘴里的才是好饭,穿到脚上的才是好鞋,离手三寸不为财,拿到手里才是自己的东西。留着母鸡下一个蛋是一个蛋……”魏天霖没等杨玉花的话说完就恼了,脸色一下变得铁青,声音也高了起来,指着杨玉花说:“你竟敢怀疑共产主义,你是个小小老百姓,没人跟你理论,要是吃公家饭的,话不落音就得给你上绳!”杨玉花也不是饶人的菩萨,见男人以官势教训人,嘴撇得跟八万似的揶揄道:“谁怀疑共产主义啦?我只是说共产主义眼下还没有到。你看你那样儿,红头涨脸吹胡子瞪眼,又是上绳又是法办的,像被人挖了八辈子祖坟!当官了是不是?想以势压人了是不是?给你个棒槌当针纫!你这样的官儿,手指头不够掰着脚趾头数都数不着你;像你这样的官儿,人家大地方一草帽子能捂四五个!你那乌纱帽儿高粱壳儿似的,一巴掌打落在地上吹着浮土都找不着……”
  魏天霖刚满四十,身材魁伟,是一个典型的中原汉子。他从小就跟着祖辈父辈们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庄稼地里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加上力大如牛,干活又从来不藏力不偷懒,在老少爷们中颇受好评。土改时,他因为工作积极,被土改工作组表彰为积极分子,还发展入了党。整个三户庄党员寥寥无几。三天前,他被曙光高级农业合作社管委会选拔为三户庄生产队队长,而他这位队长上任伊始就要带领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