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1日,克伦斯基报告临时政府:“今天是革命大捷之日。6月18日(公历7月1日),俄国的革命军队怀着很大热忱,开始了进攻。”同日,彼得格勒,苏维埃组织了50万人参加的信任临时政府的大规模爱国*。*前,策烈铁里对布尔什维克派说:“现在,我们将对革命势力作公开与忠实的检阅了。……我们大家将要看到,究竟大多数群众是跟谁走的:跟你们呢,还是跟我们?”但事实却成了策烈铁里的噩梦,*队伍一个接着一个,举起了红旗像浪潮般涌上大街。旗帜上写着“给工人工厂!”“给农民土地!”“给全世界人和平!”“打倒战争!”“打倒秘密条约!”“打倒资本家部长!”这些口号是布尔什维克提出的。人数稀少的普列汉诺夫派、哥萨克和犹太知识分子举着拥护临时政府的旗帜。人民群众并没有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队伍向安葬着二月革命烈士的马尔索沃广场上汇集。这里,《马赛曲》的雄壮曲调和肖邦《送葬曲》的庄严旋律融合在了一起。
普列汉诺夫、齐赫泽、列宁等都并肩站在马尔索沃广场的主席台上。一位孟什维克领袖焦躁地拉着领带,故意大声说了一句能让列宁也听到的话:
“布尔什维克们分发了现成的标语,而这些人光知道举着,自己还稀里糊涂呢。”
列宁眯起了眼睛,笑了笑说: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举着你们的口号呢?不是说力量在你们一边吗?看来,打着你们的口号的,只剩那些戴毡帽和大礼帽的人了(指*队伍中的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和‘统一’派分子,大多为知识分子——作者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七月阴云(3)
社会主义者阵营内部的分裂在这次大*中暴露无遗,这种分裂不是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分裂,而是各个社会主义政党,特别是社会*工党和社会革命党内部的右派与左派的分裂。两天后,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发表了《错误的逻辑》一文:“错误有它的逻辑。这也是错误最讨厌的属性。……看到从我身旁走过的无边无际的*队伍时,这些思想就完全突然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俄代表大会表示了对我国临时政府的信任。6月18日(公历7月1日)的示威*是根据这个代表大会的决定进行的。看来,它一定会有力地强调和大声地证实革命*派这个最权威的机关已经表示过的东西。这自然是示威*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不要害怕面对真理!)6月18日的示威*没有解决这个任务。许多红色横幅上写着:‘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是否可以由此做出结论,说政府至少在彼得格勒没有得到*派的信任呢?我必须说,这种结论是不正确的。的确,*派是信任整个政府的……”
当天,俄国西南战线51个师共30万人向奥匈阵地发起进攻,中路的第十一和第七两个集团军主攻格利纳内和莱姆堡,左翼第八集团军和右翼特别集团军担任助攻。进攻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同时展开,俄军的主攻没有什么大进展,刚有斩获便马上暴露出技术装备严重不足的弱点,进攻团队中甚至没有机关枪。冲锋的场面倒十分壮观,冲锋部队举着红旗,漫天遍野地往前冲,遇到阻击便停下来,有的停留在敌阵前被火力压制住了,多数情况是退回到自己的战壕。即使最有战斗力的军团也是如此,冲锋到炮火尚未摧毁的敌军铁丝网前,就毫无办法地躺下不动了,一直到下达撤退命令时为止。除了士气的原因外,也有技术装备方面的问题:士兵们没有受过克服障碍的训练,也没有破除障碍所必需的工具。进攻的组织也十分糟糕,第七集团军一个团接受了任务,命令他们用手榴弹把敌人从战壕里打出来。然而缺乏训练的士兵不知道怎样使用手榴弹,在战斗打响前才领到了手榴弹,更为可笑的是为了行军方便又把手榴弹留在了自己的阵地……
鉴于西南主攻方向的不利局面,大本营决定从其他方向突击,但进攻依然不能顺利实行。西线司令邓尼金将军说:“那时,最高司令官便决定不要任何有计划的战略,不得不让各前线视其准备程度如何来开始行动了。”7月6日,第八集团军在斯塔尼斯拉夫以南突破奥匈防线,10日占领加利奇,11日占领卡卢什。俄军指挥官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说服、威胁,甚至动用武力胁迫自己的部队进攻。即便如此,许多士兵仍拒绝服从命令。西伯利亚第一军军长报告士兵们如何开始成群结队地,甚至整营整营地遗弃未受攻击的战线的情形,说:“我懂得,我们军官是无力改变士兵群众的原始心理的,我痛苦地、痛苦地哭泣了许久。”西南前线司令科尔尼洛夫获得特派员与各委员会的同意后,下令枪毙逃兵。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月阴云(4)
德奥军队则很快稳定了战线,他们从西线调来16个师向俄国西南战线反攻。俄军无力抵抗,仓皇退却。
在俄军开始进攻后,全俄的视线和舆论聚焦到前线。各报登载喜讯:“巴黎交易所闻俄军进攻,人心兴奋,一切俄国有价证券,全数腾涨。”立宪*党的《言论报》发表评论:“久待的事业完成了,它立刻把俄国革命恢复到它最好的日子去了。”大街上满是爱国*队伍,有些士兵到涅夫斯基广场*反对进攻,受到有产者的雨伞攻击。
策烈铁里在苏维埃大会上说:“俄国大革命的历史正揭开新的一页。……我们革命军队的胜利,应不仅为俄国*派所庆贺,而且……为所有真想与帝国主义斗争的人们所乐闻。”7月3日,苏维埃以472票对271票通过决议,向军队致敬。
前线的迅速崩溃打破了后方护国人士的幻想,在两周之内,40万俄军或死伤或被俘,战线又后撤了一两百公里。临时政府精心组织、大力宣传的进攻的失败令其威信扫地,当它决定动员后备的卫戍部队到前线去时,遭到了后方预备部队抵制。彼得格勒第一机关枪团通过决议:“将来只有当战争具有革命性质时,我们才派队伍上前线。”对于来自政府的解散抗命部队的威吓,该团的答复也是坚决的:“本团将不顾一切,解散临时政府以及其他拥护政府的各团体。”第二机关枪团也通过决议,要求将政权移交给苏维埃。第三步兵团公开拒绝服从临时政府的命令。7月9日,手榴弹团从前方派代表回到首都宣布,本团反对临时政府,要求政权移交给苏维埃,拒绝服从克伦斯基的进攻命令。
临时政府的进攻没有打败敌人,相反,把自己在军队中的合法性颠覆了。进攻失败、装备恶劣、缺衣少食、家里的土地问题迟迟没有着落等等,这一切问题使愤懑的士兵迅速左倾,成为下一波革命的主力军。
前线的失败震动了后方群众,布尔什维克首先站出来支持前线反战士兵,指责临时政府无力制止克扣部队衣粮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及其他社会弊端,谴责克伦斯基屈服于协约国的压力发动这次进攻任务,主张立即停战,实现和平。7月16日,群情激昂的士兵和工人自发地走上了街头。大街上人潮涌动,机关枪团走在中央。每连前面都有一辆汽车,架着机关枪。机关枪团后面是沃伦斯基团、第180团和工人们。队伍中出现了由农民出身的中年士兵所组成的队伍,他们喊着口号:“让40岁的人回家去收庄稼。”人群涌向塔夫利达宫。
一队无政府主义者,由裁缝雅尔楚克带头,举着黑旗前行。
“你们的政治要求是什么呀?”有记者问他。
“我们的政治要求是……”雅尔楚克结结巴巴地说不下去了。
“叫资本家滚蛋”,一个大个子水兵插嘴说,“我们其他的政治要求是”,他接着说,“打倒战争和这个该死的政府”。
七月阴云(5)
在塔夫利达宫内,苏维埃工人部正在开会,消息传来,说武装工人和士兵快到塔夫利达宫了,会场上激动起来。布尔什维克代表加米涅夫走上主席台说:“我们并未曾号召示威,是群众自动走到街上来的……但群众一经出来,我们的位置就是在他们中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给这场运动以一种有组织的性质。”加米涅夫最后提议选举一个25人委员会来领导这个运动。孟什维克派和社会革命党人退席抗议。之后,会场中以276票赞成,无人反对,通过了一个决议案,要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接收政权。
这一天,彼得格勒军区司令波洛夫采夫少将给克伦斯基写了一份秘密报告:
今天(晚上)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