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恢复了根据地对不少于 26 座县城的控制,并使“动摇分子”就范。即使


① 《彭德怀自述》,第 237 页。
① 《彭德怀自述》,第 236—237 页。彭德怀还说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军事行动只是 根据他的命令计划执行
的,事先未通知延安,也未得到延安批准。如果是这 样,在延安的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一定因不能控制华
北战场和华中战场的高 级指挥员而感到大为失望。
① 这已成为国民党史的诚实问题。我曾较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并认为这种政 策从未宣布过;在这种意义
上此项指控是捏造。但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中 共的实际行为接近于这种力量划分。见范斯莱克:《敌
与友》,第 159 页。



这些理由与进行这次战役时地区和战术上的考虑相比并不那么重要,但并不
妨碍利用这些理由在事后进行宣传。无论毛和党中央可能担心过什么,他们
却什么也没有说。毛致电彭德怀,祝贺他取得巨大胜利,而在公开的叙述中
百团大战成了传奇材料。

百团大战后的扫荡战(1941—1943 年)

如果百团大战旨在挫败日本的清剿活动,那么它是极不成功的。华北方
面军被八路军的行动所震撼和刺痛,加倍努力把华北置于控制之下。在多田
将军及其继任者冈村宁次将军(1941 年 7 月—1944 年 11 月)任内,日军对
所有华北根据地施加野蛮而持久的暴行。在 1941 年至 1944 年间,约有 150000
名日军在大约 100000 名七拼八凑的伪军协助下,专门执行清剿任务。余下的
华北方面军(150000 到 200000 人)负责执行其他任务,如守备主要城市和
箝制国民党军队。估计共产党在各根据地的正规部队约为 250000 人,在陕甘
宁有 40000 人。
日军及其中国仆从们在建造壕沟、栅栏和碉堡方面的投资甚至比过去更
多。日方的资料表明,到 1942 年,他们已建成封锁线 11860 公里和据点 7700
个,大部分在河北平原和太行山麓的丘陵地带。沿平汉铁路线西侧一条大壕
绵延 500 公里,每边有一条无人带,经常有人巡逻。1940 年 12 月,在冀南
建立的 250 个日军哨所到 1942 年年中翻了两番以上。这些是对平原地区控制
的主要措施,到 1941 年底,这一地域的共产党根据地全部降至游击状态。许
多主力部队(如吕正操和杨秀峰的部队)被迫西移,进入山区以保存实力。
与早期的战术不同,新的多田-冈村战术是把规模大得多和时间长得多的
清剿工作团派进山区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并用不加区别的、普遍的暴力代替
百团大战前采用的有选择的镇压。这就是声名狼藉的“三光”扫荡战:杀光、
烧光、抢光。由于仍然未能
表 24            日本对晋察冀边区的封锁和扫荡
扫荡起始日期
1941 年 8 月
1942 年年初
1942 年 5 月
1943 年 9 月
持续时间(月)
2 月有余
3 月有余
3 月有余
3 个月
兵力
100000
40000
50000
40000
扫荡区
北岳
冀东
冀中
北岳





据点和碉堡



北岳
1219
1942 年 12 月在晋察冀边区的封锁线设置情况


冀中 冀东 平北
1635 329 175



总数
3358
公路(里)
封锁壕(里)
封锁墙(里)
9238
1779
395
11987
5000
502
3062
924
未得数字
2618
282
未得数字
26905
7985
897

来源:凯思林?哈特福德:《镇压与共产党的成功》,第 345、347 页。
将普通农民与共产党员区别开而感到沮丧,日本人把战争推向各个方面。在
勉力封锁根据地的重要的巩固区后,日军派进很大的分遣队,寻找共产党军
队、政府干部和积极分子。但是,他们另外还要破坏根据地的设施和战争物



资储备,烧毁庄稼或干扰播种及收获以破坏农业,并运走存粮。整座村庄被
夷为平地,在那里发现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全被杀死。“三光”扫荡战不像
以前的扫荡那样清扫一个地区然后撤离,而是让军队在目标区留相当长的时
间来回“梳篦”,并在多山的根据地内比较容易到达的地区建立至少是临时
的据点。表 24 中的资料表明这些行动在晋察冀是多么广泛;类似的战役在华
北根据地全面发动。
这些三光战役发生之处,农村人口损失惨重。毫无疑问,这种严酷的战
术以及与之俱来的如此频繁的暴行,确实使许多农民,不论贫富,对日本人
刻骨仇恨,并更彻底地倒向共产党。但党内资料也描述了许多事例,说明这
种镇压比以前的做法——在党与农民之间打进楔子——甚至更有效:


如果我们只强调隐蔽……我们必然脱离群众。群众的信心也不能长久维持。另一方面,如果
我们只图在草率的战斗中求一时痛快,我们还可能招来敌人更残酷的镇压。那也会脱离群众。①

共产党发言人承认,在华北根据地,党控制下的人口从 4400 万下降到 2500
万,八路军从 40 万减至 30 万。②地方资料所描绘的景象甚至更为冷酷。到
1942 年,90%的平原根据地降为游击状态,或完全为敌人控制。在晋冀鲁豫
根据地的太岳山区,一个干部承认,“没有一个县能保持完整,全部 12 个县
的政府机构在清远流亡”。①随百团大战占领的 26 座县城全部丢失。
尽管日军清剿的目标主要是八路军,但并非总是这样。日本人未能与之
达成“谅解”的国民党军队也遭到攻击,部分地是为了腾出更多兵力用于反
共行动,部分地是为了保持对蒋介石的压力,部分地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战果
可资上报。其中最有影响的行动于 1941 年春季在晋南发生(中条山战斗,或
中原战役),②当时卫立煌将军的 20 多个师被赶到黄河以南。几乎同样重要
的是后来在山东对于学忠和沈鸿烈的行动。一旦日伪部队撤出,这些行动开
拓了更多的地区供共产党渗入;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当日本人向共产党人施
加的压力趋于缓和时,这种后果十分明显。

日军在华中的强化治安

中国派遣军遵循了一种与华北方面军不同的模式。虽然提供给派遣军的
总兵力比华北方面军多(约 30 万在华中,另外 16.5 万在华南),但只有较
少一部分用于清剿,大约 5 万到 7.5 万。其余大部分部署在湖北、湖南和江
苏,用来对付国民党军队。另一方面,较大的和可能较强的伪军能被用于长


① 杨成武,引用于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 280 页。
② 2500 万人中,有许多居住在半巩固区或游击区;巩固区人口下降甚至比一般数字所表示的更快。八路军
损失只有一部分是直接战斗伤亡。其他因素有调正规军当游击队(以加强游击队,更紧密地与当地居民结
合,减轻支援部队的负担);淘汰素质低劣或失去战斗力的士兵;以及逃兵。1939 年末一份中共文件(据
推测是晋察冀)举出逃兵率两例:“一个主力部队单位”,16。4%;“一个新建游击队单位”,20。8%。逃
兵在一个单位调离本地时格外严重;地方部队中的农民兵往往拒绝离乡。这也是把若干专职士兵降为民兵
的另一动机。
① 郭华伦:《中共史论》,第 4 卷,第 75 页。
② 日本称中条山战役为中原战役——译者。



江下游地区,因为那里靠近汪精卫的南京政权。
日军和伪军集中在战略上对他们最重要的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三角
区,以及恰在长江以北和大运河以东的地区。更西的武汉地区也经过严厉的
清剿。这些措施加上湖北有强大的国民党力量,使李先念和新四军第五师直
到战争末期仍无法在大别山建立完全巩固的根据地。但江苏、安徽和河南的
其他地区,不论从军事或经济的观点上看,都被认为不那么重要。日军保持
对华东-华中主要交通线和主要城市的控制。偶尔也派出清乡队通过较远的地
区。这对新四军来说很容易躲避,但给依附于重庆的军队造成严重的损失。①
直到 1941 年下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