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浣庸毕茁饰礁霭俜值悖秸呦嗉庸布频礁霭俜值恪U獗砻鳎泄鶪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在美国,即使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房地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也只有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上涨、空置面积增加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该报告同时提醒各商业银行严格审查住房贷款,警惕房地产泡沫。
目前我国房地产收入价格比在世界上处于畸高的水平。在日本东京,居民的年收入与房价比大概是1?押,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是1?押8到1?押15。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异常繁荣景象。
1、消费模式的革命: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广告的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里相遇,中国老太太感慨地说:“我终于攒够买房子的钱了!”,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还清了贷款买房子,但我在房子里已经住了50年。”
中国的各种媒体天天在讲述这一故事,媒体告诉和鼓励所有的中国人,当今中国主流的消费模式是什么?那就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中国银行业是这种充满诗意诱惑的制作者:
“人总有梦想,生活也充满渴望。有目标,才有奋战的动力。建行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为您如虎添翼,助您一臂之力,让您离目标更近一步。”
银行很快看到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稳定利益,纷纷推出了非常详细的、个性化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从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个人住房再抵押循环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等大额消费品贷款到个人旅游消费贷款、个人购物信用贷款、个人权利凭证质押贷款等小额消费贷款。消费信贷业务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中国工商银行公布,截至2002年12月31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7213亿元,比年初增加2145亿元,增长。
其中,工行占2580亿元,增加720亿元,占四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36%,继续稳居同业首位。
工行表示,2002年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保持了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全年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80亿元,其中,收回再贷460亿元,比去年增加120亿元,收回再贷占累计发放额的比例达到39%,同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的流动性明显增强。
全国商业银行公积金贷款余额已突破1100亿元。
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到2002年11月底,全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分别突破了7300亿元和1100亿元。
随着2002年全国城镇个人贷款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从1998年不到80%上升到94%以上,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也从1998年的190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增加到了2002年11月底的733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的,其中上海、厦门等城市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
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在各大媒体上向社会公开悬赏征集个人住房贷款的“品牌名称”。在发出征集通告的同时,工行还披露了有关“房贷”的喜人信息,按照工行在发布征集公告时披露的信息,截止到2002年9月底,工行发放的个人“房贷”总额已达2400亿元,而不良资产率却低至几乎可以忽略的。这么大的业务量、这么低的风险,对深受不良资产困扰的银行们来说,实在是难得的创新业务。
权威人士预测,今后5年内个人住房贷款的潜在总量可达4万亿元。对于越来越回归商业本性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样的市场,当然是必争之地。
媒体的炒作、银行的推动、个人的消费信心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北京房地产的故事
(1)北京人雇用民工排队争购豪宅
昨天,私企老板吕先生来到位于国贸的“建外SOHO”打算为他看好的一套房子交定金,没想到售楼小姐遗憾地告诉他,尽管他们的项目前天才正式开盘,但是不到一上午的时间,预留的22套房子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他只能等下一期了。据该公司称,建外SOHO的认购总额已经达到1亿元人民币。
建外SOHO是北京CBD区域的重点建设项目,由曾经成功地开发了现代城的潘石屹的红石公司开发。据了解,从2002年6月14日起,就有“消息灵通者”提前雇人前来排队,于是出现了为争购每平方米一万多块钱的豪宅,却由民工来排队的有趣现象。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本来就不是很大的售楼处坐着30多个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聊天。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工告诉记者,她平时是做服装加工,这一次也被人拉来排队,3天的工资是100多元,他们这些排队的人中,最多的三天能够得到300元钱。
据介绍,这次11种保留户型共有22套,销售均价为5万元/平方米,采用现场交款(3万元人民币)购买房号,3天内签正式合同的方式向外推出。开盘当天销售不到15分钟,22套房子已经全部抢购一空,加上之前的销售,建外SOHO的250多套房子已经签了正式合同,至此,一、二期的7栋公寓和三期的写字楼认购总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
对于CBD高档物业项目的热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投资者对于CBD前景的信心造成的。一位购房人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房产项目投资收益率非常可观,将来的租金是对自己眼光的最好回报。(摘自:《北京晚报》2002…06…19)
(2)北京贡院6号
贡院六号:北京建国门旁边的几幢深色高楼,目前是北京卖得最贵的房子之一,每平方米的均价是4万元人民币,最贵的户型卖到6万元每平方米。“贡院六号”之内没有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一套的宅子,购买者大都一次性付款。特制的双色大门、仿古立柱、大型壁柜、豪华餐桌,据称都是地道的木材制品,经过多达17遍的独特烤漆工艺,做到天然大理石的装饰效果。大厅中的灯具是来自威尼斯的水晶灯,据说在玻璃加工时搀入金粉吹制。手工贴制的金银箔墙、整块施华洛奇天然水晶水嘴开关、百年榆木树瘤装饰柱、整张牛皮墙面、整张马驹皮手工缝制茶几等顶级豪华装饰。可擦洗的真丝壁布,可自动升降、自动渗油的烧烤煎锅和与之相配的自动升降抽油烟机,可适用于金属器皿的微波炉……贡院六号每月的物业管理费是每平方米3美元,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费用,业主每个月支付在“养房子”上的费用最低也得一万元人民币。物业管理人员多从中国大饭店、嘉里中心等高薪聘来。
(3)京城东部豪宅区:繁荣还是泡沫?
四室二厅350平方米的大房子,均价在每平方米11000元以上———面对如此豪华的大房子,大多数人只能听听看看说说,投去十分的羡慕和忌妒。除此之外,恐怕还有万分的猜测:这样的豪宅卖得出去吗?最近,刚刚面世的通用时代国际中心所有户型全部在200平方米以上,而据该项目销售负责人介绍,开盘不到20天已经定出了80套!从年初到现在,京城东部新上市与“国际”沾边的豪宅可不少。
北京的豪宅集中在CBD、建国门、东直门、朝阳公园等地,仅在2002年东部新上市项目中位于四环以内、售价在万元以上的不少于十个,其中户型面积全部定位于200平方米以上的就有两个:光彩国际公寓和通用时代国际中心。其他,除了恋日·国际全部为77平方米的小户型以外,大部分楼盘也都将主力户型定位为15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
这些楼盘分布比较集中,大致可以分为CBD、建国门、东直门和朝阳公园四个区域,各自依托于附近较为成熟的大商圈,其中主要包括新城国际、金地国际花园、光彩国际公寓、棕榈泉国际公寓、海晟名苑及通用时代国际中心等项目。
100平方米不算小,1000平方米也不大,多方位体现综合实力。除了位置之外,各个楼盘销售负责人的另一个共识就是:不能单纯以户型大小来定义“豪宅”。东方瑞景最小户型是84平方米的一居,海晟名苑一居达94平方米,二居在120平方米以上。室内空间的舒适性是这些楼盘在户型设计上所共同追求的。从销售速度上看,这些楼盘各个户型的销售速度也基本一致,客户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喜好各取所需。
购买高价房的客户对楼盘的综合品质一般要求很高,比如外墙的材质、大堂和公共部位的装修、会所品质、物业服务等等,相比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