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我们的行动经过最精心策划,我们的部队受过最优良的训
练……”此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战争造成意外是难免的”,把一桩惨剧一笔带过,然后着重强调“空袭还得扩大”。
然而,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稍微冷静了一点儿,也迫使他们把蛮横的态度收敛了一点儿。他们似乎刚刚意识到,他们必须为这一暴行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做出交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首先辩称,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袭击是一次“无意”中的“误炸”。飞行员原先预定的目标可能是距中国大使馆数百码外的南联盟一家电视台。可是,使馆周围根本没有电视台。离使馆最近的电视台设在离使馆二公里以外的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大楼上,该楼已于4月24日被炸。“经过最精心策划”,“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居然把五枚“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扔到两公里开外,这和美国一贯吹嘘的“精确打击”实在对不上号。于是,又修正了说法,飞行员没有错,导弹没有出毛病,问题出在最初对目标的选
择上。
随着事态的发展,中国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示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使美国和北约的决策者们不得不寻找更为“令人信服”的“解释”。
5月9日,美国国防部部长科恩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发表联合声明,宣称:我们对昨天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轰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深表遗憾。这次轰炸是一个错误,参与这次错误打击的人认为被击中的目标是南联盟物资供应局。声明还说,北约至今在空袭中攻击了数千个目标,其精确程度和专业水平在军事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对平民生命的损伤和其他无意中造成的损失表示遗憾,但是没有风险的军事行动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数小时内对此错误进行了联合调查,这既不是飞行员的错误,也不是机械故障,显然是错误的情报导致了对该设施的错误攻击。此外,用于选择和确定目标的程序也没有纠正这一错误。我们对程序的检查使人们相信,这是一次意外。它不会再发生了。北约将继续并加强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
中情局局长进一步解释说,中情局已经确认,是一名情报分析家的误判,加上所用地图太旧造成的。他说,“选定目标的卫星图后,分析专家坐在足足有一屋子高的航拍图像中,要找出中情局头头圈定的南联盟武器采购局。很快,那几个家伙告诉我说,‘头儿,我们已经找到这些目标了,我们可以在两天内攻击这些目标。’要命的是,这些家伙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所用的航拍照片是什么时候的。”随后,中情局建议的轰炸目标逐级上报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驻欧洲美军司令部和北约。
这个联合声明发表以后,从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到华盛顿一下子统一了对外口径,他们齐声推脱说,这是“老地图”的错,是负责提供情报的中央情报局错用了多年前的“老地图”,以及过了时的航拍照片,结果造成目前选择错误。
北约发言人谢伊随后也立即改口承认,这是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犯的最尴尬的错误”,北约愿向中国表示“真诚的道歉”,并称北约的道歉是“真诚的、合理的”。
据《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韩显阳引用西方的材料写道:“现任美国国会议员克尔克从前是一名美国海军情报官,他是参加5月7日晚间轰炸行动的飞行员之一。克尔克说,他自己在北约轰炸前几天,曾经参观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贝尔格莱德情报站。他个人相信官方解释,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当时我了解CIA的工作,情报站的A小组主要针对米洛舍维奇开展工作,比如摸清楚他住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对他的保护情况等;而B小组都是一些年轻的小伙儿,他们喜欢开上四轮驱动的吉普车,跑到科索沃去训练‘科索沃解放军’,剩下一个给大家煮咖啡的小伙子。他就是负责绘制轰炸地图的那个人,显然,这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情报站里没有人愿意干这种工作。道理很简单,费力不讨好,既枯燥乏味,又对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好处。也许是疲倦了,也许是漫不经心,将目标标错完全是可能的,所以,我相信过时地图的说法。”
炸馆事件解析之一(2)
克尔克说:“那天晚上,我在‘战士之星’上。我担负的任务是向南军雷达发送干扰电磁波。这样一来,能使南联盟的通讯系统、地对空导弹和电子战设备陷入瘫痪。当我返回阿维亚诺空军基地,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发现地面人员已经守候在那里。他们开口就问我:‘你知道你的人刚才炸的是什么地方吗?’我告诉他们是NOPE(一个目标代号)。‘代号没有错,但那是中国使馆!’我说,‘哦,有时人也会出点儿小错。’可他们却说‘不,你们炸了五次。’我就告诉他们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是完成了任务,击中了目标,要骂就骂那些负责定位目标的人去。’”
据媒体报道,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特尼特于2000年4月解除了中情局一名情报官员的职务,并对其他六名职员提出口头警告或书面申斥,其中包括一名职位较高的官员,原因是他们为美国提供了错误情报,从而导致中国使馆被炸。中情局在一份陈述中说:“我们不会放过导致此次轰炸的错误,我们应该对这次轰炸承担适当的责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言人说,被解除职务的是一名中级军官,是他标错了目标,导致中国使馆被炸。发言人称,情报官员在地图上原本想标注的目标是南斯拉夫的一座军火库,但错误地将目标标注在中国大使馆上。
但是,美国国内许多人对美国中央情报局以上的说法和做法并不认同。美国国防大学前校长、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荣誉退休校长罗伯特·加德中将说:“当我们打算攻击居民区中的目标时,我想,我们有一种责任。例如,在中国大使馆事件中,将责任归咎于7年前的一张地图是极为荒谬的。”资深律师克林伊格表示,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政治压力抛出替罪羊的做法并不明智。
白宫、五角大楼连同北约组成了调查组,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6月16日,美国总统特使、副国务卿皮克林来到北京,向中国政府报告了调查结果。外交部长唐家璇和副部长杨洁篪分别与特使进行了会见和会谈。皮克林说,克林顿总统和美国政府就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做了道歉,美方认识到再多的解释也不能弥补死伤人员及其家属所遭受的悲剧。此次,他奉克林顿总统之命,作为总统特使前来向中国政府报告美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正式调查结果。美国调查表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是一起由美国政府一些部门的一系列失误所导致的“悲剧性误炸”事件。美国有关部门有三个重大失误:一是目标定位方面失误;二是数据库存在缺陷;三是审查程序未能纠正上述两次失误。在此情况下,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的一架美国B…2轰炸机于5月7日晚11时向中国驻南使馆这一错误目标投下五枚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全天候、负重2000磅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由于是夜间飞行,加之飞行的速度和高度,机组无法看清中国驻南使馆的国旗及其他标志,不可能知道轰炸的是中国驻南使馆。
显然,美国总统特使皮克林的说法不能令人信服。
第一,美国方面承认,这次攻击目标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选定的。为什么这样巧,在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78天空袭中,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选择的惟一目标,而其余的九百多个轰炸目标都是北约或者美军欧洲司令部确定的。最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攻击使馆的B…2隐形轰炸机并非从北约驻意大利空军基地起飞,而是直接从美国本土起飞,经过多次空中加油才飞临南斯拉夫上空的。
第二,即使中央情报局用了美国国家测绘局有错误的地图是真的,也不可能避开指挥系统在这之后的情况核实。按照惯例,目标提出后,五角大楼会对确定的目标反复核实。这一复查过程是从美国政府的情报资料库和情报人员中收集更多的证明材料。美国军方的一些部门,还有美国其他情报机构的代表参与这一过程。
按照美国的战略常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