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定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那公子琰哪里是看戏?他分明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出众,跟随大家一起转了个身,换了个角度闭目养神。
公子琰将时机挑得十二分讨巧,混在人群之中转身,刚好不早,也不晚。
触景生情,公子珥突然联想起这人在刑天狱中那副“你打就打呗、老子不怕疼、疼也无所谓、横竖关你屁事”的模样,一腔怒火蹭蹭蹭直往上窜,恨不得跳上去扇他几个巴掌。
岂料他怒火中烧之时,居然还有人火上浇油。
在公子琰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同样转身围观的人。那人已将须发修剪得干净得体,一改此前邋遢模样,连同着一贯的寡言少语,似乎也改了。
那人并未凑近公子琰,反而朗声说道:“公子啊,那个擅闯大殿的人,看上去与你的先锋温雅有几分相似。”
声音之大,只怕连群臣背后的燧皇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公子珥闻言,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如此招惹是非的话,怎会出自纯爷们子车腾之口?
他反复擦拭了几下眼睛,发现那人没了颓然,又是少年时的神采英拔,可不就是当时与公子瑱合称“日奂双璧”的子车将军。
他不是一向和公子琰交好么?
他不是曾经力荐公子琰,声称只做公子琰的副将,否则情愿在皇陵孤独终老么?
这个时候,不应该是能躲的躲,能避嫌的避嫌么?
他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着急忙慌地往公子琰身上泼脏水?
公子珥思虑再三,得出了如下结论:此人子车腾,可能只是单纯的,虎。
作为公子琰的表哥,子车腾的这句“有几分相似”,无疑给自家表弟挖了个天大的坑。
公子琰站在后排,作势伸脖垫脚,观望了半晌,这才慢悠悠地吐了一句:“是么?”
他的声音不大,但也绝对不小。
这表兄弟俩一问一答,成功转移了众人的部分注意力。许多人开始抱以观望的态度,等着看这两人该如何收场。
大殿之外,脚步声越来越微弱,直到殿内诸人都快听不到的时候,突然有人开口,厉声呵斥道:“等等。”
喊话的,是燧皇。
群臣闻声,虽意犹未尽,却又不得不统统将身子扭转回来——有的动作迅捷,有的不失体统,还有一种人,永远混在人群里,不紧不慢,不突兀,比如公子琰。
从殿外闹嚷,到此时此刻,殿内诸人的一举一动,燧皇全然看在眼里。
他阴沉着脸,鹰一样地环顾四周,将殿内的气压压到不能再低,这才沉声说道:“这人没事、没本事,都不会闯到这里来。将人带进来罢。”
公子珥闻言,脸上突然闪现中一种劫后余生的宽慰。胜利在望之际,他偷偷瞄了一眼公子琰,看见那人仍是无波无澜,静如止水。
擅闯者先是被人绑着,再是被人一脚踹进了大殿。
他踉跄了两步,终于趔趔趄趄地在群臣中站住,狼狈之际,还不忘朝着公子珥使个眼色,示意他计谋得逞,即将大功告成。
公子珥受了那目光,赶忙回避,生怕被人察觉。
那人发色棕黑,眸色棕黑,眼眶深陷,鼻梁高挺,皮肤白皙,侧脸如刀刻般精致,乍一看,像极了异邦之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擅闯大殿()
燧皇游历甚广,一眼便瞧出蹊跷,半信半疑地问道:“你是妙音人?”
“回禀燧皇,末将温雅,确为妙音皇族后裔。”
温雅见了燧皇,嘴上如实做答,动作却没跟上,未行君臣之礼。
他既自称末将,不管是谁的兵,那都是燧皇的人。
燧皇不悦,黑着脸接着问道:“你在何人麾下?”
“末将投在六皇子门下,至今已有十五载。”
“噢?”燧皇转向公子琰,继续问道,“你还有这等本事呢,老六?”
他目光凛冽,直直盯着公子琰,直把公子琰身边的人都盯得心里打颤。
公子珥见状,心中窃喜。
而公子琰只是垂着眼,神色不分明。等了半晌,也不见他回个只言片语。
又等半晌,公子琰还是如一滩死水,连个涟漪都没泛起来。
他好像陷入了沉思,任谁也无法将其打断。
燧皇的脸色越来越黑,就在群臣顶着高压,都以为燧皇会震怒之时,公子琰突然悠悠开口,缓缓说道:“温雅跟随儿臣,如今已有十五年零七个月。儿臣如若征战,温雅确实为儿臣军中先锋。”
敢情之前那长久的沉默,他都用来数日子了。
公子珥看不懂他这素来乖张的弟弟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心中默默念了句:都疯了。
燧皇转头问温雅:“你既为老六的先锋,有事找他便是,闯到这大殿上来,成何体统?”
“末将有冤,公子主持不了公道。”温雅态度倔强,一句话将无能的大帽子,毫不客气地扣在了公子琰的脑袋上。
朝会时分,大殿之内,群臣围观,此人冒死闯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还真就喊冤喊到燧皇这里来了——真不嫌事大。
燧皇皱眉,众目睽睽之下,却如何也抹不开面子,只好问道:“你有什么冤屈?”
“温雅人微言轻,父皇莫要听信闲言碎语,污了圣耳。”
任谁也没料到,这时站出来阻挠温雅陈冤的,居然是从来见事就躲三丈远的公子琰。
他的语速缓慢,一番本应焦急的陈词,偏让他说得听不出情绪。
燧皇冷冷注视着他,他只眉眼含笑,淡然与之对望,哪有半分慌乱。
公子珥猜测,他六弟应当已经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有所察觉,这才先发制人,抢在温雅开口前阻止他。
但温雅既已进了大殿,一切为时已晚。
对于公子琰的异常举动,公子珥只暗暗评价了一个字——蠢。
这种时候,就算温雅要咬的人公子琰,他也应少说话为妙。言多必失这个道理,他似乎领悟得还不够透彻。
燧皇不接话,面色阴沉得厉害,众人战战兢兢,皆猜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为免功亏一篑,公子珥决定亲力亲为,推波助澜道:“既然问心无愧,六弟跟着听听也无妨。”
公子琰微笑颔首,似还稍稍后退了些许,不再争辩。
燧皇一转矛头,指向公子珥道:“老四,你好像对这些比较清楚嘛。”
“父皇有所不知,温雅投靠六弟之前,曾为儿臣门客,与儿臣交情匪浅。儿臣熟识此人禀性,深知他定然有莫大的冤情,否则绝不会冒死闯到朝会来信口开河。”
皇宫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公子珥与温雅、与公子琰之间的那点破事,燧皇不聋不瞎,又岂会一无所知。
打温雅一进门,自报家门之后,燧皇就明了了,这人打着喊冤的旗号,就是来挑事的。
皇宫守卫森严,温雅如果没有些内应,断然闯不到这里来。
不管温雅来意如何,想要扳倒谁,燧皇都觉得不应在大庭广众之下论理。
毕竟,是非翻到谁头上,到头来都是燧皇脸上不好看。
按照公子琰的话说,闲言碎语,还是不要听的好。
燧皇此前不说话,只是在等人和稀泥,应和公子琰的论调,他也好借坡下驴,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今,公子珥不仅不帮忙搭台子,反而以门客之说替温雅开脱,燧皇竟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在朝堂上处理他们小儿女家家的闺房事,说起来也是尴尬滑稽。
只听燧皇开口道:“那你便说说看,究竟是何等大的冤屈,非要跑到此处来论理。”
公子琰闻言,许是无力再力挽狂澜,许是怕越乱越出错,干脆两眼一闭,兀自放空去了。
公子珥听罢,长舒一口气,眼神在温雅与公子琰之间游移,情绪在胜券在握与幸灾乐祸之间随意切换,只差最后的手舞足蹈,振臂高呼。
他今日等的,无非就是这句话。
温雅也一样。
温雅得令,如蒙大赦,当即双膝及地,恳切痛陈道:“末将原为妙音皇族后裔。故国灭亡后,四皇子将末将与族人囚禁,以妙音皇族残存的两百余人性命相要挟,逼末将交出药引陈梦。”
大概是在公子琰身边待久了,温雅不仅消磨了过去的异邦口音,就连说话的腔调,也开始向公子琰的风格——徐徐缓缓,引人入胜。
这不,朝臣就算不关心妙音国的兴衰史,也对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