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梁家国五部曲-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进攻一方,我们的敌人更困难。只要我们撑住了,敌人一定会垮掉。”

    蔡继刚的眉毛挑了一下:“少校,你叫什么名字?”

    少校脚跟一碰,挺胸回答:“报告长官,我是第一战区司令部作战参谋纪振华!”

    蔡继刚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好!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就像拳击台上的两个拳手,谁坚持到最后一刻,谁就是赢家。就目前的战事而言,胜利是需要条件的,首先是制订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切合实际的战役计划,然后是众志成城,将士用命,靠军人的勇气和智慧去战胜敌人!”

    “是!纪振华谨记长官的教诲!”

    “还有一点,战役计划的制订,一定要着眼于最坏的可能性,就像我刚才对战局发展的判断。我要说的是,我非常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

    蔡继刚说完又看了一眼地图,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位中校望着蔡继刚的背影,嘴里喃喃道:“诸位,你们能看出这位长官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吗?”

    军官们都摇头。

    中校说:“我能看出来,他眼光里有一种……深邃的忧伤。”

    应该说蔡继刚对战局的预测是极具前瞻性的,事后战局的发展证实了他的判断。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军界,像蔡继刚这类具有西方军事教育背景,同时又具有大战略眼光的军事将领实在是太少了,正因为少,就形不成气候,也很难得到重用,这不能不说是蔡继刚这类职业军人的悲剧所在。

    蔡继刚那位弗吉尼亚军校的老校友孙立人运气算是好的,他虽然也没有盘根错节的军界派系背景,但他很幸运,因为他在战前就坐到了团长的位子上,有了军事主官的活动舞台,这样他的军事才能才得以有机会尽情发挥,最后终于靠战功跻身名将行列。

    不过,还是应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位官拜二级陆军上将、陆军总司令的孙立人,最终还是倒霉在他留美军校生的背景上,这是后话。

    如此说来,蔡继刚少将不过是空有一腔报国志,无处施展而已,运气还不算是最坏的。

    这时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还没有意识到,刚刚结束的豫中会战不过是随后而来的一连串战役的开始,他还想不了这么远,他只想着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当前一战区兵力部署的着眼点,首先是要确保西安的安全,防御企图向西安进攻的日军110师团,其次才是扼守豫南平原,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南下。

    现在陈诚手里掌握的兵力非常可观,共有六个集团军所属的17个军,三个炮兵团和三个工兵团,还有一个负责临时省会内乡县城治安任务的宪兵14团。这时第一战区的兵力配置之雄厚,达到了抗战后期全国各战区之首。

    陈诚为了确保西安、巩固陕南,对一战区的防御态势进行了调整,将重兵集团以伏牛山为根据地,固守豫、陕边境交界处的潼关、朱阳关、西峡口、荆紫关等要点,以控制豫陕公路。他将主力以公路为轴,呈辐射状纵深配置于山地,而将炮兵部队配置在南阳、镇平一线,用以扼守豫南平原,准备对付日军坦克集群,阻止其机械化部队南下……

    这段时间,蔡继刚始终在恪守自己的职责,代表军委会监督各部队执行命令的情况。这期间,蔡继刚每天都在研究战役计划,也在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蔡继刚判断,危机并没有解除,日军大本营一定在酝酿着新的进攻,下一场大战的爆发点会在哪里?目前豫西南、陕南一带国军重兵云集,战事不大可能发生在第一战区管辖的地域内。蔡继刚的眼光越过黄河,落在了扼守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汉。根据情报,这个地区传递出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

    5月25日,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和第5航空军司令官山下琢磨中将,携众多参谋人员飞抵武汉,分别将其战斗指挥所推进至汉口。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已将主力集结在长江沿岸,原隶属日本本土军的47师团和新征招的十万余补充兵员也抵达武汉,用于补充和加强第11军的战力。更令人关注的是,曾在东京担任防空任务的最新4式战斗机第22战队,最近也被调到武汉机场。这说明,南方的日军主力第11军要有大动作,难道日军准备第四次进攻长沙?

    在此之前,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的几位前任,曾指挥第11军同薛岳的第九战区进行过三次长沙会战,三次都以日本第11军的失败而告终。如果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是否还能守住长沙?

    经过仔细分析,蔡继刚得出结论:薛岳的第九战区辖区内将要发生激烈的战斗。目前蔡继刚在第一战区已无事可做,不如向军委会提出申请,将自己调到战事可能爆发的地点——第九战区,到了那里,或许还能有一番作为。

    蔡继刚拿出纸笔,准备给军委会写一份详细报告。

    佟满堂坐在父亲和妹妹的坟前,他已经不吃不喝在这里坐了十几个小时。

    父亲和妹妹的坟在岗子村的南边,一片地势起伏的土岗断崖下,这里埋葬着佟家十几位先人,属于佟家的祖坟。

    天色渐渐暗下来,坟地里静悄悄的,断崖下是一丛丛野生的攀援植物,爬满了山崖的垂直面,茂密的枝叶在晚风吹拂下沙沙作响。放眼望去竟是满目苍翠,郁郁葱葱。

    铁柱悄悄走来,他壮着胆子小声哀求道:“哥,回家吃饭吧。”

    满堂沉默着,他哪儿也不想去,就想坐在这里,这里离爹和妹妹最近。

    铁柱继续哀求:“哥,少林哥给咱送了点吃的,咱娘吃过睡了。哥,你先吃饭,吃完饭俺陪你来……”

    满堂猛地站起身,一脚把铁柱踹了个跟头,只说了句:“滚!”说完他又坐回了原处。

    铁柱无奈地走到不远处,也坐下来注视着满堂的举动。

    满堂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只觉得胸口被什么重东西压住了,几乎透不过气来,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过这种感受。

    娘疯了,爹和妹妹死了,这个家真的完啦!满堂真切地感受到绝望,他需要把一些事情想明白,否则他为什么还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要为今后活着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满堂是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粗人,平时也很少动脑子,属于混沌未开那类的农村青年。这类人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伦理观念,却缺少国家与民族的概念。他只知道自己生在中国,是个中国人。至于国家是什么,他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因为国家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他也从来没有感受到国家的存在。他只知道遭遇天灾后,自己和家人饿得眼睛发绿时,国家似乎并不在意,而且有人继续以国家的名义前来派粮、派捐。满堂始终认为,既然国家这东西不在乎他的死活,那他又凭什么要在乎国家的死活呢?

    满堂也闹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来中国,国家为什么要和日本人打仗。你们愿意打仗就打吧,凭什么又总把自己和家人卷进去?他以前没接触过日本人,不知道日本人是好是坏,只觉得他们办事还算地道,就冲拿出军粮救济老百姓这一条,就比咱自己政府强。可问题是,日本人咋就属狗脸的,说翻就翻呢?他们给的粮食还没来得及吃完,脸就变了,光一个岗子村就被他们杀掉这么多人。娘被吓疯了,爹和妹妹死得这么惨,这是为什么?满堂翻来覆去也想不明白。他只知道自己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从踏进岗子村那一刻起,满堂的心中就被仇恨填满,如果他还要继续活着,那么从今往后,他活下去的理由就是杀日本鬼子,给爹娘和妹妹报仇!

    满堂想起了东家陈家兴的那句话:“政府就是再不好,也是咱中国人自己的政府,我们就是再委屈再难,也不能胳膊肘朝外拐,帮助鬼子打中国人,这么干对不起祖宗啊!”

    每当想起这句话,满堂就懊悔得恨不能撞死,他对不起陈老爷,也没脸见爹娘,更没脸见佟家的列祖列宗。多少年以后,佟家的后代子孙们翻开佟家家谱,都会指着满堂的名字说,这位先人当过汉奸,给咱老佟家丢尽了脸……

    爹的坟前立着块木牌,上面是陈少林写的“佟春富之墓”几个字,新堆的坟头后长着一丛丛野酸枣刺,细小的叶片点点翠绿,洒落在荒野间,灌木丛的枝条在夜风中微微颤动,苍白的月光从背后洒来,勾勒出一大一小两个坟冢的轮廓。陈少林说,如今兵荒马乱的,连石匠都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