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内病外治腹穴疗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的毫毛部,沿着足背到内踝前,上行小腿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交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上达小腹,夹着胃旁,属于肝,络于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部的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5。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经脉》)。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分支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大腿内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腧穴通路:还出于前,浅出腹前,上行经腹、胸部,终止于锁骨下缘)。肾脏部直行的经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喉咙夹舌根旁;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二)奇经八脉

    1。 任脉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向前上行经阴毛部,沿腹内前正中线向上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

    2。 冲脉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行至胸中而散,并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3。 带脉循行

    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4。 阴维脉循行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5。 阴跷脉循行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沿小腿、大腿的内侧直上,经过*,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的上面,过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skbshge

二、腹部经脉与腹内脏腑属络关系()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有属络关系的经脉所联系的脏和腑互为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和脏腑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病变时能够相互影响,治疗时可相互为用。

    skbshge

三、腹部的气街、四海、根结() 
1。 气街

    气街是指经气汇聚通行的共同道路。十二经脉的脉气,在正常情况下沿着各自的路线运行,而循行至头、胸、腹、胫(腿)等处时都共同集中布散归结于一定的部位,即是气街之所在。《灵枢·卫气》中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基于这一理论,分布于腹部的腧穴可以治疗局部和内脏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疗四肢病症。

    2。 四海

    海是指十二经气血,像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部位,就像江河流入大海一样,《灵枢·海论》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四海的部位和所输注的腧穴是:“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四海概括了人体经气的生成、输布、聚集的4个主要部位。上腹部的胃为水谷之海,其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上输于上焦,是营卫宗气和血的化源。起源于下腹的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伴足少阴经上行,《难经·六十六难》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元气以三焦为通道分布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相互联系,主持全身气血津液。

    3。 根结

    “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十二经气出于四肢,向上归聚于头、胸、腹部3个部位,反映了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标幽赋》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这里的“四根三结”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根结理论强调了人体头、胸、腹部与四肢的密切联系。

    skbshge

四、腹部经脉与全身的整体关系() 
循行经过腹部的经脉,与胸部脏器、头面五官及四肢均有密切联系。

    足阳经起于头面部,经过咽喉与胸部,下行经过腹部,沿下肢到足。足阴经则起于足部,上行经腹部,向上通过横膈,经过咽喉,到达舌、咽喉及眼。所以,应用腹部的穴位可以治疗头面疾病和下肢的疾病。另外,虽然其他经脉体表循行不直接分布于腹部,但通过经脉的走行出入、脏腑的属络贯注等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1。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灵枢·经脉》)。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手掌大鱼际边缘,出拇指桡侧端。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沿着臂侧走向食指的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 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灵枢·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沿着胸内出于胁部,当腋下3寸处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与少阳三焦经相接。

    3。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灵枢·经脉》)。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向下通过横膈,联络小肠。上行支脉,从心系向上,沿咽喉至目系。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行至肺,再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桡侧至末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4。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灵枢·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沿着食指桡侧缘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交会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再向前下行到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膈肌,属于大肠。颈部支脉,从锁骨上窝分出,上行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夹着鼻孔到鼻翼两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5。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灵枢·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臂上行前臂外侧桡骨尺骨之间,通过肘肩,沿上臂外侧上达颈部,交出足少阳胆经的后面,向前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胸中的支脉,从膻中向上,出于锁骨上窝,上走颈外侧,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方,再屈曲向下至面颊,到达眶下部。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相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