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相换用。
各种农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异。对于阳光、温度和湿度的反应和变化也必须了解。有些农药适应性强,如西维因、多菌灵、2,4…滴等;但很多农药则不稳定,如氟乐灵、敌克松遇光容易分解,代森锌在高湿度下易分解等。大多数农药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均不很稳定,所以在贮藏保管和使用条件方面都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农药的毒性差别也很大。有些农药容易通过皮肤、黏膜而进入人体,有些则只能通过消化道而被吸收后引起中毒。熏蒸剂则可以通过各种通道特别是呼吸道而进入身体,因此危害很大,必须在特殊的操作和防护条件下才能使用。毒性的大小差别也很大,如涕灭威、呋喃丹都属于剧毒,中毒剂量在毫克级,而*、*等的中毒剂量则在数百数千毫克级,比较安全。
农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中特别是气象气候条件)所表现的效果也会有变化,有时是很大的变化。因为农药对有害生物所发生的致毒作用方式、作用强度、作用的持效性等都是其生物活性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综合表现。例如,抗蚜威、杀虫双等具有一定熏蒸作用的杀虫剂,在气温较低时熏蒸作用不很显著,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则熏蒸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毒力则在气温较低时比较强,与过去使用的滴滴涕的性质很相似,这在毒理学上称为“负温度系数”效应。有内吸作用的农药在一天的傍晚或清晨内吸作用比较强,尤其是傍晚最强,因为傍晚时作物叶片和根系的生理吸水力最强。毒力试验的结果表明,内吸作用的强度是与植物吸水力的强度呈正相关,而植物吸水力在24小时内呈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农药的适宜施药时间也要根据农药的特性来选择,才能取得预期的防治效果。
skbshge
第二节 农药与农药剂型的关系()
任何农药均必须加工配制成为特定的形式才能投入实际应用。商品农药都是以某种剂型的形式到达用户手中的。农户使用时所面对的农药都是一些已加工好的制剂,而不是工厂所生产的农药原药,除了熏蒸剂外,原药均不能直接使用。
大多数农药剂型在使用前须经过加水配制成为可喷洒状态才能使用,只有粉剂、颗粒剂、拌种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可以不经过配制而直接使用。农药的配制并非简单的事,例如乳剂、可湿性粉剂在配制时对水质也有严格要求,否则配出的喷雾液性质不稳定,不能充分发挥药剂的作用,甚至会影响药液的雾化性能。关于这个问题可参阅第三章。
各种剂型都有一定的特点和使用技术要求,使用时必须根据这些特点和技术要求认真处理,不宜随意改变用法。例如,可湿性粉剂只宜加水喷雾,不能直接喷粉;颗粒剂只能抛撒或处理土壤而不能加水喷雾。
农药加工成一定的剂型以后,性质变得更为复杂。剂型必须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贮存期间不致很快变性。每一种剂型都有一定的剂型结构和组成,保存和使用时必须根据某种剂型及其制剂的特性,按照规定的方法操作。
剂型和制剂的稳定性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浓悬浮剂、乳油等高浓度液态制剂,在冬天的低温下长时间存放,可能会发生结块、结晶析出等剂型破坏现象。很多乳油制剂是以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族溶剂来制备的,在高温下这些溶剂会逐渐蒸发散失,使乳油制剂的含量和浓度发生变化,进而还会导致农药有效成分析出,不能再使用。可湿性粉剂及喷撒用粉剂在贮存不当的情况下会发生粉粒絮结现象,从而影响粉粒在水中的悬浮能力以及粉粒在空中的飘浮能力,这种剂型性质的变化都会影响药剂效力的发挥。我国南方的潮湿高温、北方的严寒低温,对于各类农药剂型的贮存都是不利的。在一家一户购药和用药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skbshge
第三节 农药与防治对象的关系()
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种类极多,各地差异也很大,甚至同一种防治对象在不同地区的行为也有差异,危害习性也有变化。要做到正确地使用农药,正确认识防治对象的特点和习性是很重要的。例如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据报道,在北方稻区有效的药剂,在广东稻区却表现出效果不佳。在河北省防治小麦长管蚜很有效的氧化乐果和*,在甘肃却低效,但是杀螟松却对以上两地的麦蚜表现出同样好的药效。这些现象比较复杂,它要求用户对农药品种以及用药量的选择持慎重态度,而不应草率。作为生物有机体,病菌、害虫、杂草乃至鼠类,在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中,它们的耐药力也会有变化,这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各地植保部门都出版了各种关于当地农作物病原、害虫、杂草习性和危害特点的书籍和手册,这些出版物可以作为选用有效农药的依据。不少农民由于不认识病害和虫害或不知道对某些病、虫害有效的对口农药,从而误用农药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这种情况至今仍屡见不鲜。
skbshge
第四节 农药与农药使用手段的关系()
所谓使用手段,是指喷洒和施用农药的工具和器械以及正确的操作技术。防治病菌、害虫、杂草所使用的农药,如果把它比作弹药,那么,使用这些弹药必须有一定的武器和使用技术。武器和弹药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领来使用才能命中靶子。农药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我们把防治对象也称为“靶物”,把其栖息活动区域称为“靶区”或“有效靶区”。这些靶区和靶物就是使用农药时应该达到的部位。
正如武器有多种多样,农药的使用手段也是如此。除了同一种器械而生产厂家的型号不同以外,各种农药所使用的器械和机具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性能,使用者必须正确了解所选用的机具和器械的性能、特点,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农药各种剂型的施用方法来看,施药机具的主要类别有喷雾机具、喷粉机具、颗粒撒施机具、油雾喷射机具等。但每一类机具中又有很多种类和型号,以便适应各种特定的需求。在各类机具中,喷雾机具的种类是最多样的。一方面固然由于液态制剂是农药制剂中最大量的、变化最多的剂型,另一方面是因为液态制剂在田间喷洒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喷雾机具的性能。液态制剂必须借助于喷雾机具而实现其雾化,使药液分散成为细小的雾滴,才能在作物上覆盖均匀,以便有效地命中有害生物靶标。但由于防治对象的种类差别很大,它们所为害的作物种类之间差别也很大,要使药液有效地打到靶标或靶区上,只靠一种手段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例如,对棉田和麦田的喷雾,如果都采用常规喷雾器械(如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压顶式喷雾,那么在棉田中的棉株上层叶片受药多而下层叶片受药则明显减少;但在麦田中情况恰好相反。对棉田来说,这种喷雾方法对防治盲椿象是有效的,而对于伏蚜和棉铃虫效果就很差。对麦田来说,这种喷雾法对缢管蚜、小麦吸浆虫是有效的,而对于小麦赤霉病、麦穗长管蚜则效果不佳。这类问题在液态制剂的使用中十分普遍,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就不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施药机具,从而使防治效果受到影响(图1…1)。
喷雾机具的性能,一方面受机具结构和动力部件性能的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机具操作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影响。根据我国多年来的情况,要把喷雾机具使用好,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必须严格、认真地按照机具的特性和操作要领进行作业;二是必须认真保护该机具原有的技术性能,不能任意改变或破坏,更不能任意改动原有的设计和零部件。由于随意改动原设计部件而降低甚至破坏机具性能的情况在各地十分普遍。例如,把喷孔钻大甚至摘除喷头,从药水开关孔直接喷射药水(有些地方称之为“喷雨法”),实际上已经不是喷雾而是洒水。
图1…1 农药粒在株形不同的作物田的沉积状况
1.小麦田(地上沉落较多)2.棉花池(地上沉落较少)
有些除草剂由于细雾飘扬会使作物受到药害,不仅不能喷细雾,反而应采用较粗雾滴喷洒法使较大的液滴直接落到杂草上。因此,设计了一些专用喷头,如激射式喷头及所谓可控雾滴喷头等。
不同大小的雾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