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去春回。它们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泉水等水源或者有地下水存在的湿润凉爽处,就用嘴衔着羽『毛』『插』在附近做“标记”。人们沿着飞行路线追踪候鸟的痕迹,特别『插』有羽『毛』的地方,寻找地下水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们称燕子是“寻找地下水的向导”。河南内乡朱凹村旁的一口井,就是根据燕子常常群集休息和『插』羽『毛』的地方挖土施工的,这口井水量大,水质也好。
在昆虫中,大多数会在水源半径90米范围内不停地飞行、休息。蜜蜂是寻找水源地的“高手”。它们通常远离蜂巢或峰房至多不超过6500米,那些辛劳的蜜蜂是离不开水的滋润的。遗憾的是,它们饮水时间没有规律。蚂蚁更离不开水,一队向着一棵树行军的蚁群很可能是去地下蓄水池饮水。这样的蓄水之地即便在不『毛』之地也有可能找到。
骆驼、大象等对水源地也特别敏感,它的行踪会透『露』一些令人激动的消息。
根据蛙、蛇等出没的线索,挖土凿井,也可以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大自然中能为人类寻找水源提供启示的动物还很多,“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研究,一定会有所收获。
【小档案】
有的动物与水源地关系不是太密切。如水鸟,即使不停下来吃喝,也能坚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所以它们的出现也不一定预示周围就有水。隼、鹰以及其他肉食『性』鸟类能从捕获物中得到水分,因此它们的出现也不一定就表示附近地域有水源。在爬行类动物中,有的可以吮吸『露』水,也可从捕获的小动物中获取水分,从而无水也能生存很长时间。肉食『性』动物饮水一次可以维护较长时间,它们可以在捕食其他动物时获取水分。因此,肉食『性』动物停下来休息的地域,并不暗示附近就有水源。
第八章 奇特的化学气味语言——动物与环保灭虫法()
小问号
动物世界也是有自己“语言”的,只不过它不像我们人类的语言内容那么丰富、表意那么清楚,而且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经过学习研究后能翻译互通,而动物之间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和化学气味等,来相互联系或传递消息,沟通感情的。这是一种非常奇特而独具魅力的语言。其中,以“化学气味语言”最为奇妙,默默无语,却耐人寻味,对人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那么,“化学气味语言”与“环保灭虫法”是怎么一回事,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
“鸟有鸟语,兽有兽言。”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兽类中,马嘶、猿啼、犬吠、狼嚎等就是它们的语言,有的是呼儿唤女,有的是求情示爱;许多鸟儿是天生的歌唱家,像夜莺、黄鹂、云雀等歌声变幻无穷,它们自己知道为什么爱唱歌、要唱歌……
地球上约有昆虫180万种,在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许许多多昆虫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一些特殊气味来相通消息的,生物学家把这称为“化学气味语言”。它们有的用气味来向同伴发出警示:“呀,这里有危险,快离开”;有的是向同伴提醒,“对不起,这是我的领地,有我在呢”;有的是向同伴指引道路,“这是一条安全通道,请跟我走”;更多的则是呼朋引伴、引诱异『性』——那是“爱的呼唤”,科学家诙谐地说这是一种浪漫的“音符”!
舞毒蛾是一种森林害虫,对树林毁害非常严重。它就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特殊气息来挑逗、吸引异『性』的。科学家通过30年的跟踪研究才揭开这一秘密。虽然一只雌蛾体中仅仅能分泌出0。1微克引诱素,可是就这么一点点,释放在空气中,随风飘散,500米以外的100万只雄蛾也能敏锐的嗅出来:“亲爱的,你在哪,我马上就去”!嗅到雌『性』激素的雄蛾立即像苍蝇追逐腐臭那样纷纷飞去“约会”呢!由此可见,雄蛾触角上的感受器是多么厉害!
科学家受此启发,希望通过研究舞毒蛾的“气味语言”来开展环保灭虫。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消灭害虫具有很多负作用,会造成『药』物残留,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使用一种『药』剂,有的害虫体内就会产生抗『药』『性』,大大降低『药』效。环保灭虫法就不存在这些“后遗症”。科学家设想把雌舞毒蛾的『性』激素涂在虫胶的捕虫器上,从而迅速、大量地诱杀雄毒蛾。科学家还试图通过人工合成雌舞毒蛾的『性』引激素来有效地消灭这种害虫,这是一种非常经济、先进、安全、环保的灭虫方法。
棉铃虫是一种对棉花生长非常不利的害虫。科学家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已经利用人工合成技术,制造出棉铃虫的『性』激素引诱剂。1毫克的『性』激素引诱剂,放在250个左右的捕虫器内,在15亩面积内每夜能够诱杀10000只害虫,比人工或农『药』灭虫既有效又经济。
动物的“化学气味语言”原本是它们之间联系的一种信号,可是人类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创造了一种“环保灭虫法”,让有害的动物自投罗网、自取灭亡,对某些动物来说是“悲”,对人类来说是“喜”,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之处。
【小档案】
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粮食总计达12亿吨,足以在赤道上用粮食铺就一条17米宽、1。8米厚的环形公路。随着人口的日益激增,每年,这条粮食的公路都要增长1000千米。因此,利用仿生技术进行人造食品的研究是当今食品工业的重要领域。食品仿生,也称人造食品,首先要模拟天然水果、蔬菜、肉类的气味,要对天然物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把天然食物的气味收集起来,再用相关仪器进行分析,得出天然物的气味成分,再由食品调配师采用人工化合物调配出足以『乱』真的气味,采用相似的原理,科学家们最后模拟成食品的口味。解决了气味口味模拟问题,再把各种人体必备的营养成分加以科学搭配,便可以制成『色』香味俱佳的人造食品了。我国传统饮食中的素鸡、素火腿等素菜荤味,正是借鉴这一科学原理制成的。
第九章 不会讲话的老师——动物与健身()
小问号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万千生灵在优胜劣汰的无情竞争中无不练就了一番好身手,否则早已被淘汰出局,就连称霸一世的巨型动物恐龙也不能幸免。人类在了解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伟大进程中,也在不断地向大自然中的生物学习,还诞生了“仿生学”这门学科。人类自身在追求力量、敏捷、优美等历程中,更多的也是师从动物,或者说,向动物学习才获得了模仿、创造的灵感。因此,有人说“动物是人类不会讲话的老师”。那么,人类在健身运动生涯中,向动物学习了哪些有益的健身技艺呢?
动物世界中,一些动物所具有的天赋,人类早就注意到了:像燕子飞翔时的平衡术,螳螂的凶猛出击动作,蛙和海豚的优美游姿,猫的灵敏跳跃和翻身转体……由此得到启示,创造了燕式平衡体『操』、螳螂拳、蛙泳、海豚泳和猫式转体……这些都是体育运动中的仿生学,成为人类生活中一朵艺术奇葩。
体育仿生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三国时期的大医学家华佗,就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创编成一套拳法,并取名为“五禽戏”。这种“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五禽戏”是一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即:第一种动作是摹仿虎的前肢扑捉的姿态,称虎戏。虎戏威武勇猛,使肢粗壮。第二种动作是摹仿鹿伸扬头颈的姿态,称鹿戏。鹿戏舒经展脉,使腰灵活。第三种动作是摹仿熊侧卧的姿态,称熊戏。熊戏沉稳有势,流畅血脉。第四种动作是摹仿猿用脚尖纵跳的姿态,称猿戏。猿戏轻盈敏捷,灵便四肢。第五种动作是摹仿鸟双翅飞翔的姿态,称鸟戏。鸟戏轻翔轻落,神宁心怡。
长臂猿,是一种类人猿,喜欢在树上生活,很少在地面上生活。在平地上,长臂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双手高举着,像个醉汉似的。在树上的长臂猿真是行走如飞,非常灵活。一只手攀住树枝,双腿一缩,摆动身躯,像『荡』秋千似的,一撒手就抛到空中,另一只手立即抓住另一根树枝,一下子就能『荡』越八九米空间,转瞬间就消逝在百米以外。武术家模仿它,创编了一套实用的拳法,叫做“通臂拳”。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