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李元吉为了能够给高祖一个好印象,他们就采取了争取后宫支持的方法:他们和嫔妃们拉关系,给她们送礼物,在她们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这一办法果然见了效。李建成给了后宫嫔妃们好处以后,后宫的势力便完全倒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一边。此后,嫔妃们经常向高祖吹耳边风说李世民的坏话。有一次李世民的部下得罪了高祖嫔妃的父亲,高祖很生气,没调查就把李世民召到宫中痛斥说:“你的属下竟敢欺负我嫔妃的父亲,对一般百姓,就更不知有多厉害呢!这还了得!”李世民站在一旁,几次想申述事实,都没被允许。
有一次,太子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去喝酒,在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心痛剧烈,吐了血,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将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才得救。这次谋害使李世民下了除掉对方的决心,并得到了属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的支持。
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并没有因此罢休,相反更加紧了行动。虽然他们收买秦王府将领的阴谋没有得逞,但在李渊的支持下,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了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力量。在他们激烈争夺继承权的时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时机到来,李建成便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渊同意了。然后,他们就进一步提出,调秦王的部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人随同出征。还要求将秦王的精兵划归李元吉统领。这很明显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后再下手除掉。李渊也同意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密谋,想在出兵饯行的时候,派人将李世民刺死。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属官得知后,马上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个机密消息,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李世民向李渊报告了二人的阴谋,还趁机告发他们淫乱后宫之事,李渊答应第二天早朝时对质,处理此事。李世民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处理上,因为先前父亲总是偏袒他们。于是,他果断部署了行动计划。
第二天,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十员大将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发现殿边有马影闪动,心知不妥,拨转马头,回奔东宫。李世民从后面呼叫二人停下,李元吉回马张弓连射三箭,但心慌意乱之下三次都没能将弓拉满,以致三箭均未射到李世民马前便力衰而落。
相反,李世民却勒停坐骑,稳稳当当地对准李建成一箭射出,当场将之射杀。那边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伤落马,但并未致命。李世民的坐骑却为流箭所伤,失去控制冲入林中,致使李世民被树枝钩住腰带而坠马。李元吉追过去欲夺他的弓将之绞杀,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把他赶跑,最后也将之射杀。
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直入宫中面见李渊。李渊大惊失色,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答道:“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李渊眼看到此地步,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便依言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世民正式在东宫显德殿继位为帝。
这就是历史上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李渊、李元吉与李建成,三方势力鼎足而立,一场枪手博弈在所难免。在这场枪手博弈中,李世民能够成为最终的赢家,从客观情况来看,是因为李渊贪恋女色、听信谗言;但从主观来看,在这场权力争夺的枪手博弈中,李世民采用了先发制人的博弈策略,才使他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在枪手博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当我们与对手势均力敌时,能够维护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只有采取先动策略,抓住时机,才能获胜。如果李世民稍有迟疑,放虎归山,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不善于主动出击,面对绝好的机会,犹豫不决,结果错失良机,空余悔恨。在商业竞争中,在你不争夺,别人就会把你吃掉的情况下,应该当机立断,先发制人。
数年前,当互联网先锋scape推出划时代的互联网浏览器时,比尔盖茨并没有重视,认为互联网浏览器只不过是一个上网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真正来临的时候,sc印e竟然占有80%的市场份额,几乎成为所有人通向互联网的门户,并且,sc印e展开了其通过浏览器来掌管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宏大战略。那时,盖茨方才醒悟,大呼不好,急忙调整战略,动用人力财力,尽快推出了微软浏览器。终于,仗着财大气粗,经过几年的奋战,微软浏览器抢下市场80%的份额,从而将scape一举击败,并将微软就此转到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平台。
如果微软当年没能赢得浏览器之争,今天的软件业界也许就是另一番格局。盖茨应该庆幸当年醒悟还算及时,但是,因为盖茨的疏忽,微软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巨大的开发费用和因免费政策而失去的收入。从此,“先发制人”成了比尔盖茨的核心战略,多年来,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均被盖茨“先发制人”的战略扼杀在摇篮之中。
博弈智慧
不管是在生意上、感情上,还是职场上,当先发制人的策略能够为你赢得最大的利益时,就要痛下决心,迅速执行。尤其在生意场上,如果过于顾忌感情,对事情的判断就会不够理性,犹豫不决之时就会错失许多绝佳的市场机会。
第121章 借力打力()
如果你的实力不够,又没有出手必胜的杀手锏,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下面的案例对你也许有所启发。
在美国鲑鱼市场上,主要有红鲑鱼和粉红鲑鱼两个品种,两者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多年来一直胜负难分。
最初,粉红鲑鱼的销售商大获其利,无论知名度、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强过红鲑鱼销售商。因此,粉红鲑鱼一直就如同霸主,占据了美国大部分的鲑鱼市常
对此,红鲑鱼销售商十分烦恼,训斥推销人员没有能力,发出调整期限:“给你们90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
90天后,红鲑鱼卖得真的比粉红鲑鱼好。红鲑鱼销售商大喜,召见了全体推销人员了解情况,销售人员据实汇报。原来,他们改变了以前那种自我夸耀的宣传口号,对外宣传口号为:“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
红鲑鱼销售商听了这一口号,拍案叫绝,奖励了他的下属。
这就是借力打力的好处,与其以卵击石正面对碰,还不如借力打力,借对方之名做文章,旁敲侧击,得其剑走偏锋之妙。
在博弈场上,要懂得“借力打力”。有些时候,自己出头会使实力受损。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跟对方抗争时,精明的人就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对付对方,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使自己暗中获利。
三国时期,在群雄并起危险四伏的局势中,曹操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其善于借力打力,他把别人捧上前台,自己在幕后操纵,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离洛阳,回去整顿兵马,并会同袁术、袁绍、孔融、马腾、孙坚等十七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在这些人中,曹操拥有较强的实力,作为发起人,理应以他为盟主,然而,他却主动谦让,把盟主位置让给袁绍。袁绍心甘情愿地当了冤大头,结果在群雄逐鹿中四面受敌,力量慢慢削弱,最终被曹操吞并。
在这场博弈中,曹操借力打力,借势灭势,不仅打击了董卓,同时叉削弱了袁绍,可谓一举两得。后来,曹操杀入洛阳消灭董卓后,把汉献帝当成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丞相,对各路人马进行讨伐。这是借力打力的手段。
与曹操相似的还有李渊。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后没有着急称王,而是用借力打力的计谋,他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道:“当今能称皇为帝的只能是你李密,而我则年纪大了,无此愿望,只求到时能封为唐公便心满意足,希望你能早登大位。”
李密得书后十分高兴,对将佐们说:“唐公见推,天下可定矣。”
自此以后,李密十分信任李渊,常和李渊通信息,双方也没有争斗,而是专心与隋朝主力决斗。几年后,李密消灭了隋朝最精锐的部队,自己的队伍也只剩2万人马。这时,李渊出兵不费吹灰之力便收降了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