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监国-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瑄摇了摇头,“寻常她都在屋子要不就是花园,能和她说话的也就是她身边的几个女史。她病了六年,身边的人都没换过,很是贴心。”他看她神色有疑,不由得道:“你怀疑这些人?可是我问过也搜过,还是没有。”

    都是身边的老人,突然这样有时为了点什么?她想起桩传言来,试探道:“我听说渝王叔一直对你颇有微词,是不是你们这回吵架影响到阿嫂了?”

    长孙瑄面色一僵,看她探究的目光撇开了眼睛,“没有,我同他说话大部分时候是避着持仪的。再说她要去看阿爷,在渝州也不过住了三五日,我总不能叫她散心的时候还添堵。我晓得你的意思,这来回路上都很太平,没遇上什么事什么人。”

    渝王和长孙瑄翁婿的问题老生常谈。老头儿忙忙碌碌一辈子,年岁大了,好游山玩水,本来生性豁达,可不晓得为何只对长孙瑄疾言厉色,若不是长孙奂赐婚绝不肯能把女儿嫁给他。

    这回只怕也少不了训斥,她见他面色不好也没再深问,只道:“五哥你别急,我在府里左右无事,都说旁观者清,阿嫂这珠子我想办法替你找一找,你这两日多陪陪她,把她的情绪先安抚下来。”

    长孙瑄应下,颇为无奈地去了。

    话是撂下了,可怎么接近崔持仪的园子?崔持仪现在是视长孙姒为洪水猛兽,昨天还没如何呢就闹了两场,这回知道她要登堂入室,还不得把汉王府给掀了!

    她埋着头苦思冥想,最后把目光落在包袱上,得了,换上郎君的衣衫吧,能蒙一回是一回。等她收拾停带着烟官当溜达到崔持仪的园子时,远远地看见夫妇二人深情款款地说话,她默默地把脚收了回来,站在一丛竹子跟前发呆,进还是不进?

    身后簌簌的有动静,她一扭头就看见慕璟那张命带桃花的脸,不由得翻了个白眼,低声道:“怎么哪都有你?”

    慕璟探了脖子往院子里看了一眼,笑眯眯地道:“哎,小爷今儿都没出去逛,专程来帮你的忙,我知道你想进去。”

    所以呢?长孙姒抱着肩等他的下文,慕璟得意洋洋道:“小爷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把他们和院子里的娘子们全都带出去,激动不,感动不?”

    长孙姒怅惘地望天,“有条件不?”

    “叫声慕璟哥哥听听?”

    “滚!”

    慕璟看着一边烟官不善的目光,哼一声,“我就开个玩笑,看你们两个,真没劲儿,等着!”他整了整衣衫,也不知道从哪里摸了把折扇出来,一步三摇溜进去了。长孙姒低头看着手里的暖炉,浑身打了个冷颤。

    当她再听到脚步声的时候,长孙姒惊愕地看着慕璟领头,一拨人浩浩荡荡有说有笑去了别处。烟官瞠目结舌,“别说,慕中书还颇有能耐!”

    长孙姒没心思管他是怎么把人给诓出来的,扯了烟官就进了崔持仪的屋子,在她的床头一眼看见了传说中的锦盒。

    烟官打开闻了闻又给放回了原处,“没有什么味道。”

    长孙姒东瞅西瞅,就听烟官感叹道:“看看别家的娘子,寝居多么雅致,多么秀气”一转眼看到长孙姒幽怨的脸,缩了缩脖子,正儿八经找东西去了。

第123章 流光似锦(二)() 
无论高门还是寻常,娘子的寝居里落得尽是旖旎的心思,比如远在京城的昌奴,屋子那般混乱,可床帐上到底绣着相思的虞美人;再比如崔持仪,墙上挂着长孙瑄的画像,卷头几上堆着满满的诗稿,还有摊开的热闹的市井话本,无一例外全是缠绵悱恻的情意,。

    长孙瑄和崔持仪的感情是一段佳话,但是这么大规模地出现在她眼前,长孙姒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很是郑重地放回了原处。

    烟官正站在铜镜前打量发钗首饰,对着日头看了半晌又凑到鼻下闻了闻,转过头来叹气,“殿下,婢子就纳闷了,您说好端端地这么些珠子怎么就没有了?一颗颗拿起来还得费半天功夫,夜里又安静,外头还有人守着,汉王妃浅眠又生性敏感,匣子就放在床头,离得那么近她会不觉察?”

    长孙姒正俯身看矮几上的茶壶,随口道:“你给她把过脉了么,可是有人给她下了药?”

    烟官摇头,“她现在见到陌生的娘子,有一种莫名的敌意。婢子倒是问过了,王妃半夜第一回醒了用了茶,若是那时候下药,不会过了一个时辰又醒了。”

    “是么?”长孙姒随口应了一句,从袖子掏出来一张干净的帕子顺着壶身抹了一遍,递给她,“你闻闻。”

    “醉心草!”烟官低叫了一声,险些把帕子给落到地上,“不是,殿下,您在渭川遇险,赵克承说那怪老头儿用的就是难不成,那案子和汉王府也有什么干系吗?”

    “也不能这么说,”她把那茶壶拎起来顺便揭了垫巾,平坦光滑的檀木,当中还雕着一株辛夷花,“听闻你们也用醉心草入药,只是觉得有些巧合。高家和剥皮案都出现过川乌丸,宋氏兄弟和谢家的案子,同有天仙子,结果都指向一件事情。若是”

    她终究没有把话说出口,一件两件也就算了,自高家案子出了后,往后每一桩都像是有人提前知晓,总能捏住最核心的所在给她送来提示,比如那四枚铃铛,再比如每两件案子都会有相似的线索,而且格外巧合的是这四件案子溯本逐源,就是南郭案。

    再按照陀哥儿的说法,长孙瑄暗中帮助过贺季,也对南郭深尊敬有加。所以这两件事理所应当的会有相同的线索,于是,醉心草出现了?

    是提醒还是嘲笑,若是提醒,当年涉案的人几乎死干净了,除了失踪的苏长庚;若说嘲笑,宝幢上微笑的弥勒反而更加能证实这种说法。可是谁能未卜先知?旧案的始作俑者,或者是南郭家门客?无论是谁,已经可以来左右朝堂事态发展了么,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是长孙瑄在南郭深的案子里又扮作了什么角色呢?帮凶,或者拔刀相助?如果有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崔持仪最近如此反常就有了合理解释;毕竟自己总是被人强行扯到南郭旧案了,有牵连的人都脱不了干系。

    长孙姒耸了耸肩,为自己的无辜哀叹了一声。回过身来却一眼看见帘子后头站着个灰衣的嬷嬷,四五十岁,面目肃正,站在不见阳光的角落里正阴恻恻地望过来。她吓了一跳,出声前烟官以前拦在了她身前,怒道:“什么人,出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眼神不好,站在阳光下的嬷嬷倒是眉目和善了些,规规矩矩磕头请罪,“婢是汉王妃身边伺候的嬷嬷孙氏,领了汉王殿下的令来拜见大长公主,老婢冒失,惊吓了殿下,请殿下降罪!”

    “啊,”长孙姒眨巴了几下眼睛叫她起来,“汉王有事?”

    孙氏道:“汉王殿下担心殿下在王妃院子里游赏迷了路,就派了老奴来伺候殿下,殿下所问老婢俱会照实回答。”

    汉王想得周到,烟官却担心因为齐氏的事情,长孙姒会对嬷嬷格外排斥,见她的神色无异样,这才开口询问:“方才没听见声响,嬷嬷是如何进来的?”

    孙氏又告了一次罪,侧了身子比了一个方向,“王妃喜欢园子里种的辛夷,汉王殿下就在这屋子后开了道小门,可以直通园子,殿下请随老婢来。”

    她在前头引着,过了书柜便是一道富贵石榴的落地罩,绕开屏风抬眼就能看见紧阖的几道直棂门。

    孙氏道一句殿下稍后,便矮着身子过去,吱呀一声推开其中一扇,园子里暖融融的景致瞬间踏进屋子里来。

    门口横着跨水的石桥直通对岸,岸边遍植了辛夷树,想来过些日子也是繁花似锦。孙氏回过身来笑道:“到了辛夷花苞满枝,王妃便极喜欢坐在这处,天气晴好也会去院子里走走。”

    长孙姒点头道有劳了,问道:“这门寻常都不锁?”

    孙氏掩上门摇了摇头,“这倒不是,汉王殿下怕王妃独自出去,身边没人跟着,钥匙便由殿下亲自保管。这些日子花没有开,门一直是锁上的,今儿殿下特意命老婢领您来瞧瞧。”

    “汉王没有把钥匙给过什么人?”

    孙氏说是,“今儿是头一回,这门自打有了钥匙,都是在殿下身上。”

    长孙姒笑,回身看了那石榴地罩,不免有些唏嘘,孙氏低声解释道:“王妃自从没了小世子,精神头一直不好。虽说这多子多孙的寓意,可到底触景伤情,殿下也想着换过,可王妃喜欢这再也不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