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行者-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很奇怪的校训,无论形式,抑或内容,大概是古今中外独一份的,弥足珍贵。

    倒是有些好奇,小小的孩童,能否看懂这些……”

    《少年中国说》的文体特殊,确实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因质量过高,也没什么好评论的。反倒成了一种时尚,许多人学着作,风气一开,甚多文白夹杂的文章便出现了。但多数人处理不好,写的不三不四,闹了许多笑话。

    至于孩童能否看懂,后世一位学生,是如此回忆的:“校前有两碑,本是粗石,被人抚摸多了,十分平滑,光可鉴人。上面是天下闻名的诗文,秋枫书院的学生,没有不会背诵的。所以现今的人,若忽然被问及诗词,脱口而出便是‘床前明月光’,或是‘红掌拨清波’。

    秋枫书院出来的人,条件反射的回答,则是‘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还是颇有意思的。所以一位校友曾经笑言,遇着别人,判断他是否为同类学校的人,便突兀地问这一句,效果显著。

    在少小的时节,对于这一诗一文,并不能理解。老师通常情况下也不提,只在开学的那日,严肃地为大家解说一下。而学生背诵,则是自发性的传统,并不需要别人催促,这是与别的学校区别的地方。

    小小的年纪,很难明白内容的含义。所以背诵的时候,常会想到别的事上去。但有一点,倒是没有变过。在这诗文中有一股‘气’,说不清,道不明,雄壮辽阔,激励人心,学生一直受到影响。

    这样说,似乎有些玄乎。其实不然,正如幼时读李白的《蜀道难》,同样是不理解的,即便是文意也不懂,更不要说其中的典故了,但依然会为那气势所倾倒……”

    文章的影响,在静静发酵。

    它的内容,成为时下议论的焦点,就连在公交站等车的时候,也能听到人们的谈论。大家对它推崇备至,喜爱极了。尤其最后那句荡气回肠的“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风靡天下,人们脱口便能说出。

    义气昂扬,这个社会似乎忽然明朗了许多。

    这一诗一文,有它们深远的文学价值,这在后世的文学史中,都有论述;同时,它们也有现时的行动价值,此处暂且不提;此外,它们还有在学校方面的价值。

    “有人说,秋枫书院的成功,在于社会的捐献与支持。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那些实物,并不能有如此恒久的价值。正如,它们在很多年前,便不需要捐献与支持了。而屋舍也已一再翻修,模样的变化,与起初没什么相似的地方。所以说,它们的成功还在于精神上的坚韧。

    世人皆知书院门前,有两块石碑,刻写着第一任山长的诗文。

    书院的成功,就在于这两块石碑,它们才是真正的基石。有此昂扬不灭的精神,即或校舍一再变迁,也能始终保持着原来的艰苦卓绝。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将碑文印在灵魂深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自亚欧《秋枫书院杂谈》

    在这诗文搅动风云,引起天下骚动的时候,许多人或许会好奇,身为作者的张斯跑哪去了呢?他是公共人物,并不难查找,而他近来的举动,确实也不够低调,一直惹大家注目,报刊很快就在他的行迹摆在了读者眼前。

    “张斯率桃源中学老师横扫各大高校,引起阵阵轰动。”

    听着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去踢馆么?

    待细看了文章,才会知晓,原来他们去各大高校做演讲,劝学生支教去了!一个多月的光景,从北往南,将华夏最著名的大学,狠狠地撸了一遍。为了怕他过于疲惫,影响效果,张相文等人轮番出击,替他压阵。

    在报纸上宣传,和站在眼前呼吁,有很大区别?

    回答简单:不是很大,是相当大!

    当张斯领着众人出现在学校的礼堂中,尖叫声四起,掌声雷动,就连校外的人也能隐约听见。这些学府中,本都是高学历的人,知识分子,不该做出如此举动。而他是许多学子的偶像,再加上近来的风潮影响,众人不免有些克制不住。

    通身的长袍,笔直硬朗,很显气质。

    他们一个个上台,侃侃而谈,进行最明目张胆的劝说。

    学生反应热烈,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媒体便跟着他们的脚步,记录下每一次的盛况。为了制造这种全民狂欢的气氛,媒体人也做足了功夫,就像在做一档大型电视节目,设备高端齐全,人力充足,资源大幅度倾斜,全力支持。

    张斯为了造成影响,不单未拒绝他们,还选择了与媒体合作。

    媒体乐意之至,简直欣喜若狂,为了整体的效果,派来了专门策划的人。这些人为张斯的团队安排车程,时间井井有条;为他们提供信息,评判各所学校的实力与特点;为他们包装服务,包括衣着化妆……

    当电视与报刊同时全程报道时,果然引爆了热点。

    这是一场不可复制的节目,赛过所有真人秀,关系重大,会发生深远的影响。民众每天关注,难以自已,确实陷入一种全民狂欢的氛围中。

    张斯的团队则借助媒体的力量,将效果和影响无限地扩大。

    skbshge

第五十七章横扫学府() 
“在座诸位,大多比我年长,故而不需我来教训什么。自己做出的选择,才不致生出后悔,我只有一言须得交代明白:我并非来求大家帮忙的,义学的孩童,亦不必大家来同情。我只提供一个机会,非了自己,非为了孩童,只是为了在座诸位!

    至于能否成全你们自己,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与我无干。

    但丑化要说在前头,申请报名尽管去,我却不敢保证都会得到录取。所关教育大计,宁缺毋滥,若非品德笃厚,才学过人,我们一律拒之门外!”

    ————引自《张斯在燕京大学演讲》

    “当日与政府商谈,他们曾经提及,可下一条规定,强制调毕业学生,前去支教。我们予以拒绝,这虽是一个办法,可迅速解决眼下困难,却实在是华夏人的耻辱!

    逢此众志成城的时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却不见年轻的学子主动站出来!得受高等教育多年,这便是你们学得的东西?你们的勇气,你们的担当,都跑哪去了!若只能教出这样没出息的人才,我们宁愿毁弃校舍,绝口不提兴办义学之事!”

    ————引自《代表团在水木大学》

    “进校门之前,有无数的人劝我,让我不要再徒费功夫,轰轰烈烈的时代过去了,让大学生做些热血正义的事,比登天还难。

    他们说的是对的,你们懦弱的如同臭虫。

    当我站在这儿的时候,许多人见过看过去,纷纷低下头,不敢接触!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们心虚么?是什么让你们惭愧么?是什么让你们面红耳赤么?若有人敢站出来,义正言辞地告诉我,我立即率人离开,绝不多言一句!”

    ————引自《在东南大学行迹》

    “我们想看到有活力,有责任的学子……”

    “社会上的评价,总结起来只有两个词,说来与诸位听听:假冒伪劣,暮气沉沉……这非我编造虚构,诸位也该想一想,为何得到这样的评价……”

    “我有一个梦想……”

    “……”

    张斯等人,一直未停下脚步,根据媒体人提供的信息与安排的场次,从北到南横扫了一遍。这一两个月,若非在车上,便是在学校的礼堂中。高校陷入了一篇狂潮,被他们鼓动的难以遏制。

    许多学生都在翘首企盼,等待他们一行人到自己的学校。

    学校方面,也比较支持,甚至主动与他们接触。因为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视频媒体与平面媒体,通力合作,影响巨大,民众时刻关注,紧紧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而代表团的口号,就是“我们只到最有实力的学校,寻找最精英的学子”,他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这么一来,他们的行程轨迹,将华夏最出色的大学串了起来。在民众看来,若是张斯没来哪所大学,证明它还不属于一流。所以各地学校,也很关注,希望代表团也能来自己这儿“横扫”一下。

    风潮鼓动,天下震惊。

    所过之处,人头耸动,围观探看者无数。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清静构思,媒体特请了保安,一路护卫,除了自己人的拍摄采访,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张斯诸人并不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