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明的猎人总能抓住每个对自己有利的时机,抓住摄政王和百官上朝的时间差,大作文章。
摄政王倒是听说了有人击鼓后,今天起的算早的,也在第一时间在卫队的保护下赶往皇宫,可在经过九龙街的时候忽然遇到刺杀,虽然那批杀手连摄政王的头发丝都没挨着,但出了这种事严重影响了摄政王上朝的心情,摄政王当即下令,清街!
而就是这个时候,按照之前密信上约定的时间,连忠带着大部城防军快马赶向皇宫,所经之处人畜走绝,声势动天。
城防军这么大的动作自然没有瞒过摄政王,摄政王得知消息时本想前去质责,但属下提议说此事恐怕有变,求摄政王谨慎行事,摄政王也是安全第一,即刻在卫队的护送下回府,派属下大将去查看情况,斩杀连忠。
同一时间,得知连忠带兵逼近皇宫的事后云太后大惊失色,连忠是谁的人动动脚趾都知道,这个时候连忠带大军逼向皇宫还能有什么目的?
肯定是逼宫,助摄政王造反篡位!
云太后虽和摄政王有不能见人的关系,但彼此之间也是猜忌的,做为皇帝生母,云太后当然是站在自己儿子这边,而摄政王多年来揽权,打压皇帝党,眼下又想对王家下手,对此云太后心里也很惶怕,王家是皇帝党这谁都知道,一旦王家被除掉,只怕摄政王要将整个朝廷都收为己用了。
先皇帝驾崩前夜摄政王爬上她的床,两人耳鬓厮磨,盘算着帝位。先皇帝说过,下任继承者得从孙字辈中挑选,可还没等先皇帝留下遗旨,人就不省人事了,这正好让云太后和摄政王钻了空子,把两人的私生子送上九五至尊的宝座。
然而如今局势不同了,摄政王羽翼丰满,稳占半壁江山,坊间朝中也不知从哪儿屡屡传出摄政王有把小皇帝取而代之的念头,这让云太后怎么不怕?
怎么办?云太后急得坐立不安,摄政王眼下要造反夺她儿子的大位,这怎么得了!不行,儿子正在金殿上,她要去保护儿子,如果摄政王胆敢伤害儿子,那就怪不得她心狠手辣!
云太后也是个不能惹的女人,当即带着一群侍卫走出天寿宫,等到了宫门口,有宫人匆匆来报,说是敬王求见。
这个时候敬王来做什么?今天的事可真够多的!
敬王不理朝事许久,也不在朝中担任任何职务,但他是皇叔当中最年长的一位,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
宫人禀告不久,敬王领着两名长相清秀的太监迎上了云太后。
“皇嫂,请听臣弟一言。”敬王跪在了云太后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进言:“臣弟听说连忠逼进皇宫了,这对皇上极其不利,为免太后和皇上出闪失,请太后一定要主持大局啊!”
云太后早急得七窃生烟,又见敬王哭得像个泪人,心里更是烦躁焦灼,“你当哀家不担心么!现在这时候哭有什么用,敬王,你既是维护皇上的,就立刻跟哀家一起去金殿保护皇上。”
“请太后即刻命亲信御林军,护住金殿,万万不能让叛军伤到皇上……”
云太后急得心焦气躁,“这还要你说!”
摄政王在宫中的势力早已过半,御林军跟他的私卫没什么两样,但云太后也有自己的亲信部属,由她的表弟亲自带领,在连忠逼入皇宫时就已全线调度,向金殿围去。
云太后没空和敬王多说,对付了两句后抬脚就向金殿方向过去。
就在这时,跪在敬王身后的一位漂亮小太监向云太后拱手,声音清脆朗朗:“太后娘娘,奴才有一计,能助娘娘确保皇上安全。”
……
皇宫正阳门前,连忠带着一万城防军,与御林军两两对峙,剑拔弩张。
直到现在连忠也不知道今天这局势是某此人精心做的局,他明明收到太后密信,要他来皇宫勤王,尽管对方御林军统帅又说他擅离职守说他造反,但连忠记挂着家里垂危的小儿子,和那个诱。人的护国大将军头衔,此时已经红了眼。
看来御林军被摄政王控制了,说不定这个时候前来上朝的文武百官都受到了钳制。
要不要现在杀进去?胜算有多大?
一名天寿宫总管太监骑马奔出皇宫,把一封信交给了连忠。
又是天寿宫?连忠飞快打开信来,又是云太后的亲笔信,信上说,只要连忠率兵包围摄政王,待勤王成功,不仅不追究今日动兵之过,还要赏他护国将军一职。
奇怪,连忠自疑地想,昨晚云太后不是写信说好了让他带兵勤王的么,为什么这信上又说“不追究他擅自动兵之过”?究竟是云太后想抹平她请求于连忠的事,还是昨晚那封信本身就是个乌龙?连忠向来只喜欢简单粗暴的事物,对这些弯弯绕绕实在头疼。
疑神间,急促的马蹄声和嘶吼声传入连忠耳中。
“连忠擅自动兵造反,来人,拿下连忠就地正法!”一名黑甲将军飞马奔来。
连忠认出那名将军是摄政王府家将,连忠后知后觉昨晚被人耍了,云太后没有写密信给他,摄政王也没有埋伏文武百官于奉天门,是有人把他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可这时明白过来已经晚了,就算他现在撤兵摄政王和云太后也不会放过他,他可不能坐以待毙了,反正跟着摄政王也别指望有出路,眼下云太后向他伸出橄榄枝,幼子又被人下毒,以此要挟他听从安排,他无路可走了。
“连忠,你这是造反,城防军兄弟们听着,凡捉拿连忠者连升三级军饷翻倍,斩杀连忠者直接晋升正三品!”黑甲将军的话说完后,城防军中有人蠢蠢欲动。
连忠见情势很快要对自己不利,二话不说提着大刀催马上前,疾速中他果决一刀迅猛挥出,一刀斩了那名黑甲将军的脑袋!
黑甲将军人头落地,现场噤若寒蝉……
皇宫前的事很快传进了金殿,金殿上文武百官无不是战战兢兢,云太后动了怒火,调出压箱底的兵力把金殿给围了,连忠突然倒戈要站在皇帝的这一边勤王,一刀把摄政王属下一名猛将的脑袋给砍了,连忠在权术上兴许不如文官,但操起大刀他就是武神。
一刀砍掉了摄政王属下,宣布他的立场,镇住了城防军,连御林军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摄政王为了安全起见已回到了王府,随后又派府上将军拿着摄政王府信印去指使御林军制敌,第一位将军惨死连忠刀下,第二位将军中途被截,印信落进了李程的手中。
李程拿着摄政王印信进宫指挥御林军保护皇上、太后的安全。
巳时末,整个皇宫都已被控制,内有李程持摄政王印信把持皇宫,外有连忠守在城门专门负责拦截摄政王。
金殿上一片叹气声。
哎,今天就不该来上这个朝。
第165章 对摄政王动手()
敲响登闻鼓的人是承元,为了能进宫面圣,当着百官的面揭发摄政王,并筹划云太后与摄政王的彻底对立,他用了状告慎王的借口,因为在云太后与摄政王还没反目之前,只有状告慎王才能被一心想动慎王的太后和摄政王重视,若说直接告摄政王,只怕早就被宫中摄政王的人抓了起来,哪还有机会登上煌煌金殿?
承元拿出摄政王当年残害太子的相关证据,并有敬王亲自作证,有不少线索都是从敬王那里得来,以告发摄政王陷害太子谋反,无独有偶,当年沈将军被害一事与陷害太子一事如出一辙,当场拿出一份草稿,出自原摄政王府中一位叫钱枫的文书先生,并将钱枫遗孀带上金殿做证,再当场请求云太后去宫中保存重要证物的天禄阁,调取当年指证沈遂将军有造反企图的那封信,拿来与这些草稿做比较。
结果非常明显,那封伪造信中的内容行书生硬,每个字细细看来都有临摹的痕迹,而且信上的字,都能从这份草稿中找到原字,而且字迹一模一样,加上钱枫的遗孀证明这草稿确实是丈夫生前遗迹,便可证明钱枫有伪造沈遂的巨大嫌疑。
其实承元说的这些众位大臣们中间好多是心中有数的,只是摄政王势力太大,没人敢管,而现在不同了,云太后摆明了要把摄政王搞死,以巩固小皇帝的权力。
“除了陷害太子,冤杀沈遂将军一门之外,摄政王在政期间杀人无数,残暴不仁,死在他手下的忠臣多不胜数,他残害无辜,败坏朝纲,将大盛天下扰得天翻地覆,是李家与天下的罪人!他当权数年,残害手足亲友,何止太子被害,三王,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