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奇女子-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心对于秦富归不归宗倒不是太在意,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不论教书识字还是做工,也不可能把村民都抛出去。

    去年之所以只安排秦家人也是刚刚开始,试试水,今年她有了经验也有了经济基础自然会照顾其他村民,要是秦富一支归了宗,秦家岗除了十几家外姓就都是本家了,而且十几家外姓也都和本家结了姻亲,关系也是很亲近的,秦坤元这个族长有威望,秦家岗就是铁板一块,不论做什么都会容易很多。

    柳心虽然心里这么想,还是问了秦坤元的一些情况,一个问题就是秦富是哪个辈分的,要是归了宗能不能和秦家合心,能不能对秦坤元这这族长的地位有威胁,请回来个祖宗可不是柳心希望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秦富这支人品行如何,特别是秦富品性如何。

    秦坤元一听心里一惊,暗暗想柳心看问题就是比自己高,一下就说到点子上了,好在秦富是小辈,这要是比自己辈分大,以后还是个大麻烦。

    至于秦富为人秦坤元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和柳心都说了。

    秦富今年五十多岁,家有百亩田地,是柳心之前秦家岗最大的地主。

    当年秦家先祖辗转来到秦家岗定居,秦富的祖父带着家人投奔而来,因为日子都过得困顿,也没在一起过日子,大家的关系就有些远。

    后来到了秦富这代,就出了秦富这么个人物,他十四五就离开家走了,多少年也没回来,家里人以为他早都死了,逢年过节还给他烧点纸钱,哪知十多年后,三十岁的秦富领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这时他祖父和父亲这辈都没了,就剩下些兄弟子侄。秦富拿出了大笔银子买了方圆百亩土地,给几个兄弟也都置了几亩地,给侄子拿了聘礼娶了媳妇,秦富这支就兴旺起来。

    听说秦富起初在外面吃了很多苦,后来跟着一伙人到了老金窝,整整待了三年死里偷生带出了金子,这才一路往回走,在回来的路上碰到逃难的姑娘,就娶了当媳妇,一路上走走停停,这样到家时就有了儿子,回到秦家岗秦富就做起了富家翁,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因为秦富见过世面,族人都受过他的恩惠,所以秦富在家族的地位无人撼动,做事也是说一不二。

    这么多年看来,秦富不但没做过什么坏事,而且非常仁义,赶上年成不好会借些米面出来,族人也都老实本分。

    柳心听秦坤元这么一说,对秦富归宗也就更没什么反对意见,就让秦坤元和秦富商量族谱,坟地和祠堂等事宜,不过也提议祠堂得大建,把族学放进去。

    也说了自己打算买些青砖用作修房子和祠堂用。

    秦坤元和秦富很快就拿出了意见,秦富出钱请风水先生,置办祭品,另外拿出二十亩好田作为祭田,等盖祠堂时族人都过来大家一起盖。

    柳心让秦牧在县城找一伙手艺好的瓦匠,和这伙瓦匠的头张师傅商量,自己盖个二进院子,祠堂也盖成一个大院子,正房三大间,两边要有厢房用作族学都用青砖的,外墙也用青砖。

    张师傅说青砖太贵,可以地下用石头上面用青砖。

    柳心也不太懂,就让秦坤元拿主意,最后确定下来祠堂就是石头和青砖混合,柳家这二进院子用石头打地基上面用青砖。

    柳心点头同意,只是提出在自己二进院子每一进都要建个浴室和净房,水能直接冲出去,外面挖个水池蓄积弄粪作肥。

    张师傅觉得也不太难,答应回去想想,柳心也没敢说什么抽水马桶,害怕让人觉得太矫情,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出来,能有现在普通公厕的标准就知足了。

    张师傅核算一下费用,如果秦家出人工、木料不用花钱的话,其他的光青砖和大坨就得四百两,石头五十两,瓦工的工费还要六十两。

    柳心先付给张师傅十两定钱,又拿出五百两给秦坤元,作为房子的材料费和伙食费,让张师傅先盖祠堂,清明前要完工,自己的房子后面慢慢盖,明天就动手,以后柳心就做起甩手掌柜,有事找秦坤元。

    这一年秦坤元都不记得从柳心手里拿出多少钱了,开始还诚惶诚恐,现在都习以为常了,可他知道,柳心对秦家的恩情这辈子也报不完了,现在只能出出力气,帮柳心干点活,秦家其它人也明白,自发的帮柳心捡柴,种地,清理茅厕,冬天给送去大白菜萝卜,全族人不论是在发展上还是在银钱上都是柳心给撑着。

    紧赶慢赶在清明前一日祠堂完了工,门脸挂着“秦氏宗祠”的扁额,外面青砖院套,院套内里套进了八九亩地,正对着三大间青砖大房,东西各三大间青砖厢房,青砖底下压些石头,不过打磨的都挺好,结结实实的,院落中间一条石子路,两边的地也都翻好,听风水先生安排过些日子种些桂花树。

    秦家本来人就多再加上秦富这支,光成年男子就有三百来人,不到一个时辰就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把祭祀的用品摆放好,就等着明天请祖宗牌位。

    清明这天天刚亮,秦家老少男子就全来到祠堂,就柳心一个女人在场,本来是不准女子在场,可秦坤元和秦富商量,柳心不仅仅是秦家的媳妇还是秦家的先生,今天就以秦家族学先生的名义参加开宗祭祖的大典了。

    风水先生在前面念念有词,然后和秦坤元带着一干男子到老祠堂捧了祖先牌位回来,放在正房中间堂上。又和秦富领着另一干男子出去,一会又捧着一些牌位回来放在堂上相应位置,然后秦坤元和秦富两人拿出新族谱放到堂上中央。

    这时秦家众人又到院子中间站好,风水先生高声喊;“跪,请祖宗!”

    众人一起跪下,院门口就噼噼啪啪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响声完毕,风水先生要高喊;“上香,奉贡品!”

    秦坤元和秦富上堂上点了三支香,秦富领着各辈分的老大去厢房端出各色祭品,一共有九样。

    紧接着就是三叩首,秦坤元上去念了一篇风水先生写得祭祖的文章,然后又是叩首、叩首,最后就是按宗谱续辈分。

    在整个过程中,柳心除了跟着在旁边叩首外,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观礼就行了。

    祭祖结束,众人把柳心家里东西学堂的桌椅搬到了祠堂东西厢房,这就是秦氏族学了。

第23章 族学和汉语拼音() 
柳心到大明的这一年多,秦坤元这一支族人都多少识些字,基本完成扫盲了。

    秦富归宗后,秦家人增了一倍,情况就复杂了些,有一个字不认识的,有多少识些字的,还有的上过私塾的;学习程度也不尽相同,有刚学《百家姓》的、有学到《大学》的,有《四书》都听讲过的,特别是秦富的两个孙子马上要考童生了。

    秦家的祠堂设置了族学,可再像去年那种教法就不适应了,得有些章法。

    柳心和秦坤元、秦富又开个碰头会,研究这族学怎么办。

    秦坤元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一年看到秦牧秦槐他们有了出息,还到衙门里当了差,就对柳心的教育感激满满,觉得按以前的教法就行,大家有个挣钱的本事,家有余粮手有余钱就是好日子。

    秦富是出去闯荡过有些见识的人,觉得还是应该以科举为主,才能改换门庭。

    几人说了一会儿,也没个章法,柳心这心里就有些烦了,让秦坤元和秦富回去再琢磨琢磨。

    柳心这段时间也在沉思,自己到大明朝一年多了,在秦家岗这个小村里,秦家人质朴没人动歪心眼,结识了性子爽利的晚春姐姐,进而有了王天书这个知县老爷的庇护,教出了秦牧等几个学生有了出路,做了生意每家多挣了几两银子,对秦家也做了大贡献,现在才一切都顺风顺水,柳心这一年在秦家差不多是说啥是啥。

    可自从秦富归宗后,秦家人多了,秦富也不像秦坤元那样没见识,柳心既高兴碰到个有想法的人,可自己也不能再想以前一样随心所欲了,心理也有一些不太舒服。

    人有时就这么奇怪,没人帮自己时自己觉得委屈,等有人能对自己提出异议了,自己仿佛觉得没有了权威,自己也是俗人一个,最终柳心甩了甩头,不提秦富了。

    可是以后日子会什么样,走出莱阳县还是未知,别说拯救大明朝,就是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

    走科举没个十几年看不出什么成效,但十几年后就是改朝换代大势,科举最终当了官做了大明的臣子是不是更危险,可如果大家就窝在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