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档一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总是喜欢抢着帮于子年买票,按他的话说:我老子是个小暴发户,有这样上省重点高中的儿子帮他消费,那是看得起他。

    于子年坐在对面,平静看着他手舞足蹈,有些感动不言于口

    “诶,老鱼,来,看看,看看那情书。”

    刚才还手舞足蹈的人儿,一下像哈巴狗一样蹦过来,舔着脸,燃烧着熊熊八卦之火。

    “亲嘴什么滋味。”,于子年似笑非笑看着他。

    这个其貌不扬的混蛋,曾经在教室亲了一个女生嘴,虽说两情相悦,但在这个年代,还是比较震撼的。

    “早分了,劈腿的女人不稀罕。可惜没你的脸好看,不然,嘿嘿。”,袁大头摔摔头,摇摇手。

    要说于子年谈不上帅,班上有更帅的陈辉,188的大高个。但是于子年胜在母亲身上留下来的那种气质。

    “不说这个,暑假我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从帅哥美女这个话题跳过,于子年把心中酝酿的重生第一桶金,徐徐摊出来。

    “哦,稀奇啊,说说看什么事情?”,袁大头很是好奇。

    于子年知道,袁大头家在全国金银花故乡,小沙镇。估计那里每家每户都会种些金银花,大户的一片片山坡,小户的也有半亩一亩田地。

    只是金银花这个价格,总是连年起伏不定,高的年份比较可观,低的时候成本都收不回。

    而目前金银花已经连续几年价格低廉,而且低廉的可怕

    有些绝望的农户甚至砍了几年生的金银花藤,宁愿种玉米。

    “金银花,你很熟悉吧,我想收购,而且你家不是还有初步加工的手艺么。”,于子年看着好奇的他,缓缓开口。

    他知道,收购金银花,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成果。而拉上袁大头,就等于拉上了他父亲,这个独生子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根据前世资料,他家是开养殖与旅游开发起家的,虽然离真正富有差的远,但是几百万身家,这个年代在偏远县城小镇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老鱼,你不是傻了吧,这几年金银花根本卖不掉,价低还没人收。有些人粗粗加工收着,有些都烂掉了,我们那很多人今年都不打理那些地了。”

    听于子年说起金银花,袁大头立即收起了不正经,严肃的坐在他边上。

    “我们认识多少年了?”,于子年对他的反应是完全意料到的,前世袁大头出名的仗义,只要他认你这个朋友,基本不二话,耿直的很。

    袁大头偏下脑袋:“你这不废话,初中一个学校出来的,只是不同班而已,但经常一个考场。六年了,你问这干嘛。”

    “我母亲来自哪里?”,于子年安静看着他,面无波澜。

    “韩国啊,话说你家老爷子也是风流倜傥,那个年代还从外国进口,听说还是大学生。”,说起这个,袁大头又不正经了。

    “嗯,我那边的舅舅听说我家隔壁镇是金银花产地,委托我看看情况。”

    于子年点到为止,其实舅舅事件纯粹子虚乌有,不过是他扯虎头忽悠,而且是国外,就是别个想查证都没法。

    而且这么定义,就注定于子年的角色定位,可以喝一杯羹。

    既给了别人信服的理由,而且不会怀疑自己,也不能撇开他单干。

    不是说信不过袁大头一家,而是前世经商的习惯性戒心,另外,有关钱得事情都要怀有敬意,不可怠慢。

第六章 金银花() 
至于谎言是不是会被揭破,于子年早有对策。

    今年是非典年份,金银花价会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

    前世总听说,有些人一夜暴富,收了几年没人要的金银花一夜脱手。

    甚至一些中间商,短短一个多月就赚了上百万的,而且还是那种都没啥前期准备的。

    到时候金银花供不应求,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聚集小沙镇,那个时候肯定不愁卖不掉。

    这样一来谁还会计较,前期于子年的这番动作。

    于子年知道,根据记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最迟到八月中旬,金银花会突然畅销。

    “你认真地?”,袁大头凑近。

    “嗯,我都和舅舅联系过了。”,于字年还是那么沉稳,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作为哥们,我无条件支持,剩下的你和我老爷子谈,反正你们也认识。”,

    袁大头没有问他多少本金,想来于子年舅舅会给。

    “现在价格多少?”

    “好像八毛一斤湿的,人工采摘都要好三四毛,所以金银花烂大街,没搞头。”,显然,袁大头从家里知道情况。

    “行,你回去注意看看情况,也帮我和你老爷子前期沟通下。”

    接下来,两人聊了很多细节,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切谈好后,袁大头倒头睡了,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列车徐徐开进,于子年想到了什么,掏出那张彩色信件,展开:

    岁月静好,不经意映衬了你,望你展翅高飞。

    很简单的句子,很符合那个娴静的女人。

    于子年叹了口气,折叠收起,却在背面还发现了一行字:

    不知什么时候,你的眼神有些深邃,里面好像藏着伤感。但我更爱了。

    好吧,前面还说,这女孩比较简约,朦胧。

    没想到反转就直接,坦然,不做作。那个“更”字,表明于子年重生前就被爱了。

    少女情思,不知何起,不知所向。

    轻轻偏头,倚靠,看着窗外的大地,树木不断倒退,仿佛如人生的时光。

    从轻微震动的列车玻璃上,有些模糊的看清了自己的脸庞。

    有点白,五官较好,清秀中有点刚毅,谈不上帅,只能说比较舒服,耐看。

    要说加分项目,无疑是气质,这个东西虚无缥缈,但能真实感觉到。另外就是眼睛,真的深邃,像江河大海,前世都没这么多故事,难怪陈利军说藏有伤感。

    在巴望着山河大地中,转眼,几个小时就不经意的趟了过去。

    辗转一趟大巴,与袁大头约定一些事,就是短暂分别,一个继续乘车往北,而于子年却偏西几公里就是家乡。

    前镇,于子年的老家所在地,下车来到石门口,就看见了一个有点温婉的中年妇人,一看就是教书的。正靠挨着女士摩托,和熟人交谈,

    随着另一个人指向于子年,教初中的李老师转头,脸上满是亲切的笑。

    “妈!”

    一声轻呼,道尽前世今生的亲情。

    “嗯,这次有没有晕车?”,母亲的关心都是走心,从来没有俏皮话,但千言万语,比不过只言此爱。

    母亲载着儿子,缓缓进了一个村子。小溪村,和大部分农村一样,还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村里,多以木房为主,偶尔能看到几幢红砖磁片房屋。

    忙完农活的人,三三两两话着闲。

    家里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饭桌上,于妈经常给于子年夹菜,在她的生命里,看他吃也是一种享受。

    饭的尾声,于妈还没问成绩,虽然从眼神中透出丝渴望。

    “老妈,我这次考砸了。”,不忍老妈憋着,于子年主动。

    持筷子的手停了下,还稍微抖动,虽然很短暂,但很快稳住,给于子年一个安定眼神,安慰道:“没事,家里条件也好起来了,明年再来。”

    语气很温暖,没有责怪,期待从来没有关心有分量。

    “不想了,保守估计620分,凑合读吧。”于子年不能断句了,坦然,也给母亲夹菜。

    “嗯,该打,学坏了。”,听到这个分数,母亲笑了,是满足地,于子年仿佛看到升华。

    天下的母亲,从来不奢求儿子足够荣光,够,就好,也许这是母亲和父亲的最大差别吧。

    晚上的随谈中,大姐似乎要生了,虽然男方家里条件一般,但很顾家,也对大姐很好。

    这样不算辜负了大姐的容貌,说起来三姐弟,颜是递减的,而且从母亲身上的继承也是各不相同。

    第二天,早上十点过。于子年往老家院子赶,说是赶,其实也就两百米的距离。

    老家院子是清朝建造的回字型院落,里面有两个姓,于和邹,四个家庭。

    而于子年的目的是左边厢房楼顶横梁靠瓦的地方。

    目的性极强是有原因的,说起来于子年有两个于姓伯伯和一个姑姑,还有三个杨姓伯伯,但都是同父异母的。

    而且,于爸是私生子,这是原罪。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