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祖训,掌门人学艺时限不超过五年,幸好第四年时老爹及时把螳螂拳传授予他,否则再没有机会,那时并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彻底终止了练武计划。螳螂拳是中华武术最重要的拳术之一,发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并不是时迁创立,时老爹为了让莫小米搞清楚此拳法的渊源,专门花了半天时间讲解。螳螂拳分为北派螳螂与南派螳螂,北派螳螂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所创,南派螳螂又名周家螳螂拳,据传创始人是清代广东人周亚南,南北两派螳螂拳技术和理论完全不同,在北派螳螂的基础上又经多年传习或与其他拳法混合,衍生出通臂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光板螳螂拳、八步螳螂拳等。时门所传螳螂拳是少林螳螂拳,属于少林正宗拳法,讲究臂肘出击,动作敏捷,变化多端,刚柔相间,有五门六法之说:五门即软、硬、斜、串、随,六法即鹰眼、猴手、狼盘、雷炸、龙形、狗腰。还有八刚十二柔歌诀:八刚即泰山压顶,迎面直通,顺步双掌,叠肘硬碰,贴门靠壁,硬崩伏底,左右双捆,摔捋两分;十二柔即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滚手,捆手而漏手,直统而勾手,采手而入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扑手而进手,挑手而入手,开手而叠手,粘手而破手。讲到最后时老爹对莫小米语重心长说:“螳螂拳流派众多,尤其以山东莱阳、栖霞、海阳一带最为盛行,高手层出不穷,切忌炫耀武功引发无谓争端,要虚心向行家请教,不能胡乱争名号,给祖宗脸上抹黑。”当时莫小米不以为然,觉得老汉儿有点小题大做,武功高强是好事,为何不可以炫耀呢?几年后遭到其它流派围攻惨败才真正醒悟时老爹的教诲,后悔不已。
螳螂拳有一套完整理论:讲求刚柔并重,强刚极柔,处处带有弹性;长短兼备,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处处保持完整性态势;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连而巧妙,稳健而灵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稳,稳中求精。还强调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拳谚有“腰送客走,胯坐帅府”和“移动靠腿脚;力蓄在裆腰;挡风阻雨两臂摇”之说。其动作要求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变三招,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变化莫测;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短,快而不毛。
时老爹演示拳法时犹如一只活螳螂,身躯佝偻弯曲,步履溜滑,双臂并拢两掌时而平立,时而攥拳,时而侧勾,时而伸爪,时而竖指,变化出勾、搂、采、挂、刁、缠、劈、滑等手法,再辅以弹蹬扫挂、抄踹摆踢等腿法,环环相扣连绵不止,看得莫小米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武术套路比基本功容易得多,不到两个月莫小米就练得十分流畅了,这时候他的虚荣心又开始冒头,洋洋得意起来,时老爹看在眼里,决定要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什么是真功夫。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莫小米把基本功一一练完,最后又演练了三遍拳术,正打算去睡觉,被时老爹叫住,笑呵呵对他说:“看你也练得差不多了,来吧,咱爷俩过几招!”莫小米有些发虚,但转念一想:老汉儿一大把年纪,就算练过也未必是他对手!于是拉开架势,等时老爹发招,哪晓得时老爹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对他招招手,示意发招进攻,莫小米心一横,全身发力,一招“照面灯”直奔时老爹而去!
第十一章()
眼看莫小米的拳风已临近面门,时老爹不慌不忙,以滑步兼闪骗步躲过莫小米攻击,尔后以流水步转到莫小米侧后,中间以三角步过渡,最后以坐步站定,电光石火之间使用了螳螂拳常用的五种步法,可见功力深厚匪夷所思。不等莫小米换招,时老爹又移动脚步,换前摆步,身躯晃动,蓄势待发。莫小米何等机灵,并未慌张,瞬间变幻招式,使出“九打连环劈”,这一招式在立掌与勾手之间频繁切换,由几个连续动作组成,令对手猝不及防,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莫小米满以为这下时老爹要退却了,没料到时老爹依然如磐石般牢牢站立,仍旧以滑步与闪骗步躲闪,待莫小米招式用尽,突然发力,使出一记勾手右蹬腿,搂住莫小米左臂,左腿微曲,右腿抬起经左腿后向左后蹬出,直踹莫小米左膝!莫小米哪闪得开?眼看就要被揣伤,时老爹猛然收敛力量,脚掌在距离莫小米左膝不足半尺的位置停住,莫小米赶紧以流水步后退,“噔噔噔”半晌才站稳,心跳不止,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
“不算不算!这盘不算!天太黑看不清楚!”莫小米年轻气盛不肯服输索性耍起小孩子脾气,时老爹拉下脸冲他摆摆手,意思是不要吵醒其他人,莫小米方才醒悟过来,调皮的吐吐舌头。“晓得你崽娃不服气,这样吧,明天下午我早点收工,带你外面去再比一回!”时老爹微笑着说道。
次日下午,时老爹果然提前回家,莫小米等候多时,立即收拾好纸笔,爷俩一前一后出了门。他们顺着江边一直往前走,越走越远,已经远离市区,莫小米有些纳闷:老汉儿这是要去哪儿呀?不过比划几下犯得着走那么久嘛?时老爹也不吭声,闷着头只管走,莫小米自认为快步如飞,却总落下几步,不得不小跑起来。
时老爹终于停下脚步,莫小米四周端详: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紧邻宽阔的嘉陵江。时老爹指着悬崖对莫小米说:“幺儿,看到那块凸出的巨石没有?”莫小米眯起眼睛仔细眺望,在悬崖中部确实有一块巨石凸显出来,约莫有圆桌那么大,时老爹想干啥?莫小米给弄糊涂了。时老爹走到悬崖边,施展壁虎功,“嗖嗖嗖”三两下便攀爬上去,站在那块巨石上朝莫小米招手,莫小米霎那间明白了:老汉儿要和他在那儿过招,一股冷气顿时从后脊背冒出,手脚变得冰凉。时老爹又在催促,莫小米无奈,只得慢慢走到悬崖边,聚精会神收缩肌肉,使出壁虎功。好在悬崖到处是粗细不一的石缝,比那光滑的石壁好爬多了,莫小米扣住石缝,抓紧凸出的石块,不多时也站到巨石上。
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站在悬崖峭壁上是什么滋味,心惊胆战、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头晕目眩,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时老爹等莫小米站稳后对他说:“莫看你老汉儿我年纪一大把,平时也没练功,其实我经常到这儿打拳,只不过你们不晓得罢了。今天不和你过招,你功底太浅,看到那边的枯藤没有?去扯一根来!”莫小米扭头一看,确有一大簇枯藤,走过去扯断一根,有拇指粗细,心里愈发犯疑,搞不懂时老爹的用意。时老爹把双臂拢到背后,十指交叉紧扣,大声说:“你拿藤条使劲打我,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打到算你赢!”莫小米乐了,傻哈哈笑起来,老汉儿莫非疯了,这么长一根藤条乱甩也会打到他,太容易了嘛!既然时老爹发话,就这样办吧,莫小米卯足劲,举起藤条向时老爹劈头盖脸打去!
时老爹仍旧一副不急不缓的姿态,眼瞅藤条扫过,顺着来试依然以滑步、闪骗步、流水步、三角步等步法前后左右躲闪,莫小米把藤条抡得呼呼作响,就是沾不到时老爹半点。莫小米越打越急躁,完全忘记站在峭壁上,几次差点滑落下去,这时候时老爹便以坐步站稳,伸手拉住他,把莫小米惊出一身冷汗。
第十二章()
这场比试最终以莫小米精疲力竭而时老爹毫发未损告终,父子俩坐在一块儿促膝谈心。时老爹望着气喘吁吁的莫小米,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五十多年前,那时他与莫小米一般大年纪,也曾主动找师父(也即是老汉儿,莫小米的爷爷。)挑战,结局没有悬念,只能失败。事后老汉儿的一番教诲至今犹在耳畔,快到古稀之年的他决定把这些话告知莫小米,作为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
时老爹和颜悦色说道:“幺儿,莫要气馁,当年你老汉儿也是这样被你爷爷打败的,我把他的话转送给你,一定要记在心里,终生受用。”莫小米还没有从惊吓中缓过神来,犹如受伤的小兔,有些心不在焉。“你爷爷当时讲了三点,涉及技击操练、武功修为和为人处事:习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年积累磨炼,更需要用心思考,切忌做莽夫,光有一身蛮力气。螳螂拳是一门综合武术,糅合了南北武功精髓,讲求以静制动以快打慢,步法尤为重要,不能迟滞木然,要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