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可见岸上无数钢铁塔吊。

    都是最近投入使用的新设备,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

    “那可是太子?”申屠旭明不确定地说道。

    侯蒙定睛一看,不是帝国太子方捷还能有谁?

    看他往这边张望,想必是接我来了,陛下如此厚恩……

    侯蒙觉得眼眶有些热。

    一国太子前来迎接,已经是最顶级的礼遇了,总不能要帝国皇帝前来迎接吧?

    踏板尚未放稳当,侯蒙已经三步并做两步冲了下去。

    “拜见太子殿下。”侯蒙拜道。

    方捷扶起侯蒙道:“原来是愚任先生,却不想今日到,孤倒是适逢其会。”

    一声先生,叫的侯蒙舒坦无比。

    旋即反应过来,原来不是接他的,倒是自作多情了。

    “敢问殿下,未知在等何人?”愚任克制住囧意,不动声色地问道。

    他当然不会把不满表露出来,没来由得罪未来的皇帝,那实在太愚蠢了。

    方捷笑道:“刘老先生今日到港,父皇令我来接。”

    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方捷又道:“若是先生不急,不防一同等待,左右一刻钟时间了。”

    侯蒙果断应下。

    能让太子称为刘老先生的,定然是刘韐。

    刘韐卸任后得封国公,可谓极尽尊崇。

    然而他未曾进入内阁,亦推去了舒适安逸的三山国封地,选择了极北冰原作为封地。

    所谓极北冰原,乃是外兴安岭以北地区。

    那里天寒地冻,人烟实在稀少,着实不好开发。

    偏偏,刘韐选择了那里。

    为此,他从皇家银行贷款数千万,用来引进移民,建立定居点,开发经济。

    目前,那个地方每年还需要百万贯的投入,方才能够保证运转。

    也就刘韐面子大,换做其他人,帝国银行早就打上门去讨债了。

    讨论间,一艘装饰豪华的公务船靠岸了。

    见一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踏上了踏板,方捷连忙迎了过去。

    刘韐已经年过八十,又是从龙老臣,还把苦寒之地开发了出来,绝对值得太子亲自迎接。

    他的看到他身后的中年人,侯蒙笑容更盛了。

    那是刘勉之,曾经侯蒙最大的竞争对手,即将一起搭档得副手。

第555章 愚任回京(下)() 
咣哧~咣哧~

    车轮碾压过铁轨,轻响不断,还带有轻微的摇晃。

    “五年前,此火车刚出来时,孤就来做过一次,那真的是又吵又晃,一段路下来头晕脑胀,简直要命。

    两年来不断改进,已经相当好了,又快又稳,否则父皇得知孤请刘老先生坐这玩意,怕是要扒了孤的皮。”方捷笑嘻嘻地说道。

    话语中,尽显得意和自豪。

    刘韐并未责怪他的轻佻,只是闭目感受了一阵。

    自从就国,他一直未曾回来故国,只是经营封地。

    此时此刻,他也被震撼的不轻。

    “此车到应天,用时几何?”刘韐问道。

    方捷伸出手,张开三根手指头,道:“三个时辰。”

    “这么快?”刘韐惊讶。

    沪松到应天,差不多三百公里,一个时辰跑一百公里,简直飞一样。

    旁边,侯蒙道:“此火车技术基本成熟,小子上任后,计划大修铁路,以勾连全国。”

    “可否详细说说?”刘韐问道。

    侯蒙道:“一条从西域到海州,贯穿东西,一条从率滨府到日南,交通南北。

    另外,还有各条支线,确保各路都在连接之中。”

    “大计划啊大计划!”刘韐叹道:“铁路修建一成,国土稳固也!”

    “是啊。”刘勉之道:“有了铁路,任何地方叛乱,亦或外敌入侵,大军瞬息到达,何人能敌?”

    刘韐点点头,道:“只怕急功近利,有伤地方百姓。”

    他倒不怕花钱,对他这个层次的人来说,成千上万贯的都是小钱。

    只是这项工程太大,比之大运河尤有过之,万一操作不当,怕是有一个隋朝的下场。

    侯蒙道:“先生放心,人力方面,陛下已经决议用兵天竺,有的是人口。

    其他的,困难再与地形地势,余者皆不足论。”

    他是内定的宰相,国内重大决策,当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对天竺用兵的事也是知晓。

    帝国停兵已经有三四年了,也该继续动弹了。

    刘韐听了,道:“给我那送二十万人,再把铁路修过去。”

    语气很淡,却不容置疑。

    侯蒙能怎么办?只能苦笑着应下。

    刘韐道:“我也不让你吃亏,只要你把铁路修过去,我就把封地交还给中枢。”

    方捷侯蒙尽皆愕然。

    “我意已决,奏折已经备下,不会改变,”刘韐看向窗外,问道:“国内人口有多少了?”

    窗外,铁路沿线房屋连绵不绝,时时可见车水马龙。

    侯蒙道:“先生卸任时,国内人口几近一亿,至去年,又翻了一番,几近两亿。”

    “一任翻一番,好啊,好啊~”刘韐赞叹道。

    “首功归于陛下,若非陛下免了丁口钱,百姓能生也不敢生啊。”侯蒙道。

    “确实如此,不过……”刘勉之补充道:“以如今百姓富庶,哪怕重收丁口钱,也无足轻重。”

    “没那个必要,国内税收一年超过十亿贯,区区丁口钱值得甚多?还不够朝廷面子钱。”侯蒙道。

    收丁口钱只是开玩笑,也没人当真。

    前朝时,为何人口很难增长?

    是中国人不够勤劳,养不活家里人么?显然不是!至少不全是。

    以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一家养三五个,终归是能活下去的。

    然而丁口钱是绝对绕不过去。

    人从生下来就开始交税,谁能受得了?

    满清人口爆炸式增长,固然有新作物的功劳,其根本乃是摊丁入亩,事实上废除了丁口钱。

    只要不用交钱,哪怕吃草根书皮,也能想办法活下去的。

    闲谈中,火车一路疾行。

    刘韐毕竟年纪大了,摇晃之下精力不济,自去休息了。

    方捷也是贪玩的年纪,拉着随行护卫的岳雷和未婚妻岳银瓶斗地主去了。

    侯蒙和刘勉之开了瓶葡萄酒,对坐小酌。

    两个人虽然竞争过,却也会是正副手,因此倒是融洽。

    火车飞逝中,窗外绿油油的秧田一闪而过。

    田间忙着灌水除草的农夫,仔细看与江南传统汉人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刘勉之叹道:“东南百姓皆已离开农桑,西北百姓还在为田地贫瘠烦恼,差距着实不小啊。”

    闻言,侯蒙皱眉道:“我久在国外,对于内地情况了解不多,贤弟可否详细说说。”

    刘勉之道:“长安以东地区,温饱不难,再往西北去,水土不足,百姓求温饱确实艰难。”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帝国重心都会放在海外,因此才会由担任过海外总督的侯蒙担任太宰。

    然而国内才是根本,自然不能轻忽。

    刘勉之一直在国内打转,深知各地情况,担任少宰理所应当。

    详细把西北,特别是河东河西两条走廊的情况说了一遍。

    侯蒙道:“水源不足,土地薄脊,此乃自然原因,改造效果不大。

    要我说,不如加大移民程度,把不宜耕种放牧的地区的百姓,全部迁出去才好。”

    “已经迁出去不少了,不然你以为日南三十万户百万人从何而来?”反问一句,刘勉之又叹道:“总不能全部迁空,如此,国土岂非空置?”

    “哎,阮小七发现东胜州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未曾开发,也是个问题啊。”侯蒙叹道。

    “没奈何,重心暂时在东南,确实无暇顾及。”刘勉之接道。。

    问题确实不少,不过两人也没太多担心。

    反正,他们的功绩已经有了。

    刘韐是开国第一相,历史地位不用多说。

    娄敏中是第二任宰相,任上免了农税,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第三任,正好铺设全国铁路,功不可没,青史留名理所应当。

    偶有微瑕,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闲谈中,火车走走停停,傍晚时分到了应天城外。

    高大的城墙上,挂满了彩灯,显得十分漂亮。

    城外的高楼大厦无数,都是流光溢彩。

    在应天,电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

    不得不说,成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