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有军兵探出半个身子出来,把一捧捧的东西往下扔。

    尚未离开吊篮范围,就片片散落开来。

    也就是许多大理人未曾看过下雪,否则定然以为大雪飘扬。

    见此,段誉不惊反喜,舒了口气道:“大体是劝降书。”

    恰好有落到头顶的,段誉不由伸手接住,仔细看了起来。

    果然是劝降信,只见上面写到:“明国圣君皇帝晓谕大理国上下:秦汉之时,大理疆土本为中国故土,前有南诏国不服王化,抗拒王师,后有大理国遗独一方。

    兹皇明立国,誓复故土,以使各族尽沐皇恩,得享汉家荣光。

    若降,段氏国主誉封安乐侯,各级官员择能任用,当地百姓各安其业,并无滋扰。

    若一味抵抗,阖城尽灭,一个不留。

    以上,尔等三思,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面,还有一行小字,“半个时辰后便行攻城”。

    段誉大喜过望,喝道:“来人,准备衣饰旗帜,开城纳降!”

    “国主英明!”众人拜服。

    城外,张宪等人各自举着望远镜,盯着热气球看。

    第一次飞行,众人都怕出事故呢。

    好在,热气球顺利地越过了建昌府城,到了那边,自然有围城明军接应。

    看城头那么多守军,乐和不由叹了口气,道:“如此多上好的移民,就此错过,着实可惜。”

    “大理国运走的人口,怕是不下五十万,只是也不能全部运走,否则这片地方,如何开发?”张宪笑道。

    “也见的是。”乐和点点头,复又摇头叹气,显然难以释怀。

    他来了大理时间不断,地理人情都探听的明白,因此随军担任参谋。

    待大理全部拿下,他也就功德圆满,可以带着爵位去封国了。

    “禀主帅~”游骑飞来,道:“建昌府门大开,段誉亲领城中守军并百姓,前来乞降!”

    “哈哈哈~神器一出,果真效果不凡。”大笑一阵,张宪道:“来啊,随我迎接安乐侯,莫要怠慢了。”

    段氏颇得人心,留着当牌坊,有利于统治大理,是故才有劝降信而不是直接落炸弹。

    不一刻,段誉到了张宪近前,径自拜下,道:“罪臣段誉不识天时,妄图以螳臂之力抗拒上国天军,罪莫大焉。

    尽蒙圣上感化,幡然悔悟,领上下来降,望上国将军不计前嫌,原谅我等。”

    张宪扶起段誉,道:“国主幡然悔悟,未为晚也。

    且随我入营,稍作休息后,自有军兵护送入京,面见陛下。

    以圣上仁义慈爱,定不责难,国主切勿担心。”

    “陛下仁义无双,罪臣拜服!”段誉向着东南应天府所在方向拜道。

    虚情假意,不必细说。

    段氏投降,大理国内或有一些部落继续顽抗,然而不会难成气候。

    总之,大理国基本上已经亡了。

    这边来回客套,天上,燕青紧张着看着越来越近的地面,说道:“慢点,慢点,不要太快了,防止坠落。”

    语速极快,生怕耽误了性命。

    想热气球新出,上下都是不相信这玩意能够带人飞行,因此无人肯试。

    恰好燕青在应天看到了这玩意,觉得有趣,他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便主动报名当了试验员。

    于是,他以飞一般的速度,当上了将军。

    尽管是杂号将军,却比卢俊义高一级,实在是……

    随着出火口的铁板缓缓合拢,热浪越发微弱起来,热气球的高度也在持续降低。

    到穿过军阵,吊篮底部已经蹭着地面了。

    “抛下挠钩,准备着……”

    轰~

    气囊被烧着了。

    “跳下去,跳下去……”

    急呼中,燕青手一撑,直接跳到了地上,一溜烟跑开了。

    其余五个明兵都是有样学样,纷纷跳下,各自逃命。

    前来帮忙的明军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热气球化为了大火炬。

    人类历史上,飞行器首次投入战场,以不完美的结局结束了。

第554章 愚任回京(上)() 
黄帝历三八三九年,距离明国建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白驹过隙,弹指即逝的感觉。

    长江入海口,一艘硕大的风帆战舰,缓缓拐进了航道内。

    甲板上,侯蒙静静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岸上。

    两侧,大楼林立,烟筒高耸。

    虽然是白天,也可见有电灯闪烁。

    “果真是日新月异,不同凡响啊!”侯蒙叹道。

    “是啊!”旁边的申屠旭明叹道:“每次回到沪松,感觉都是陌生的地方。”

    侯蒙回过神来,道:“此次有劳申屠将军搭送了。”

    “愚任先生客气了。”申屠旭明笑道:“先生担任东南总督八年,其地稳固无比,实在是有功与国家,区区顺风船算的了什么。”

    大理投降后一年,张宪领军南下,先以“大不敬”罪名灭李朝,后以“恢复前汉故土”为名南下占城。

    基本上是一路平推,轻松碾压过去。

    战斗不甚辛苦,灭两国战场正阵亡并伤残不过三千余,然而暑热、疾病和蛇虫造成的伤亡,超过了五千。

    也就明国太医院提前有了准备,否则伤亡肯定还会更多一些。

    两国占据,侯蒙就任日南总督,统管李朝和占城两国土地。

    一晃就是八年,如今他也年近五十了。

    此次,他回京述职,交卸职责后,将接任宰相。

    刘民生给他的建议很靠谱,终于实现了弯道超车。

    克制住心中得意,侯蒙笑道:“治理日南,我做的不多,也就办学校与贩运人口罢了,其他的都是你们军方的功劳。”

    办学校,乃是普及汉家教育,确保所有人说汉话,行汉俗。

    许是受了中原影响,这方面的事物进展的十分顺利。

    贩运人口,乃是把许多土著运到沙岛、东瀛、高丽以及北方草原和西域。

    一方面,这些地方人口缺乏,只要是人,来者不拒。

    开化的东南夷略微培训教育就是上好的移民,未开化的也是上好的劳动力。

    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也不太好办。

    好在,道理讲不清,就用刀枪。

    明国的刀子足够锋利,枪也十分厉害,虽然偶有小规模反抗,大体顺利。

    之所以抛弃了仁义的教育,干这不那么干净的事情,哪是因为有利可图。

    仅凭这一项,日南就把从国内吸引移民的花费补了大半。

    为了稳固统治,日南从国内西北干旱贫瘠的地方,吸收了三十万户百姓过去。

    三十万户移民,花费不下千万贯。

    尽管日南富庶,千万贯也不是小数目。

    如此费心费力是绝对值得的。

    现今,不管谁到了日南,若是不在意天气,只看百姓衣食住行,都以为还在国内。

    这掺沙子的行为,绝对无可挑剔。

    同时,侯蒙也想明白了刘民生当初建议的更深层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军方建立了十分牢固的关系。

    大明宰相确实不染军权,这是制度规定,也是让皇帝放心的前提。

    然而若是对军方说话不管用,那也绝对不行。

    比如某地突发灾难,急需救灾。

    宰相府给当地驻军发出协助请求,结果当地军队不给回应,尴尬不?

    刘韐不会,哪是因为他大儿子乃是当朝第一大将,娄敏中不会,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出身军伍。

    以前的侯蒙会,那是因为他和军伍毫无瓜葛。

    如今的侯蒙不会,日南十年,一直和军队合作,关系已经相当不错了。

    本来他回京,是需要公务船接送的。

    结果申屠旭明听说了,二话不说拉着他做了南方海军旗舰回来。

    确实,海军战舰不如公务船舒服,却胜在安全和速度。

    之所以如此热情,固然有侯蒙将接掌相位的原因,他和军方的关系也是不可或缺。

    不一刻,战舰进了港口。

    港口内,风帆招展,千船拥挤。

    因为提前有通讯舰联络,港口一直给留着泊位,不需要排队等待。

    否则以沪松港的繁忙,没有三五天怕是上不了岸。

    作为首都圈的第一大港,这里的泊位重来都空不下来。

    船上,可见岸上无数钢铁塔吊。

    都是最近投入使用的新设备,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

    “那可是太子?”申屠旭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