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算。为了使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独霸王廷,他把哥哥的几个儿子都安排在无关紧要的官位上,而且还在他们身边安排了一些自己的人,严防他们结党营私图谋叛乱。
子太庚也和其他商王一样,喜欢喝酒、打猎、玩女人。王宫里每年都要消费掉大量的美酒,商朝的农业虽然很落后,但贵族每年却都有用不尽的粮食。奴隶们辛勤耕作收获的粮食,自己很少能吃得到,大部分都要交到贵族的手里,而贵族根本吃不掉这些粮食,他们把剩余的粮食加工成各种高级食品和酿制大量的美酒供他们享用。商朝的农业除了黍、麦、稷、稻等粮食作物外,还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桑是指桑树,用来养蚕吐丝织造丝绸;麻是一种称作麻的植物,主要用来织造麻布,这是商王朝的重要经济来源。
商王朝的历任帝王基本上都追求享乐,子太庚当然也不例外。看歌舞、听音乐、游山玩水他几乎样样全能。他还经常带人外出打猎,他们所猎取的动物除野兔、野猪、野狗、野鹿、野马、野牛外,有的还能猎到大象。根据殷墟甲骨文记载,他们所猎到的大象,少则一头,多则一次曾擒获七头。可见在三千五百年前的商王朝时,我国黄河流域的野生动物中曾经有过许多大象存在。
太庚四年(庚辰,前1541),子太庚的少妃为他生下了最后的一个小儿子,孩子虎头虎脑,一脸福象,子太庚十分喜爱,给他起名为密。然而子太庚短命,儿子不满周岁他就重病不起。他让少妃把孩子抱到自己床前,无限眷恋地望着幼小的儿子。他突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立下遗嘱不准许少妃为他殉葬,让她亲自把孩子养大成人。
夏商两代的君王一直都是以活人为其殉葬。君王死后,他的所有妃子,不管年龄多大,健康状况如何,都一律要为先王殉葬。子太庚立下不准少妃为他殉葬的遗嘱,可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这不仅仅是挽救了少妃的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是对传统惨无人道的殉葬制的一种抵制。当然这种抵制是消极的,也是无力的,因为当时的君王他们是不会想到生命的价值和人权问题。子太庚的决定也只不过是出于私心,让少妃活着为他养育幼小的儿子而已。
子太庚六十一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六年(今本竹书纪年),卒于太庚五年(辛巳,前1540),卒年六十六岁。死后葬在商王太庚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太庚,谥号帝太庚,庙号“大庚”。
在殷墟卜辞中,子太庚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太庚在位年表
前1544(丁丑)元年
前1543(戊寅)二年
前1542(己卯)三年
前1541(庚辰)四年
前1540(辛巳)五年
第245章 商王子小甲()
在位起讫:公元前1540前1523年。
生卒年:公元前1575前1523年。
出生地: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立都: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年号:小甲元年(壬午,前1539)。
商王子小乙。姓子,名高,号小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八任王。
子高的祖父是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父亲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史记,三代世表误作小甲为太庚弟)。
子高是七任商王子太庚的长子,于太甲元年(前1575)出生在商都亳城(即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他是商王朝迁都郑毫后出生的第一位商王。
子高从小生长在王宫,受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养成了冷酷傲慢的性格。他不仅把奴隶当成牲畜一样看待,对宫中的一些仆人和大臣也随意打骂、斥责。在他看来贵族天生就是贵族,奴隶天生就是奴隶。贵族欺压和打骂奴隶,甚至把他们砍头和活埋都是合理合法天经地义的。他认为:奴隶和牲畜一样,只是他们的财产和生产工具,主人让他活他就活,主人让他死他就死,他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子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喜欢看鞭打奴隶和砍杀奴隶,每次看到那残忍的血腥场面他都要拍手叫好,对受害者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对那些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鸟却特别关爱,甚至会为突然死去的小动物而悲伤落泪。他说:“人是最肮脏最丑恶的,那些小动物才是最圣洁最美丽的!”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很怪异的人。
太庚五年(前1540),七任商王子太庚病逝于宫中,子高以王长子的身份坐上了王位,号小甲,以壬午年(前1539)为小甲元年。
子小甲执政期间,商王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没有变。只是子小甲比先王在经济上更贪婪,生活上更奢侈,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也更加残酷。同时他对一些贵族又过于放纵,任由他们违法乱纪,胡作非为,造成了贵族之间相互欺诈,争权夺势,使社会出现了混乱。
子小甲三十六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今本竹书纪年),卒于小甲十七年(戊戌,前1523),卒年五十三岁。死后葬在商王小甲陵(地址不详)。尊号商王小甲,谥号帝小甲,庙号“小甲”。
在殷墟卜辞中,子小甲被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小甲在位年表
前1539(壬午)元年
前1538(癸未)二年
前1537(甲申)三年
前1536(乙酉)四年
前1535(丙戌)五年
前1534(丁亥)六年
前1533(戊子)七年
前1532(己丑)八年
前1531(庚寅)九年
前1530(辛卯)十年
前1529(壬辰)十一年
前1528(癸巳)十二年
前1527(甲午)十三年
前1526(乙未)十四年
前1525(丙申)十五年
前1524(丁酉)十六年
前1523(戊戌)十七年
第246章 商王子雍己()
在位起讫:公元前1523前1511年。
生卒年:公元前1571前1511年。
出生地: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立都: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年号:雍己元年(已亥,前1522)。
商王子雍己。姓子,名伷,号雍己。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九任王。
子伷的祖父是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父亲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商王朝八任王子小甲是他的长兄。
子伷生于太甲五年(前1571),出生在商都亳城。他是七任王子太庚的嫡次子,曾先后在父、兄两朝为官,掌管着商王朝的军队;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高官,是商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商王朝早期帝王的继承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是“父死子继”,也可是“兄终弟及”。围绕王位的继承问题,商王族内部经常发生纠纷,有时甚至发生武斗的流血事件。子伷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帝位,早就开始觊觎王位,何况他又是嫡次子,很有继承王位的希望。他迫切希望兄长死后把王位让给他。但是,他渐渐发现他的兄长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而是打算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正在逐渐重用自己的儿子参与朝政。
子伷暗自冷笑,他一面网罗党羽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一面暗中设计引诱子小甲的儿子霸占民女,抢劫财物,谋害大臣。弄得恶名远扬,朝廷内外一片骂声。子小甲叹息不已,大骂儿子无德。在这种情况下,他临终前不得不把王位传给弟弟子伷。
子伷的阴谋得逞,终于如愿以偿。
公元前1523年,商王朝八任王子小甲去世,子伷即位称王,号雍己。以已亥年(前1522)为雍已元年。
子雍已即位后,和子小甲如出一辙,贪婪奢侈,荒无度,为了自身享乐,尽情地挥霍浪费。他把国库的积蓄花光了,便下令增加税收,加大盘剥的力度,迫使一些自食其力的自由民也难以维持生活,沦落为贵族的家内奴隶。一些贵族也因多交赋税而对子雍已不满,背后多有怨言。而子雍已并不自省,照样我行我素,致使朝纲不正,民心不稳,社会动荡不安,国势转向衰弱。一些诸侯国以国中受灾为借口,拒不缴纳贡赋。边远地区的夷族方国也乘机侵扰商王朝边境,虏夺边民的土地和财产,社会状况越发混乱。面对如此局面,子雍已却置之不理,照旧吃喝玩乐,醉生梦死。
子雍已十年(戊申,前1513),他的异母弟子密已经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他对子雍已不理朝政的荒唐行为十分不满,亲自入宫劝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