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战区也有自己的准备,他们的阵地都在南方,可以通过里海的水上运输,从中亚地区运送物资,也算勉强能供应的上。
秋季展开进攻,似乎是华军的失误,但实际上却是高层不得已而为之。大明帝国在基本稳定了各处局势以外,开始着手准备对付沙俄,避免这个国家发展起来威胁大明。更何况乌拉尔以东地区发展程度低,难以支撑军队的作战,他们更愿意占据东欧比较繁华的地区,让乌拉尔军区拥有更好的后勤补给条件。
这次华夏人的被杀成了最好的借口,如今大明帝国有大义名分,理直气壮的开战造成既定事实。就算冬季比较难捱,等到春天再次来临,华军就可以大规模的发动进攻,让沙俄彻底失去希望。
冬季让东欧战事平息,但总参谋部却并未闲下来,明年的战事必须要尽快准备,尤其是各军区兵力不足的问题凸显,让华军难以再扩大领土。如今华军包括野战军十一个军,守备军二十个军,总共拥有一百五十万兵力。这些人看起来很多,但洒在从每周到亚洲的各个领土上,就被彻底摊薄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清国危局()
茅元仪立刻制定了一个扩军计划,要求将守备军的兵力扩充到三十个军,这样就能多出五十万兵力,如果投入到东欧战场去,就能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了。对于茅元仪的提议,朱聿键也非常同意,现在国内许多地方都缺少驻军,实际上当地治安都依靠警察和武警部队,即便如此正规军也被拴在各个边境地区,造成一旦开战就陷入无兵可用的境地。
朱聿键以监国摄政王的名义同意了此时,并责成财政部对此进行拨款讨论。国务院大佬们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宋献策也认为此时必须尽快实行,兵力欠缺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国内劳动力已经开始不足,许多苦力工作都依靠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再征兵,可能影响工业建设,同时新兵上战场伤亡太大,需要对他们进行训练并增加战斗经验,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宋献策担忧不无道理,朱聿键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义务兵役制的年限提升一年,让今年需要退伍的多留一年,这就让老兵的数量得到很大增加,再加上扩招的新兵,让军队战斗力不会下降许多,至于新兵的作战经验也好办,在冬季展开对满清的最后清剿行动,争取在春季来临前统一全国。
恐怕满清执掌大权的几位亲王不会想到,他们会成了华军新兵的磨刀石,在这个注定不平静的冬季,遭遇灭族的威胁。
华军各部很快行动了起来,从新兵营源源不断充入各个部队的新兵充实了守备军,这次对满清作战调集的兵力一下子提升到了八十万,甚至压过了清军的总体数量。这还是自唐军建军以来,第一次凭借人数优势打陆战,而清军就彻底悲剧了。
远东军区首先发难,他们一直掌控着长城沿线,可以轻松的威胁北京城,因此多尔衮始终将两白旗和大量蒙八旗兵马囤积于此,人数达到了十万余人,但这次远东军区却是倾巢出动,吴之番的第一骑兵军,赵率教的第二骑兵军和叶永刚的第四骑兵军分路拿下,很快利用更加先进的武器和更多的兵员将满蒙防线冲击得七零八落。
河南战区没有骑兵,但他们动员的兵力更多,第六军全体加上郑大同的第十五守备军,以及另外两个新组建的守备军一起,以二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真定府,同时出山西的马祥麟第八军也迅速攻克倒马关冲向保定,让西面进攻的大军达到了二十五万。
自从被马祥麟打得节节败退,丢掉了另外半个山西之后,豪格手下只有十几万残军,他如何顶得住那么多华军的进攻,除了保住真定府、保定府等几个大城死守之外,已经毫无反抗之力了。
如果说豪格已经没有希望,济尔哈朗就是绝望了,中央军区从山东出兵,军队数量却是最多的。以申屠鸿的近卫师为先锋,配上近七个守备军的兵力,人数达到了三十五万。济尔哈朗手下只有不到二十万人,被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华军打得节节败退,很快丢掉了大名府和广平府,大军龟缩在顺德府和河间府苟延残喘。
除了这三路进攻之外,大沽寨方向也没有放弃进攻,先期利用海上运输送过去的吴子峰第七守备军从海边出发进攻顺天府,压得阿敏和莽古尔泰节节后退。四面大军压境,满清全线告急,住在北京城内满清老幼人人自危,担心将要遭受亡族灭种的危险。
“布木布泰,你说该怎么办?如果照这样下去,不仅仅是满清会灭亡,连我们的科尔沁部也是一样。”哲哲叹气道,她看着精明强干的布木布泰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现在这个能干的侄女可是她的全部依靠和精神支柱。
“姑姑,这次恐怕我们真的在劫难逃了。我回来的时候就曾经警告皇上,让他与八贤王和谈,希望能退回关外。可是皇上执意不听,以至于今日之祸。”布木布泰所说的皇帝,自然是已经去世的皇太极,只可惜这位本来大展宏图的满清一代雄主,却被朱聿键打压得郁郁不得志,最后还被扣了顶绿帽子郁郁而终。
“皇上的固执也并非是自大,在关外压力那么大,我们也是支撑不下去了才会冒险入关。”哲哲叹气道:“现在天下之大,竟然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难道满清注定灭亡吗?”
“姑姑,我们是蒙古人,八贤王对蒙古人还是非常好的,我们不如再劝劝父亲他们,让科尔沁部落投降大明吧。”布木布泰说道。
“胡闹,科尔沁与满清已经连为一体,你以为可以随便摆脱的吗?就算所有蒙族都投降了,科尔沁部也只能战斗到底。”哲哲在宫中时间最长,对于这些事情比布木布泰看得更加清晰。
“回禀娘娘,大事不好了。”这个时候有嬷嬷急匆匆跑了进来。
“慌什么,有事情慢慢说。”布木布泰呵斥了一声,那名嬷嬷赶快跪倒说道:“宫外传来消息,漠南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十二个部落首领带着自己的部落离开了,他们在军中的士兵也全部失踪,据说是去北面投降了。”
“什么?”哲哲听得大惊失色,十二个蒙古部落离开,这可不是小事情。就算没有多少见识,哲哲也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头。如果蒙古部落全都陆续离开,满清八旗就算再加上科尔沁部和绿营,也根本挡不住华军的进攻,看来满清真的要崩溃了。
“布木布泰,我们该怎么办?”哲哲已经绝望了。
布木布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或许我要去宁波一趟了。”
尽管整个北方已经陷入冰天雪地之中,却挡不住华军的持续进攻。凭借着多年在乌拉尔作战经验,华军有着完备的御寒措施,根本不怕华夏北方这点低温。在辽东住惯了的清军虽然也不怕这样的低温,但他们却没有了天气阻隔的喘息机会,无法重新整军,被第一时间打散的军队无法重新形成合力,他们就只能节节败退,勉力支撑着不被彻底击垮。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战场狙击战术()
为了进一步打击满清士气,华军决定全面进攻重点围歼,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豪格和阿敏两支部队的身上。豪格手下困守真定府的大军已经被消灭,如今他亲自带着五万余人坚守在保定府内,被马祥麟为首的十万大军团团包围,失去了突围的希望。
保定府城内有十几万华夏百姓,这让华军有些投鼠忌器,不敢随便用炮乱轰。在吴三桂的提醒下,豪格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征调城中青壮上城守卫,将这些人夹杂在满清大军中,还故意让他们穿着平民的衣服给城下华军看,让对方不敢轻易用重炮轰城。
如果按照马祥麟的想法,打仗就是要死人了,干脆不要去管城内平民的安慰,直接用炮轰就是了。可是其他几位军级高官却坚决反对,在华军内部的思想教育中,百姓是第一位的。如果是在国外,对敌国百姓自然不需要顾忌,但这是在国内是收复失土的战斗,决不能出现平民大量伤亡的情况。
之前的战斗发起很突然,清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也没有时间用百姓做盾牌。如今清军的防线已经渐渐稳固下来,相信抓百姓做人肉盾牌的事情必然会越来越多,毕竟他们当年起兵的时候,进攻各地城池都是驱赶华夏百姓在面前当炮灰的,现在用于守城也绝不会手软。如果因为清军的做法,造成北方百姓的大量伤亡,必然会对今后的统治造成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