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欧洲人虽然为了天主教和新教的教派之争打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信奉上帝的,只是耶和华与耶稣基督的差别而已。天使圣膏这种无论在哪个教派都是十分圣洁的名字,让他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结果许多人不自觉的就沉沦了,就算是沙俄的大贵族之中,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吸食这种东西。
多尔哥卢基大公将此事捅出来,让天使圣膏的问题在沙俄上层引发了巨大动荡,这些大贵族们竟然激烈的争论起来,这种东西到底该不该禁绝。那些吸食的大贵族自然是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天使圣膏虽然有嗜瘾的不良反应,却没有什么看得见的危害,更何况它还能让人更加接近“上帝”,是最好的圣品。
反对者则认为这种东西一旦沾染就去除不掉,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同时也会有维肯季耶夫娜这样的问题,被人用天使圣膏控制,造成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在大贵族中进行了激烈辩论之后,最有权势的莫洛佐夫大公和多尔哥卢基大公决定抵制这种物品,尽管他们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它的危害,但仅仅是社会财富流失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下决断了。
很快整个沙俄就爆发了清除天使圣膏的事情,但俄国人头脑发热手段简单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他们清理天使圣膏的方式并非先立法,然后以罚款和监禁的方式逐渐进行打压。俄国没有进行任何立法,就直接出动军队,清除各地商人囤积的天使圣膏,结果引发了血案。
因为天使圣膏利润高出货量大,欧洲半数的商人都成了钱百万的传销下线,负责进行销售工作。结果俄国军队清查之下发现,大部分商家都有这种货物的囤积。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军队的做法简单粗暴,一旦发现这些天使圣膏直接查封运走,根本不给商人任何补偿。更兼官兵中多有手脚不干净的,在商人店中连抢带夺拿走许多其他商品的情况比比皆是,搞得沙俄国内鸡犬不宁。
那些沙俄商人摄于皇权,这种事情也就忍了,华夏商人却不干了。随着大明帝国的逐渐强大,走出去的商人们也越来越有信心,他们在任何国家都自觉高人一等,其他国家政府也都对他们礼让三分。这一次沙俄不冷静的清查活动,大贵族们却忘记了嘱咐下层官兵,不要去惹那些华夏商人,结果在清查华夏商人店铺的时候,双方发生了冲突。
陈贵在沙俄的华夏商人中间,也算是大商人了,因为他与李氏财团某位高管有着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都是从国内六大财团那里拿货的,店铺里的东西最是丰富,而且多是出售高档商品。商铺里面的货架琳琅满目非常吸引人,那些沙俄官兵冲进去眼都直了,不管有没有天使圣膏出售,都是见什么拿什么。
当惯了大爷的陈贵哪里会忍这口气,当即命令家丁去阻止,结果双方发生冲突,两名家丁被打死。因为陈贵反抗,让负责此事的中层军官抓到理了,结果所有商品都被没收,陈贵等人被驱逐出境。陈贵哪里会忍下这口气,立刻给国内商业行会发电报,这件事情就这样闹大了。为了增强政府干涉的信心,商业行会在上报情况的时候,还将两名被杀的家丁说成了两名商人。
在得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那些大贵族也没当一回事,他们认为两个家丁被打死并无太大问题。陈贵虽然势力不小,毕竟只是个商人,驱逐出境已经很给面子了,所以他们也就淡忘了,结果一个月后大明帝国的照会就到了。
这份外交部的照会措辞非常强硬,上面写着因为沙俄无故没收华夏商人的货物,并打死两名华夏人,必须给出一个说法。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东欧开战()
照会上写着大明帝国的列出的条件,惩办凶手,包括行凶的官兵,以及上级直接指挥者,沙皇正式下诏书向大明帝国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此事,赔偿此次华夏商人的损失共计一百万华元,可以用金银币支付,为保证以上条款实施,将奥伦堡城租借给大明帝国二十年作为信誉抵押。
这样的照会简直是对沙俄的藐视,这让大贵族们怒火中烧,当即将此照会驳回,同时下令边境军队进入戒备状态。西欧大军开始向东线调动,同时派出特使与瑞典和波兰谈判,希望双方停战全力对付大明帝国。
那些大贵族们没有想到,大明帝国本来就打算出兵,照会刚刚驳回,大明帝国已经借口沙俄违反当初的合约而出兵了。早就在哈萨克境内枕戈达旦的袁宗第第一个出兵,率领第五军兵分三路越过了乌拉尔河,迅速攻克了古里耶夫、乌拉尔斯克和奥伦堡三城,算是在乌拉尔河以西站稳了脚跟。
虽然动作最快,但比起乌拉尔军区的作战行动,袁宗第的西南战区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刘体纯一直以沙俄为作战对象准备数年,这次一朝爆发其威力势不可挡。第七军越过卡马河,迅速攻克萨马拉和喀山,满桂率领的第三骑兵军负责北路,他们依靠骑兵的速度优势,越过北德维纳河在半个月内攻取了彼得罗扎沃茨克。
第一波次的进攻虽然只有十五万人,但却都是华军的野战部队,武器装备都不是俄军所能比拟的。经过这么长时间各地军工厂的扩建,野战部队已经完成了线膛武器的全面换装,这是有着代差的武器,是俄军士兵手中燧发枪和滑膛炮所无法比拟的。
当重炮营120毫米榴弹炮和团营级75毫米山炮同时爆发出怒火,俄军士兵已经被宣判了死刑,他们的火炮根本就够不到华军,自己就已经被摧毁了。三六式杠杆步枪三百米的射程人,让仅有一百米射程的燧发枪直接被完爆,而更快的射速让习惯于白刃冲锋的俄军徒然增加伤亡。
几个城市被迅速攻克,各野战军将占领区交给后续的守备军管理,全军继续前进,很快推进到伏尔加河一线,由袁宗第亲自指挥的野战军第十四师甚至越过宽阔的伏尔加河,一举攻占了重镇察里津。
沙俄军队尚未组织起来已经被打散了,莫斯科已经危在旦夕,这让国内大贵族们非常着急。瑞典和波兰也察觉到了华军的强势,如果失去俄罗斯这个挡箭牌,他们就要直面这种巨大的压力了,因此两国迅速与俄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并开始商讨结盟的事宜。
国家之间就是利益的结合,当己方受到巨大威胁,尤其是令欧洲人深深恐惧的“黄祸”再次来临,他们立刻就团结在了一起。瑞典和波兰很快与俄罗斯达成了协议,在俄罗斯同意付出边境线的部分土地之后,三国结成了东欧联盟。
打了许多年仗的冤家结盟,看起来有些搞笑,但在华军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三方都做了让步并迅速结合在一起。俄国开始同意瑞典和波兰军队进入自己国内,与俄军联合起来应对咄咄逼人的华军,依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终于挡住了华军当即继续进攻。十五万华军沿着彼得罗扎沃茨克、沃洛格达、雅罗斯拉夫尔、喀山、萨马拉、萨拉托夫、察里津、阿斯特拉罕一线,与一百一十万东欧联军对峙,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
华军数量不足,难以迅速突破,刘体纯和袁宗第只能依靠着工兵部队,开始构筑防线,建立起堑壕防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多次实战经验的改进,华军堑壕战理论已经日趋成熟,依靠着大纵深多层次多种装备配置的结合,十五万华军挡住了东欧联军的反攻,并造成了对方超过六万人的伤亡。
面对着难以攻克的华军阵地,东欧联军却不敢松懈,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不能保持攻势,华军很快就会见缝插针的一点突破,将联军的后勤彻底摧毁。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解决。
华军展开进攻的时候,已经是九月末了,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东欧已经进入了冬天,这里的气候寒冷,大军已经难以作战,尤其是后勤补给难以为继,让双方暂停了战事,联军后退十公里与华军脱离了接触。
尽管没有了联军的压制,华军却并不轻松,随着大雪逐渐封闭了道路,华军的补给只能依靠雪橇运送。幸好乌拉尔军区早有准备,不但有大量物资准备在原来的边境线上,还准备了许多冬季使用的马拉雪橇,后勤补给不成问题。
西南战区也有自己的准备,他们的阵地都在南方,可以通过里海的水上运输,从中亚地区运送物资,也算勉强能供应的上。
秋季展开进攻,似乎是华军的失误,但实际上却是高层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