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些读书人呀!”周可成笑了起来:“要么把我当成是贼,一见面就喊打喊杀;要么就把我当成菩萨神明,又拜又磕头的。难道就不能当我是个人,好生说话吗?文长,我不是说你,你在读书人里还算是好的。我也不要你们把我当菩萨拜,我就是想做点事情,大家若是志同道合,一起做事情就是了,别的东西就顺其自然,不要瞎想了!”
徐渭听了周可成这番话,眼前一亮,思忖了片刻道:“听了大人这番话,属下才知道这数十年是白活了。您说的不错,我们这些读书人读了数十年圣贤书,却全然忘记了人是什么。我方才说的事情,就是与读书人有关。松江府自本朝开国以来,便是五里一进士,三里两举人,缙绅冠缨之族,遍地都是。这治水的事情牵涉极多,一不小心就会捅出大篓子来,恐怕非我们力所能及!”
第三十章应允()
“我们当然是不成的,我也没说要自己去做。”周可成笑了笑:“海大人如何?”
“海大人清正刚介,又敢于任事,是个治水的好人选,但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奉贤县令,如何治得了整个松江府的水呢?”
“那若是他当上松江知府呢?”
“当上松江知府?”徐渭思忖了一下,摇了摇头:“恐怕还是不行,这松江府可是有通天的人物,和他比起来一个松江知府也就是个芝麻官儿,算得了什么?”
“就是你那位同姓,大徐相公?”周可成笑道。
“属下如何敢和少湖先生(徐阶号少湖)相提并论!”徐渭苦笑道:“不过大人说的不错,有这根擎天柱在,海大人即便当上了松江知府,很多事情也是做不成的!”
“我看倒是未必!照我看海大人有股子蛮劲,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豁出性命都要去做,不要说什么大徐相公,就算是当今天子他也敢把你拉下马!”
“大人您把海县尊看的太高了吧?毕竟他只是一个县令,少湖先生可是当朝次辅呀!”
“那你就错了,若是比做官,一百个海刚峰也不是徐阶的对手,可若是比做事,一百个徐阶也比不过海刚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海刚峰只要不要钱,不怕死,就没什么好怕的,要银子我给银子,要力我出力,要人脉我替他找人脉,只要他肯把去松江府的水道清理好了,什么都好说!明天你去一趟海大人府上,你就问他为了松江治河这件事情,怕不怕丢乌纱,掉脑袋!”
次日。
“不怕,当然不怕!”海瑞猛地一拍桌面:“海某一己生死事小,松江府百姓祸福事大。徐先生以大义相责,海某岂有避让的道理!”
“大人也就见过海大人一两次,竟然就对其如此了解!”徐渭一边暗自心惊,一边笑道:“海大人这般气度,学生钦佩不已,既然大人已经应允,那学生就回去准备一番,请大人静待佳音!”
“且慢!”海瑞叫住徐渭:“治理河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徐公子你虽然从中获利,但本官并不责怪你,毕竟在商言商嘛。但奉贤一地是一回事,松江府又是一回事,这么大的事情,仅凭我是肯定不够的,你方才说准备,是要准备些什么呢?”不待徐渭回答,海瑞便追问道:“莫不是用银子开道?为我求取松江知府之位?”
“这个——”徐渭顿时哑然,他想要虚词推诿,但他刚想开口,便看到海瑞直视自己的目光,话到了嘴边便卡住了。半响之后方才吞吞吐吐的答道:“其实以海县尊治河的功绩,升迁至松江知府也是应该的!”
“那可未必,松江知府可是全天下数得着的美差呀!”海瑞露出一丝微笑:“以海某的科名,即便这次考绩优良,恐怕也是轮不到我的!小徐相公还真是神通广大呀!不,应该说是银子神通广大!任你高官显爵,节妇贞士,都挡不住白银!”他叹了口气,问道:“说吧,小徐相公,为何选我?而不是其他人?”
“因为,”徐渭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因为学生以为海大人才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合适?合适做什么?”
“修缮松江府乃至苏南的河道!”徐渭沉声道:“松江府自本朝开国以来,便是缙绅望族遍地,这治水就要动土工,有人占便宜,有人吃亏。若不是一个清正耿介之人,绝对无法将这件事情办成的。”
“清正耿介?”海瑞笑了笑:“小徐相公说笑了,但大明又不只是海某一个清官,为何一定要是我?”
“除了清正耿介之外,海大人还敢于任事,在准备开工之前,您奔走河道,查阅县志书籍,询问老河工,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却丝毫也不懈怠。动工之后,更是整日呆在堤坝之上,这等用心做事,学生从未在其他官员身上见过。说句实话,大明清正耿介的官其实还有不少,但是这些人多半好名,可人一好名很多事情就没法做了。像海大人这样又清正耿介又肯做事,不好名的学生只看到一个!”
“清正不好名?”海瑞突然仰天大笑起来,提泪横流,状若痴狂,半响之后他笑声放才渐渐低落下来,问道:“徐先生,是谁这么说我的?”
“是周大掌柜!”徐渭沉声道:“他说您有一股子蛮劲,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豁出性命也会干到底,不要说徐阶徐相公,就算是当今圣上您也不怕!”
“一股子蛮劲!”海瑞笑了起来:“世人都以为海某人好的是名,才这般苛待自己,想不到却不如一个海贼知我。好,你回去禀告周大掌柜,这件事情我应允他了,只要是能够能让苏南百姓得了实惠,海某一个人的清名又算得了什么?”
“这么说海瑞他答应了?”周可成笑道。
“正是,大人果然料事如神!”徐渭道:“大人,属下还有一个问题!”
“说吧?”
“大人是如何知道海大人他一定会应允的?说实话,松江府治水这件事情做下来,操心费力是肯定的,还未必能成,就算能成,声名也肯定是毁定了,这个道理海大人肯定也是清楚的。”
“因为如果我在海刚峰那个位置上,我也会答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和他是一类人!”
“啊?”徐渭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惊讶的看了看周可成,有些迟疑的问道:“您说您和海大人是一类人?”
第三十一章共同点()
“不错!”周可成笑了笑:“文长,你是不是觉得我在胡说八道?”
“那倒不是!”徐渭赶忙否认,不过他心里倒是这么想的,毕竟周可成平日的所作所为与海瑞的清正耿介可谓是天上地下,完完全全是两类人。
“海刚峰和我一样,都是为了某个目的,愿意牺牲一切的人。其实我们倒也不是不爱名,只不过要的是数百年之后的名声,而不是现在的浮名。只要这水治理好了,这里就会成为大明,不,整个世界的中心,几百年后历史上就不会少了我和海刚峰一笔,徐阶也好,那些缙绅也罢,他们现在骂的再凶,在历史上是留不下什么的。”
“是,大人说的是!”徐渭点了点头:“不过海大人当上松江知府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吧?毕竟松江知府在大明也是数得着的红差使,多少人眼睛盯着呢!”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在京城已经伏下后手了!”
“京城?”
“不错!”周可成笑道:“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这两天你替我和胡宗宪安排下,我想和他谈一谈,让他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
“是,是!”
杭州。
“周可成要和大人谈一谈?”唐顺之皱起了眉头,花白的眉毛簇成一团,仿佛秋末的芦花。
“不错!”胡宗宪将几案上的信递了过去:“方才送来的,信是徐文长写的!”
唐顺之接过信,看了看,笔迹的确是徐渭的,信上的内容很简略,先是向胡宗宪问好,然后又称颂了最近的剿倭战事,最后则提了一下周可成从日本回来了,希望与胡大人面见,如果胡大人军务繁忙,那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也可以,时间到下个月末之前都可以,地点就在金山卫。
“这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唐顺之嘟哝了一句,将信放到一旁:“一会儿大明,一会儿倭国,也没个定性,说要见面,信上也不提要为何要见!”
“呵呵,唐老先生!”胡宗宪笑道:“这个倒也没啥奇怪的,他在大明倭国都有忒大生意,来回奔走也是正常,至于信上不写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