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爆发之后,就抽了大半的兵力增援欧洲去了,现在的印度,英军实际的兵力只有四万余人,其余的都是一些印度的土兵。
英国印度总督一听说大清帝国大举来攻,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尽快将兵力收缩起来,免得被清军各个击破。在清军前进的道路上,这位总督大人也做好了安排,将三十万印度士兵布置在这些地方,挡住清浑的进攻,损耗清军的战力。
他的这一想法非常清醒,可以说,一般情况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可是问题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他高估了印度士兵的做战能力,以及这些被他们常年压迫的印度士兵对大英帝国的忠诚度。
这位总督阁下原来想的是,整整三十万印度士兵啊,就是一群鸭子排着队让清军去杀,那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杀完吧,有了这十天半个月,英军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布置防线,阻止清军的进攻。
可是他却不知道,一群鸭子要比三十万印度士兵有用得多了。至少鸭子不会逃跑,清军得慢慢抓,一群鸭子不会投降,清军抓起来很费事。而且鸭子也跑不快,清军不得不停留下来将鸭子都抓干净才能继续上路。
印度士兵不但会跑会投降,而且跑起来非常快,快得清军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不见的踪影。冯子才的大军一路向新德里杀去,刚刚到了兰契的时候,留守在这里的两上印度师听说清军来了,还没等清军的火车到达兰契,就在阵地上开枪了。
一阵吵豆般的枪响之后,冯子才的部下,先头团的团长余敢,着实吓了一跳,急忙停下了慢吞吞的火车,让士兵们从车上下来,却发现一个敌人都没有发现。但是他又不敢确定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所看到的那样,只得暂时先将兰契拿下,再与后续部队汇合了再说。
兰契的两个印师在一些英国军官的指挥下,心惊胆颤的伏在阵里,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他们什么都看不见。若非身后有些英军军官逼着,按他们的想法,早就跑路了。余敢只带着一个团,两千多人,在一个重炮营的掩护之下,向印师的阵地杀了过去。就这,他还将一个团分成了两路,迂回包抄。
印军在清军的一顿炮火下,顿时就乱了起来,他们也有火炮,但是同样要感谢英国人的是,为了防止印军出现爆动的情况,他们不敢给印军最好的装备,印军的大炮都是些老掉牙的淘汰品,射程和威力都比清军的重炮差了几个等级。刚刚没有叫几声就被清军一零五毫米的榴弹炮看上了,几炮下去,印军的火炮就全体哑火了。
印军的步兵就更差劲了,炮兵至少还还击了几下,可是步兵们却是连枪都没有放,看到如狼似虎冲上来的清军,就抱头逃跑了。清军的武器太吓了,清一色的冲峰步枪,一跑上来,就是对着印军的阵地一阵扫射,打得印军的阵地尘土飞扬,连头都抬不起。若身后还有英国军官拿枪逼着,他们早就跑得没影了。
印度人胆小,几万人不敢对几个英国佬动粗,可是清军却没有这个顾虑了。炮兵见人家的大炮没几下就哑火了,没事干了啊。步兵都冲上去了,总不能对着自己的兄弟开火吧?那就延升射击吧,兰契一个小城,到处都印度人低矮的民房,一炮就能解决一个。清军的炮兵也造成多的孽,专捡看起结实一点的,样子好看一点的轰。
这一轰却轰出麻烦来了,英国几个督导印军的军官就在城里最好的一间屋里。清军的重炮对着城里一顿乱炸,起头的就对准了那间屋子。一阵炮弹下去,几个英国军官顿时成了飞灰,不见了影子。
英国军官死了,下面那些印军失去的指挥,顿时更乱了。没有英国军官的督促,印军就开始亡命地逃跑了。这时候,余敢见印军这样不堪一击,胆子又大了一层,干脆将一个团以连为单位向印军的防线突进。
清军只用了一个冲峰就把印军的防线给撕开了,其实与其是说印军的防线是被清军撕开的倒不如说是印军自己主动让开的还好一些。清帝一上去,印军就洪水一般丢下武器就跑了,那架势,连看清军一眼的时间都欠奉。
清军这一下是四面开花,“团团包围“,被压缩到城内的印军见到处都是清军那暴雨般的枪声,以为自己被清军大军重重包围了,跑也没有用了,为了节省一些体力,他们决定不跑了,干脆看到了清军就将手中的武器往地上一丢,双脚一弯,两手高举,用印度语大声高叫着:“我投降,不要杀我!“
余敢的一个团,在兰契直忙了一夜,到早上的时候,后续的一个团终于到达了。一进兰契全都看傻了眼了,到处都是三五个清军拿着枪看守着一百多印军降兵的情影。两个印度师啊,再不满员的印度师怎么也得三四万人吧。
这后到的团长粗略的算计了一下,余敢光抓俘虏都抓了两万多人,他丫的一个团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千来人。这******印度师还是不是军队啊。余敢他不知道了,直接回了一句,你丫问印度人自己去。
冯子才的一个团顶得上印军两个师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清军的所有部队。这还得了,一个团就能顶得上人家两个师的兵力,还他妈抓了两万多俘虏。这大清十万大军怎么着也得顶得上印军好几十个师吧。
当下几位负责印度战场的将领一合计,决定改变起初的作战计划,原来的合作攻击前进的计划调开了,分三路朝着英军汇聚的三个大城市前进。反正情报部门早就说了,印外围除了印军,已经没有英军了。那还怕什么,一路只要有个两三万人,来十个印度师也不怕他。
第403章 进军印度2()
冯子才与刘永福分兵进军,天天像过大年似的,今天歼灭了一个印师,明天又歼灭了一个印度旅,开战才仅仅六天的时间,两军都俘虏近十万的印度士兵。这仗打得的很顺利,但就是太没有劲了,连继几天都没有看到一个英军正规点的部队。
陆军们在在印度横冲直撞,打仗跟过年似的,可是海军们就有些郁闷了。为了不与清军的海军硬碰,英国印度洋舰一直都躲在孟加拉湾内,一步也不出门,港口外都用水雷封锁得死死的。清军也没有意思要去惹英国人的意思。
海军与陆军制定了海陆配合的战略计划,没有英国人的战舰来捣蛋,事情做起来更自在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印度军这么不经打,还没有打上几天,冯子才就已经杀到了坎普尔。海军在印度的沿海地区一路横扫过去,沿海的各大城镇几乎都遭到了海军海军的炮轰,但是这些地方像是无人区一般,什么也没有找到。
无奈之下,无所事事的清军三海联合舰队,只得将印度的渔船抓起来,然后把渔船上的印度人放回去,再把印度的渔船说成是英国人的战舰,远远地渔船炸沉,用来练耙子了。冯子才与刘永福一路高歌猛进。大清作指挥部的人却是忙坏了。沙盘上的小旗子没停留多久就又要向前插过,几天下来都快跟不上陆军的步伐了。
七月底,大清帝国任命陈玉诚为印度战区总司令,率领后续部队向印度进军。不久之后陈玉诚带着部队在印度顺利登陆。在登陆之后,陈玉诚马上电报联系了冯子才与刘永福问他们的做战成果。令他感到气愤的是,这两个败家子,居然把缴获的印军装备,除了机枪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毁了,弄了成了一批批的废铁运回国内回炉了。而他们口中的十几万印军俘虏也被他们放跑了。
陈玉诚当即下令,大骂了两人一翻。两个混蛋,就知道打仗,连帝国的主要目的都忘了。大清帝国之所以登陆印度,难道还真是为了帮助印度阿三们独立?这么大一个国家,帝国占领难道要让帝国派出大量的兵力还看守?
他这里一骂,冯子才与刘永福那里就报怨了,俘虏抓得太多了,部队的给养养不起这群俘虏啊,不放了能怎么样?至于武器,这些垃圾武器,大清帝国几年前就全部淘汰了,还要来做什么?不弄成废铁送回国,难道还发放还印军手中?这要是这群印军在自己背后来上那么一下,大军还不要倒大霉?反正国内现在正缺大量的废铁回炉呢,送回去刚刚好嘛。
两个人顺杆子爬,陈玉诚更加恼火了,他在指挥部里指着电报机,就像是当着冯子才与刘永福的面一样,大骂道:“这群混蛋,一群拿着武器的印军都不如一群鸭子,难道没了武器的印军会比鸭子还强?“
陈玉诚觉得自己没法跟两个兵痞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