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长官,据说护卫军不过河进击鲁西南是因为干旱严重,运河水位下降,他们重装备难以过河。这雨季眼看就要到了,等运河水位上涨后,护卫军很可能会出兵鲁西南。而且,徐州这边不比鲁北、鲁西南有黄河或运河隔着,一旦日军进占,东、北两个方向上的护卫军肯定不会坐视!不过,民众党武装还是太依赖重装备了!”参谋长徐祖贻也说道。
护卫军出兵苏北却不进军鲁西南,那自然要找个合适的说法。而运河水位下降导致护卫军一时难以过河,正是谷海川有意通过在苏北的第四集团军散播出去的。
“我们也想依赖重装备,可我们根本就没有多少,也就谈不上依赖!”白崇禧略带自嘲地笑了笑,又接着说道,“都说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这在部队的组建上也同样适用。
两年前,不管是西北还是沂蒙,最大的不足就是人口数量有限。赵振中也只能走精兵之路。只不过,他通过早年培养的技术人才,实现了先进装备的自行生产,这才让人民军、护卫军快速崛起。而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此前连年征战,加上有人鼓吹‘造不如买’,也就很少有人关注军工技术的发展。结果,我们现在只能靠多多益善的人海战术来弥补技术装备的不足。失策啊……”
“赵振中的眼光确实非同凡响。”李宗仁点了点头,又转换话题道,“不过,这些问题等以后再谈。现在要紧的是,我战区部队如何自日军的包围中有序撤退!”
对于白崇禧“以空间换时间”的论调,李宗仁是深为赞同的。而且,李、白两人也不会象老蒋宣扬的那样,搞什么“不成功便成仁”,既然这次徐州会战失利,那把五战区部队撤出后寻机再打过便是。
就现在徐州及周边的态势而言,五战区司令部及有关部队已处于四面包围之中,称得上是异常严峻。
东、北两个方向,几十公里外就是护卫军的防线,除非李、白等人要学谷良民那样投奔护卫军,否则,这两路行不通!
西边,华中派遣军的第13师团已与华北方面军的第16师团会师,并切断了沿陇海线向西的退路。而在这两个师团附近,还有日军第5、第9等师团正在靠拢过来。这一路,同样行不通!
在宿县南面,日军第3师团正与韦云淞31军、冯治安77军、周祖晃第7军各一部在祁县集一带沿浍河进行着激战。这一路也不容易通过。
徐州的情况确实很严峻,但徐州不同于上海和南京,它四通八达,敌人可以从多方面发动进攻,而守军也可从多个方向进行增援、反击与转移,并且徐州附近多山,利于守军层层设防。
日军装备好,其空军也连续对徐州一带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轰炸,地面部队除了轻武器有足够的火力密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火炮及约230辆坦克与装甲车。但日军兵力少,既无法对徐州外围全面遮蔽,也无法在顷刻间就拿下徐州,这就给五战区部队突围创造了条件。
白崇禧先是分析了一番徐州周边的形势,又接着说道:“华中日军主力北上陇海线后,其后方就显得空虚,仅凭宿县南面的第3师团是无法阻挡我战区数十万大军的,我们的退路就选在南方!不过,要想各部做到有序撤退,那还需要做些调整才行。至少要先做出一副固守决战的架势,待我部兵力就绪而日军尚未发觉我军意图时,再行突围!我的意见是:
一、将北线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调至徐州以南符离集、闵贤集、宿县一带,占领阵地,以增强徐州南部地区之防御。
二、将卢汉的第60军,集结于徐州南郊作为机动部队。
三、调于学忠51军一个师守卧牛山;调第二集团军一个师守九里山。
四、今向永城方向警戒的刘汝明第68军,派出两个旅,截击萧县西北瓦子口之敌第9师团。
五、令李仙洲第92军139师,坚守萧县。”
李宗仁沉思了一会儿,颔首说道:“健生的部署很妥当。部队调整完后,先顶一下,再看情况下达撤退命令。”
李宗仁想的不错,但第13、第16两师团的坦克部队却在第二天就沿陇海线向东攻击,坚守萧县的李兆锳第139师因伤亡过大,急电李宗仁求援。
“这才一天就坚持不住了……”李宗仁心下无奈,命令道,“命张自忠指挥59军、92军、第27师,在萧县、郝寨阻击沿陇海线东进日军。其他部队自明日晚开始撤退,秩序如下:
一、孙连仲之鲁西南兵团守备徐州,掩护战区部队转移。
二、汤恩伯指挥之陇海兵团由徐州向西南亳县、鹿邑、柘城、太康、涡阳、淮阳一带转移。
三、淮北兵团廖磊部,由宿县、固镇一带,向太和、阜阳、颖上、正阳关、凤台、寿县一线转进。
四、淮南兵团李品仙部确保官亭(合肥至六安公路线上)、舒城、怀宁一线。
五、苏北兵团韩德勤部确保淮阴一带。……”
13日晚,李宗仁率五战区司令部撤出徐州,乘火车到宿县与先期抵达那里的汤恩伯二十军团以及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会合后,向西南强行通过了日军后方的蒙城等地,率先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15日,孙连仲的鲁西南兵团一部向徐州西南撤出,大部撤向徐州东南的灵壁、五河,到达淮南后再转而西进。同时将樊崧甫的第46军留于苏北,归韩德勤的第24集团军指挥。至于五战区其他阻击部队,也在15日前后,交替接应,脱离徐州外围撤向安全地带。
当然,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五战区部队在突围中付出的代价肯定是不少的,但不管怎样,五战区主力仍存。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还可重上战场与日军再做搏杀。
也就在15日下午,日军第13师团突击部队进占徐州!不过,徐州会战并未就此结束,日军第3、第5、第9师团开始追击五战区和一战区撤退部队,第14师团则在豫东方向对兰封、开封发动攻击,而攻占徐州后的第13、第16两师团的坦克突击部队则在16日上午沿陇海线向徐州东部的八义集一带攻击前进,挟大胜之余勇竟向护卫军第四集团军的防线发动了攻击!
“这帮王八蛋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欠收拾!”负责汴唐至窑湾防线的护卫军第四师参谋长林耀宗恨恨地命令道,“命令防空营,把高炮平放,敲掉那些铁皮壳子!另外,将情况上报师部和集团军司令部!”
岩仲义治和今田俊一指挥两个师团的坦克部队自徐州向东一路横冲直撞,骄狂不可一世,却没料到护卫军根本不是五战区部队可比。
还没等日军坦克靠近护卫军阵地,护卫军防空营双联装37高炮就凭借射程优势率先开火。只一通集火打击,就让小鬼子丢下了近十辆或冒烟起火或爆炸的铁皮壳子。岩仲义治和今田俊一这才领教到护卫军火力的厉害,指挥部队仓惶后撤。
“他娘的!要是老子这边有重炮,今天保管把这些王八蛋全留下!”林耀宗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后,又抬头看看天空,嘀咕道,“这鬼天气,要下雨就赶快下,雾蒙蒙的,连空军也出动不了!”
日军和第四师林耀宗部交手的消息很快就分别反映到华北、华中,以及护卫军总部。杉山元和畑俊六不约而同地分别致电第16师团和第13师团,要求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前,不得过早挑起与护卫军之间的全面战争。而谷海川则命令余德海,第四集团军保持苏北防线不变,但若小鬼子再敢来犯,就往死里打!
接到第四师师长徐海堂转达的命令后,林耀宗在电话里忍不住问道:“师长,呆在这边被动防御实在不过瘾啊,啥时候我们能主动向西狠揍小鬼子一把?”
“你就知足吧!你好赖还打了一家伙,我在这边还一点动静都没呢!”徐海堂撇了撇嘴,提醒道,“这两天的天气不对劲,很可能会有大雨。部队在防备日军突袭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洪救灾的准备!这黄河旧槽可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忽视不得!”
“师长,你放心,我已经抽调了一些精干人员配合政府部门在拉网排查可能的漏洞,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林耀宗自信地说道。
或许真让徐海堂说中了,从16日晚间开始,苏北、皖北、鲁西南、鲁南等地陆续开始降雨。雨势并不大,但持续的时间却不短,竟直到25日上午天才渐渐收住。
连日的降雨不但解除了鲁南、鲁西南、苏北等地的旱情,一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