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扶苏批阅着秦国各种奏简时,四人陆陆续续从自己的府邸赶来,看到人到齐之后,扶苏停止手中的批阅,开始今日的议事,四人可以说皆为扶苏如今的心腹之臣,未叫上丞相风冯去疾的原因并非扶苏对冯去疾有意见,今日扶苏只是想抛出自己初步意见,若是叫上丞相,那么这件事便显得有些正式,而且扶苏今日正有关于丞相一职的看法,每一步皆有扶苏作为皇帝的考量。
“诸位一早便被朕叫来,实在辛劳。”扶苏令众人落座之后,随口寒暄了一句。
几人皆言“不敢,未陛下臣,当为陛下解忧。”
“今日叫诸位来宫内,朕有几件事想听一下诸位的看法。”
“不知陛下所谓何事?”
“当日洛阳之战,大将军与王将军俘虏刘军三万五千人,这次我们从新安将其押回关中,朕想听听如何处置这些俘虏之人。”
洛阳之战,蒙恬和王离歼灭刘季两万多人,俘虏三万多人,这三万人当日由杨熊领洛阳守军看守于新安,现在扶苏令杨熊守备洛阳,便将这三万多人带回关中,所以如何处置这三万多人,实在不能轻易决定,这些人大部分家在洛阳东部,久居秦必然思乡,是不稳定的因素,但是这些人皆为普通民众,不是六国旧族,扶苏不愿将这些人杀掉。
这些人若是六国贵族的士卒,扶苏绝对会直接斩杀,不带一点犹豫的,始皇帝当时平定六国之后,不愿杀戮六国贵族之人,觉得他们可以成为国家的人口资源。
当时始皇帝“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一政策使得咸阳“市张列肆”,变得热闹非凡,但是“豪富”迁徙走了,“豪强”却留在了六国之中,靠始皇帝频繁的巡游,活着的时候,始皇帝威严自然是可以镇住这些人,但是始皇帝一死,这些旧世贵族便对秦国发动灾难性的的攻击。
“不如将这些人分散于各地守备军队之中,收编之后,严加训练,会及时补充国内兵员。”在座的几位皆知道扶苏不愿杀掉这些俘虏,蒙毅觉得将这些战俘进行分散收编,可以弥补秦国几场战争失去的兵员数量。
“不可,这些人皆六国之民,很难在收编之后收心,这样会影响我军战力,臣觉得将这些人掉往北部诸郡,当年陛下上书先帝,‘屯垦戍边,奖励移民’有很多六国各地民众赶赴上郡,将这些人分散于诸郡,开垦荒地,假以时日,久居秦地,则安心与秦。”
蒙恬不仅仅是打仗厉害,当初可是担任秦国內史的,就连丞相李斯也自觉认为自己各方面不如蒙恬。
听到蒙恬的方法,扶苏心底暗暗赞同,见赵基和蒙毅也微微点头,扶苏便当即拍板决定“好,这件事便这么决定,交由丞相处理。”
敲定俘虏一事之后,扶苏看着四人,缓缓说道:“当年孝公商决秦国国策,时有公孙鞅(商鞅)、甘龙、杜挚等三位大夫皆言献策,考虑当时时局的变化,想要找到新的正法之本,使民之道。”
蒙恬、蒙毅、王离三人在秦国朝堂混迹多年,听到扶苏提起当时秦孝公当时讨论变法一事,结合今日在座的诸位,几人自然明白皇帝不是随口说出这件事。
赵基虽然是扶苏发掘,在秦国朝堂时日尚短,但是扶苏一开口,赵基还是明白了,皇帝此时再牢牢掌握了秦国军队大权和国家大权之后,要有所动作了。
果不其然,四人接下来便听到了应自己猜测的话语。
“今日有朕,以及诸位皆朕之心腹能臣,朕继承先帝做了秦国皇帝,不可忘社稷,此乃为君之道,建立法度,变革不合时宜之策,乃是为臣之责,俗话说‘愚昧的人在事情做成之后还看不明白,聪明的人在事情还没萌芽之先便觉察到了。’”
扶苏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先帝是此聪明人,可惜时间不予先帝,致使先帝觉察到秦国危机之时,驾崩而致使先帝欲求变的想法废止,朕不如先帝,但也不愿做在事情发生之后还看不明白的愚蠢之人,所以斩杀朝堂阿谀奉承之辈,深恐朕自己被其蒙蔽。”
扶苏深吸了一口气,“公孙鞅改土地之策,为田开阡陌封疆而使赋税平(这便是商鞅变法的土地政策,废除土地分封,承认土地私有,鼓励开垦荒地),今日朕欲收土地为秦国所有,诸卿以为如何?”
扶苏一上来便说到了最关键的土地之策,在座的四人皆惊,异口同声说出:“陛下,此策不可!”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争辩()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扶苏眉头深深皱起,倒不是生蒙恬等人反驳自己的气,而是对于变革阻力之大,让扶苏始料未及,蒙恬、蒙毅、王离三人如今是扶苏甚为看重之人,久居秦国,十分了解国内情况,赵基虽然是后来者,但是对于秦国的事情看的十分透彻。
听到扶苏欲更改土地之策,四人深深明白此事虽会得到一些无地、少地人的支持,但是绝对会引起整个秦国旧贵与勋贵的强烈抵制,在这个时候,绝对不可与这些人闹僵。
可知这些军功贵族人的土地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爵位二十级,每级赐田、赐宅的数量以一顷、九亩为级,每升一级则逐级递增。
当年孝公和商鞅变法并不想着可以一蹴而就,也是采取分步变法,秦孝公三年实施第一次变法,秦孝公十二年实施第二次变法,这期间很重要的便是土地制度更改。
由以奴隶制为主的土地国有,改为土地私有,将奴隶消极怠工、逃亡而产生的弊端一扫而空,后教习这些人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来提高民众耕地种地的积极性,国家的税收收入开始上升。
扶苏自然不是又改回当初奴隶制为主的土地国有,那岂不是倒退,日后免不得在史书上写一笔“阻碍历史进程”的评语。
听到四人坚决反对的声音,扶苏倒是没有将内心的情绪表露出来,扶苏如今本就没打算动土地之策,他可不想被后世的人像评价王莽一般,猜测“精神失常”,这次提出,只是一次试探,此时的土地私有,日后虽然会造成底层矛盾,但是此时显然还没到那个程度。
“为何不可?”
蒙恬深恐皇帝脑袋一热,瞎搞起来,那可真的是对当今的秦国造成内部极强的打击,率先说道:“陛下,如今我们还未彻底平定各地叛乱,实不宜与国内各贵族闹僵,此时还需秦国上下一心,共同对外,如此才可以战胜外敌,望陛下慎重!”
扶苏看到几人真的是着急了,立刻止住这个话题,不然这个风声透出去,真的是要变天了,“朕知晓其中利害,土地之策不动,如今秦国国库空虚,朕遇扩建新军,此时无钱则不可行,朕欲将阿旁宫内先帝收集六国珍宝玩物变卖充实国库,朕恐百官非议朕挥霍先帝遗泽,此事诸位如何看?”
这件事情不痛不痒,四人倒是皆未有太大的情绪表露,赵基倒是点了点头说道:
“珍宝玩物皆为外物,能为陛下聚敛钱财实在是物尽其用,倒是比在宫中把玩更具意义,此事为陛下自行决定便可,至于非议之事,陛下倒是不必担心,不惜珍宝,百官夸赞陛下还来不及。至于失去的珍宝玩物,待到陛下再次一统之时,不还是会回到陛下手中。”
“赵军师说的对,不过如此一来,如何贩卖倒是成了问题,如今国内商贾数量稀少,总不能让朕亲自吆喝变卖,若是朕交由商贾,商贾必然害怕妻、子被收编为官奴婢,如此一来,倒是让朕为难。不若废除这条限制商贾之律,将商贾加强限制,而不是如此完全杜绝如何?”
赵基此时愣住了,看了看对面的蒙恬,又看了看赵基,好呀,皇帝在这里等着呢,就等着挖坑给大家,你们既然说变卖收集来的珍宝玩物,可以增加国库,此乃明君所为,那总有人要去做这件事,这件事只有商贾最合适,倒是不好开口反驳,但是“重农抑商”又不可不行,反对的话也不好说,几人面面相觑,说不出个一二三出来。
“陛下,此事还需召开廷议讨论。”蒙毅半天憋出来一句话。
扶苏看到这几人的表现,便已经知道结果,这件事跟动改土地来说,影响小多了,既然能堵住你们让你们说不出反对的理由,扶苏便有自信可以堵住百官之口,君臣之间总是要相互妥协,我为了你们的利益不动土地,那么像重新击败叛军,征调军队,那么你们便要同意放宽对商贾的限制,这便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