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辅这时正与赵立、刘锜相持,听到消息派遣轻骑来袭,却被早有防备的王宣一一击退。汴梁军过兴仁府、济州,在兖州、沂州一带驻扎下来。宗颖奉了赵橘儿东渡胶水进入莱州淮子口,王宣等人则与赵立、刘锜会师阻挡金人。
杨应麒听说此事惊喜交加,命王师中、陈正汇以招呼汉部军队的规格为这拨人马提供补给,汴梁军有了登州的接济之后,后勤便再不成问题,而登州兵得到这部分汴梁军的支援以后也大感轻松。
这次陆续跟随赵橘儿东来的人多达十万以上,其中不少是官员、士人和汴梁的百姓,但宗颖、王宣等人所率领的直系部队也达三万多人,这部人马乃是汴梁军队的精华,另外还有四五万沿途来归的义军。
汴梁军的到来让山东的防备大为充实,但汴梁一带却因此更为空虚,作为枢纽的汴梁失去了作用,上党、登州、陕西的兵力便分别被金军切割包围。按娄室的打算是先吃掉陕西;按银术可的打算是先吃掉上党;按宗辅的打算则是先瓦解山东兵马,然后顺势而下击溃南宋政权,最后再回过头来收拾河东、陕西。
宗翰左右权衡,觉得曹广弼在上党已经站稳了脚跟,就算将隆德府团团围困,要攻陷这个险地所费的时间只怕比当初攻克太原还久。而山东虽有汴梁兵的加入,但客军初来,不仅骚扰在所难免,军事布置上的破绽也必然极多,打起来应该会比先打上党顺手,而且一旦取胜战略意义也会大得多!
这时宗泽在中原的布局已完全被打乱,一旦宗翰与宗辅会师,如果汉部不增调兵马的话,山东能守多久实在难说。而山东的兵力一旦瓦解,不但南宋政权将完全暴露在金兵铁蹄底下,连汉部也将因此遭受断臂之伤!而上党更会成为一座孤城!
“公美,你看打下这山东需要多久。”大同府城内,韩企先正与韩昉品茶。刘彦宗死后他便成为金国的汉儿宰相,全面负责起金军的后勤,眼下正是新官上任正得意的时期。
韩昉闭着眼睛,不知是在品茶还是在思索韩企先的问题,过了好久才睁开眼睛笑道:“宗泽布下的棋局已破,宋人再难像半年前一样击此彼应,击彼此应。山东战场无论打多久,总之最后我们大金一定会赢。眼下二太子已逝,国相权倾朝野,国相既然得势,我们两个便有机会‘匡扶天下’了!”
不久消息传来,不但宗翰和宗辅会师以后在山东战场连战皆捷,连隆德府也传来佳音,原来曹广弼失去了汴梁这个后援,再次陷入四面皆敌的困境,这时正在银术可的压力下不断收缩防线,眼下忠武军在隆德府的地盘已经十失其七了。
韩企先接到捷报后大喜,笑眯眯对韩昉道:“公美所料不差,大事克成,或者就在年内了!只要山东一下,宋帝便无所遁形。等取了江淮,拔了上党,汉部的几个地盘便成为边角上一颗颗的小钉子。到时只要我们把海一禁,不出三年汉部必困,不出五年汉部必乱,十年之内可以不战而平!”
韩昉笑道:“相爷说的是,说的是。”忽然望了望东北方向,若有所思。
韩企先问道:“公美在想什么?”
韩昉笑道:“我在想,到时候那个人也就没用了吧。”
韩企先怔了一怔,明白过来,笑道:“那是自然。不过他毕竟有战功于我大金,又是驸马之亲,想来性命应该是可以保全的,只不过以往那般跋扈飞扬的脾气却要收敛收敛了。嘿嘿,别看他现在还神气活现的,等汉部一完,他照样要夹起尾巴做人!”
韩昉笑道:“相爷还恨他几个月前来大同时的无礼么?”
韩企先冷笑道:“这是自然!现在他对国相也不肯屈膝,但我敢说到时候他便是面对公美也得哈腰点头!”
韩昉微笑道:“那我可不敢当。不管他有权无权,毕竟是个英雄。”
韩企先冷笑道:“英雄?等大事一定便成狗熊了!”
韩昉颔首道:“不错不错,大事未定之前,天知道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韩企先忽然打了个喷嚏,韩昉忙道:“相爷,天气转寒了,你如今身负重任,可得保重才好啊!”
韩企先道:“我省得,我省得。”
忽有官吏匆匆来报:被看管在云中城内的种去病一行,昨夜竟然偷空脱逃了!
原来金军南侵以后种去病不但被隔离开来没法保护折彦冲,甚至连兵器马匹也被收缴,和折彦冲一样沦入被软禁的困局。
韩企先大吃一惊,忙命人严加搜索,结果搜了半日没有消息,第二日才听到传闻,说有一群可疑的人朝着西北而去。韩企先心中郁郁,韩昉开解道:“这种去病不过一介小将,这帮人又无兵器马匹,成不了什么气候。这时往西北去,多半也是投奔他们的旧主萧铁奴,对大局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韩企先想想也对,从此便不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边戎》第十五卷《两河遗民》完,请关注第十六卷《中原攻略》
……(本卷结束) ……
中原攻略
第二三四章 福祸相倚伏(上)
以刘锜、赵立当前的兵力,抵挡宗辅、宗弼已颇为勉强,宗颖、王宣来到后的一段时间里压力有所缓解,但宗翰与宗辅会师以后,山东兵马便又出现节节败退的危机,兖州、沂州、齐州、青州相继丢失,宗翰军趁势进驻徐州附近,与宗辅一南一北就像一把钳子一样把山东的军势牢牢钳死。金国东路军、西路军合作惯了,分合进击的军事布局一旦展开威力极大。而登州军与汴梁军之间虽然不是首次合作,但之前都只是遥为呼应,这次在同一地区并肩作战却是第一回,摩擦与矛盾都在所难免。
这时山东半岛的军事指挥中心,在形式上是由王师中及其军事幕僚来领导,而王师中的首席军事幕僚就是陈正汇。可以说王师中是登州兵形式上的领袖,而汉部派来的幕僚则是这场战争实际的操作者,通常是陈正汇、赵立等商量好了对策,再以王师中之名发号施令。汴梁军乃是客军,客随主便,在战略布局上主要是对登州军的军势进行配合。
当初赵立考虑到登州军、汴梁军双方合作日浅,建议双方分地驻守,这样一来让两部军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既彼此呼应又避免了互扯后腿,但也因此无法发挥出作为一个整体作战的优势。所以宗翰来了以后不但迅速将原本屯驻在泰山一带的汴梁军压制到山东半岛的家门口,还有余力骚扰淮北,威慑赵构的行在。
陈正汇眼见势危,忙向津门、上党求援,同时又以王师中的名义向赵构请求援军。
这时杨开远为了参谋山东的战事已经长住津门,见杨应麒想亲自出马前往登州,问道:“你去做什么?”
杨应麒道:“陈正汇进退失据,看来还得我亲自去给王师中做‘幕僚’才成!”
杨开远反问道:“陈正汇怎么进退失据了?”
杨应麒道:“他不但不能统合登州军与汴梁军,甚至连居中指挥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只在淮子口负责后勤,由得刘锜、赵立、王宣在前线各自为战。哼!若登州只需要一个后勤官,何必派他去!”
杨开远却道:“我的想法却和你不同,我觉得他已经做得很好。这几个月来胶水西岸战火连天,但登莱两州却能基本保持安定,后勤补给也没出岔子,这便是他的大功劳了!至于统合登州军与汴梁军,那不但他做不到,恐怕你我去了也做不到——那需要时间!还有,他能放权任由刘锜、赵立、王宣等人在前线各自为战,或许也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前线虽败,但防御***收得越小,防御便会越结实。”防御圈缩小有利有弊,其中一个弊端就是放弃领地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补给不继的问题,但如今山东半岛有东海为大后方,这个问题便不明显。
杨应麒却听出杨开远话中有话,皱眉道:“三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开远道:“天底下最凶险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不太懂兵事的文官来直接指挥军队。陈正汇并非大帅之才,若是由他直接掌控山东的军事布局,恐怕出奇制胜的机会不大,一败涂地的机会却不小。”
杨应麒不悦道:“三哥,你口里说的是陈正汇,其实指的却是我,对么?”
杨开远微微一笑道:“我确实觉得你去了登州也没什么用处。”
杨应麒哼了一声道:“如今山东这场战争的规模比当初辽口一战还要大,我也知道陈正汇颇不堪主帅之任——其实不但是他,就是整个汉部,有资格来当这个主帅的,怕就只有三哥,但你又怎么能出面?”大军统帅除了本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资历、威望和地位等条件都齐全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当前汉部有这个资历的就只有杨开远。阿鲁蛮在汉部军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