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生存攻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慕皓终于笑了一下,虽然仍是浅浅的微笑,但足以让吴君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能有这样一个开端,便聊胜于无。

  过了新年,沈家人有多件大事提上议程。

  第一件就是沈荣赴任。

  腊月里沈荣一家的行李就陆陆续续收拾起来,房里除了家具,一应物事已经清空了,只等雇的马车开过来一样样绑上去。沈瑜起先还担心楚王的承诺会不会赶不及,可是他生辰还没过两日,就有一个打扮干净朴素的女子登门。

  “奴家姓陈,出身后宫,听说贵府在寻一女先生,不知能否胜任?”

  迎客的陆氏一下子愣了。

  沈荣和她的确是在外面打听,但没想到能有这样送上门的好事,一时之间夫妻二人都不知该作何表现,只好匆忙上报父亲。沈穆年纪大了,也不必很在意那些避讳,亲自见了这位,确定了她的身份。

  这位当年是伺候楚王的生母淑妃娘娘,一直到先帝驾崩,楚王封王就藩后将淑太妃接走,她也随之南下,在王府待过一段时间。因帝驾南迁,人手不足,被重新宣召入宫,调/教宫人。如今新人入宫,她也被开恩放出。

  连沈穆都有些奇怪。他们家没有人出仕,又无爵位在身,单单只靠一个御赐牌匾就能吸引来放出宫的宫女吗?可是他反复盘问,这位陈宫女的身份确凿无疑,又找不到疑点。

  找不到疑点,就只能归功于皇恩浩荡了。

  “我家二郎将要去永县上任,玥娘自然也要跟着他父亲去的。”沈穆客气地问,“一路舟车劳顿,女先生可愿跟着去?”

  那陈氏干脆地说:“贵府若是愿意用奴家,奴家自然要跟着主家上任。”

  于是沈玥的女先生走马上任。

  因为担心沈玥,在百忙之中,沈瑜还去看望过她,问她感觉如何。

  “陈先生并不严厉,待我极好,大哥不必担心。”沈玥笑眯眯地说。“她有时还会讲讲皇子公主们的趣事呢。”

  沈瑜见她笑容满面,的确不像被拘束的模样,也松了口气,但又不得不叮嘱:“那都是贵人,你听听就算了,千万不要逞口舌之快。”

  “我当然知道。大哥,我随父亲前去任上,你在京中,也要照看好身体。”沈玥突然又嘱咐道。

  沈瑜心里一直把她当作依赖自己的小妹妹,骤然听到这句似乎包含担忧的嘱托,笑了起来。“怎么,玥娘对我还不放心?”

  “学业什么,都不必担心。”沈玥老成地叹了口气,“就是怕你累坏了。”

  沈瑜的睫毛颤了颤,心里有些动容。但他迅速收拾好情绪,安抚妹妹,“你不必担心,我自会照顾好自己……你也是,二叔忙起来,你和婶子也要多劝劝他。”

  沈玥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了,“还有就是三郎的性子软,又没了娘,三叔他又……大哥你若是得空,也帮着照料一二。”

  “这是自然,三郎是我弟弟,不用你嘱托,我自然是要照看的。”沈瑜也一口应下。

  沈玥骤然松了口气,又笑着抹了抹眼,“下次见到大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就提前祝大哥金榜题名吧。”

  “二叔专心政务,说不定就提早回京了,何必说这种话。”沈瑜没了心事,也与她闲闲说笑几句。

  “还有这个……”沈玥抽出三册书,“这个,哥哥借来想必不容易,赶紧还给人家吧。”

  那正是楚王的《广川先生游记》。

  “说起来,这句间夹的眉批倒是趣味十足。”沈玥眉眼一弯,留下一个笑容,转身离开。

  除开他俩之间互相嘱托,长辈们之间同样如此。沈穆把二儿子叫过来,好好嘱托了一番为人、为官之道,沈和也和弟弟掏心掏肺聊了一整晚,

  宋氏和陆氏两妯娌一向相处很好,临近离别,过去那丁点不愉快,也不值一提,都捏着帕子哭了一场。

  终于在出了正月,该办的事都办完了,沈荣一家从京城出发赴任。

  第二件大事,乃是宋氏诊出身孕。

  宋家已经多年没有子嗣诞生,又接连夭折了几个孩子,孙辈现在也只有三人。所以宋氏的身孕让一家人都十分振奋。

  起先是过年时,她吃荤菜有些干呕。她还不以为意,只以为腻着了。直到过了元宵,还呕吐不断,沈和叫了大夫把脉,却把出一个多月的身孕。

  知道自己又要当哥哥了,沈瑜心里也有几分释怀:惊喜倒不至于,几个弟妹都是他照顾的,但家里添了个小生命,也能安抚父亲……和祖父。

  最后一件大事,自然是沈瑜与沈泰,都要下场了。






第32章 第 32 章
  童子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三级,从二月开考。考过这三场,学生才算正式入泮,可以进学了。以往连国子监这批童试没过的学子,都不算正式的国学学生。

  头一场是县试,主考就是他们义阳县的县令大人张于升。张县令在表彰义民时就见过沈瑜,对他印象也不错,按说这一场算是十拿九稳。只是有句话叫关心则乱。沈穆对冢孙寄予众望,生怕这份心意落空,又是沈瑜初次下场,他便百般叮嘱:“甭管考四场还是五场,最要紧的都是头一场,头一篇文章,宁可后面作的敷衍些……也要把头一篇文章写好!”

  那可不,沈瑜亲自陪沈荣准备过乡试,对这些规矩都了如指掌了。但他不敢怠慢,还是兢兢业业把自己关在号房练题。他也不用沈穆押题,自己拿着《四书》与《尚书》,翻来覆去地练。

  沈泰却不是第一次考了,也被沈穆关起来好好做了几篇文章。

  孙助教倒是怜惜沈瑜辛苦,在学里几乎不给他留课业,只要求每天十篇大字照交不误。

  “童试不必太慌张,与旬考一样考就行了,我也不必叮嘱你什么,只一点,你的才学摆在那儿,场上还是不要用旧文了——我相信你写得出更好的。旧文若与他人冲撞了,反而不美。”

  孙助教注视他的目光无比郑重,于是沈瑜也严肃地点点头。“学生都听先生的。”

  沈瑜与沈荣提前一个月去县署礼房报名,找好了互结保单的五人,郭逸也要下场,他们三人自是一起的。有郭逸在,别人也愿为沈瑜和沈泰作保。

  沈瑜去县衙,还被张大人叫去问了几句。“准备得如何?”

  “学生自然全力以赴。”沈瑜垂目回道,难得透出点傲气来,“料想不会让县尊大人失望。”

  张大人没有为这份傲气不满,反而哈哈大笑道:“少年人就是得有这样的心性!那本官就盼着早日发案见你了。”

  二月倒春寒,黎明前就要点名进场,天冷得很。宋氏给沈瑜和沈泰准备好考篮,外加各自一件厚实的衣裳,是今春刚裁的棉衣。

  石氏去世,沈泰没有张罗家务的人了,只能由大嫂多操心。

  在龙门外等叫名时,郭逸往手心哈着气,鼻尖、耳朵通红。他忍不住地抱怨:“只怕还没开考,我就手僵写不得字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瑜想着自己的字不好,也不由跟着搓搓手。

  童子试还用不着进号房,与他们旬考一样是用竹竿连起来的一排排椅子。沈瑜按考号坐下,把考篮里的文具一样样拿出来,然后研好墨,吃了块点心填肚子,接着搓手、活动手指。

  待所有考生入场,张于升吩咐他们把题目抄下去。第一场也只考一道《四书》一道《五经》。

  《五经》押中了从前孙先生出的题目,《四书》题倒是新题。沈瑜惦记着孙先生说的话,一律重新作文。他不紧不慢地研磨、搓手,待手心一点点暖起来了,思路也打开了。

  草纸是素纸,卷纸上印了红线横直道格上。但都是上好的桑皮纸,均写了沈瑜的祖父三代人姓名籍贯,印有县衙大章。沈瑜不由庆幸当初练字听取了赞元的意见,否则现在看着这样的纸,他都不敢落笔。

  想起赞元,沈瑜微微一笑,饱蘸浓墨的笔在纸张上落下清丽的字迹。

  因为只考两篇文章,结束的也快,考生都陆陆续续交卷离开。沈瑜混在人流中,倒没有上次那么引人注目。

  翻天他们去国子监时,沈瑜便把自己的文章默给孙助教看,孙助教连连点头,“不必担心了。判、表你做得少些,制式都教过你们,回去好好练吧。”

  头场考完的第三日,县衙便发案。案纸是圆形,从里到外,一个个考号排成一圈圈圆。待全部考完,才会以考生姓名重新放榜。而外层正中提高一字的,赫然是沈瑜的考号,是头名。

  郭逸还记得沈瑜的考号,扯着他的袍子咧开嘴,沈瑜却淡淡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